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1)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2)

家乡那么美,怎能不看看。国庆假期,呼朋唤友,一起出游。一个小村,一座“小山”,一片湿地……美景难忘,乡愁萦怀——

运河边,

减河边,

一水二分御碑苑。

苇如画,

鸟翔集,

大洼湿地好风光……

要看景,

不必远游,

在我们的身边,

就有赏之不尽的风景。

假日期间,

人们呼朋引伴,

携亲带友,

开始了兴致勃勃的家乡游。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3)

家乡美景如画 魏志广 摄

大白洋桥魅力大

张晓晗早就听朋友说,沧县纸房头镇大白洋桥村是个不错的景点。她还听朋友说,那里拍出古装照来特别漂亮。为此,她专门买了套古装,做了适合古装的发型。

10月4日一早,张晓晗和几个朋友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大白洋桥村,最有名的是“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大运河由南向北,南排河则自西向东流,在沧县大白洋桥村东南呈十字形交叉,南排河以涵洞的方式从运河下穿过,两头高、中间低,恰似倒置的虹吸管结构,因此得名“倒虹吸”。

紧傍南排河的大白洋桥村,修建了“倒虹吸生态公园”,把水、村、景紧密地连接了起来。水波轻漾,绿树荫浓,游人嬉戏,恍入画图。

“天下有河不为奇,河下有河古来稀。”张晓晗说,到了现场,她才知道大白洋桥村的倒虹吸水利工程因为河下有河远近闻名,真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让游人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水利工程、欣赏美景,村里人还在河道里设置了游船。坐在古香古色的游船里,在水上游览一圈,“仿佛更能感受这一古老村庄的魅力,感受农艺园林、体验乡村特色。”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4)

在大白洋桥村感受乡村新貌 魏志广 摄

游过公园,看过秋荷,人们来到了香椿林。香椿林如今被建成了“溢香园”。据村里的老人介绍,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走在香气袭人的幽林中,一身清爽,暑气全消,当地官员献上了一顿香椿宴,乾隆皇帝吃后大赞美味。于是,大白洋桥的香椿闻名四方。

天蓝水净,白云飘飘,河水流淌,文化流芳……张晓晗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一见才发现,身边的小村也值得好好品味。

一水二分御碑苑

“沧州有美景,何必去远行。”64岁的市民陈太山和好友们参观完沧县的捷地分洪设施后,有感而发,在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

10月6日,陈太山和一群好友相约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捷地分洪设施,共享这处由水利工程和运河文化相融合的水利人文景观。

在捷地闸附近的高处,向西望去,大运河逶迤北上;东眺,捷地减河奔流入海……

离捷地闸不远的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捷地分洪闸。捷地分洪闸为捷地减河的河首工程,是南运河段现存最早的分洪闸,是连接南运河和捷地减河的重要水利设施。一新一旧两闸并肩而立,好像在讲述水利史上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和中华智慧,让人对历史充满自豪与敬畏。

巍然伫立的捷地分洪闸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与岸边绿树、亭廊交相辉映,让陈太山很是感慨,不时用手机拍下美景。

乾隆碑、捷地分洪闸启闭机……陈太山和好友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用手机记录,一路了解着大运河历史文化和水利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大运河碑廊、历史长廊……给陈太山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运河文化气韵。他们徜徉在碑林间,沉浸在历史故事里,被园中的一景一物所吸引。

陈太山说:“今天来到这里参观,大家很有感触。在这里,我们深深感受到咱们中国大运河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以及古人治水的智慧。”

“小山”里的大风景

10月2日,赵永亮一行9人来到位于海兴县的小山火山地质公园游玩。

“别看我是土生土长的沧州人,还是第一次来小山。”沿着新修建的景观大道,赵永亮看到满眼叠翠、水草丰茂,欣喜之情溢于眉梢。

小山野生植物种类繁多,矮至草本叶贴土皮,高至木本巨树参天,密密麻麻漫山漫坡,错错落落有高有低。一片格桑花映入眼帘,人们兴奋地下车拍照。“想不到乡村野地,也变得这样鲜花盛开。”人们纷纷感叹。

小山海拔36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其势自南而北又向西,形若卧龙。“这里是沧州唯一一座山丘——又名马骝山,它形成于火山喷发。”小山给了赵永亮很多惊喜。

据了解,小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经过数万年的风化逐渐形成的。这里的土质肥沃、富含微量元素,种植的瓜果蔬菜色泽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山杏、韭菜、红薯和花生,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山不仅是一座山,在山内还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山腹中,有不少古地道,它们崎岖盘环,冬暖夏凉,如同迷宫。

据考证,小山的古地道开凿年代为汉代以前,主峰南端地道内还有一眼古隧井,现保留较完好。上世纪70年代,在“备战备荒”时期开凿的新地道,与古地道相互贯通、纵横交错,长度与其多样性可与保定冉庄的抗战地道等相媲美。

“小山是家乡的山,小山的美是家乡的美,游小山,对家乡有了更深厚的爱。”赵永亮说。

幽静“桃源”油坊口

独具武术文化特色的霍氏演武场、丰富有趣的村史展览馆、重新涌水的600年古井、刻满时间烙印的陶器……

在东光县油坊口村,张书铭这个东光人着实开了眼界。

今年48岁的张书铭曾在短视频上见到过油坊口村的种种介绍,很是神往。趁着国庆假期,他自驾带着一家5口来此游玩。

沿东光运河堤顶路行驶,碧水潺潺,绿树摇曳,一路风光旖旎。

蜿蜒流淌的运河水润泽着沿岸居民,也留下了诸多特有的文化遗产,武术便是其中之一。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祖辈曾在油坊口村居住过。

刚停下车,张书铭便看到大运河武术文化公园的标志。沿阶而下,行不足百步,便是公园的中心广场。广场的廊架上雕刻着沧州武术各大门派的内容。广场四周除融入了武术图案和武术内容的木制、石制公园座椅外,还制作了造型各异的立式展牌,分别展示着沧州古代名将和近代武林名宿。

霍元甲塑像昂然挺立,双目沉凝,让人浮想联翩。广场的中心,有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大看台,这便是独具武术文化特色的霍氏演武场。据说经常有武馆的学员在此比试、切磋。

从大运河武术文化公园出来,从堤顶路望向村中,房屋疏朗有序。街边道旁布设了几处文化雕塑,让田园风光中多了文化气。

张书铭又先后参观了太后茶棚、迎凤亭、古井民俗游园、演武场游园、荷花池等休闲景点。

经过一番游览,张书铭感慨颇多:“小村虽只有几十户人家,可是安静美好,仿佛桃花源。”

苇丛如画湿地游

10月4日,天气晴好。这天恰逢重阳节,赵佳一家老少五口从市区驱车来到南大港湿地游玩。

南大港湿地是多种珍稀鸟类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地,这里有着“京津南花园,天然大氧吧”的美誉。国庆长假期间,南大港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生态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万亩芦苇随风起舞,如海浪翻涌,壮美无比。

赵佳一家人漫步苍翠的苇丛间,不时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鸟儿从天空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清凉的微风,湿润的空气,置身天然大氧吧,让人情不自禁深呼吸,清新的空气丝丝沁入心田……

鸿雁迎宾表演是南大港湿地的一个特色项目,数百只鸿雁展翅长鸣,在头顶飞过,人们不断发出兴奋的欢呼声。

在观鸟亭码头,只见成群结队的鸿雁时而掠过水面低飞,时而振翅飞向天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跃然眼前。

乘坐画舫龙舟,徜徉在美景中,更是让人有种“如在画中游”之感。登上湿地观鸟亭,湿地美景尽收眼底。在明亮的阳光下,金秋的湿地活力满满,翠绿的芦苇在视野里铺展开来,与碧水蓝天交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南大港湿地的宏阔与壮美,让人忘却了烦忧,尽享生态之美。

赵佳说:“苇丛如画,碧波荡漾,美得令人心醉。老人和孩子玩得都很开心,在湿地我们邂逅了绝美的秋日生态风光。这不是我第一次到南大港湿地了,每次来都觉得不虚此行。”

不仅是“小山”,不仅是湿地,还有河间府署、华北局城工部泊头旧址、沧县纪晓岚文化园……人们走近身边的景点,观赏着、品味着、感悟着,家乡的风景,原来也是如此灿烂迷人。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张丹 李小贤 祁晓娟 吴艳 钱冀敏

原标题:假日沧州觅乡愁 身边不尽好风景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5)

点分享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6)

点收藏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7)

沧州有哪些风景 沧州人身边这些好风景(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