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马具图案(再谈唐代鞍具)

再谈唐代鞍具

唐代马具图案(再谈唐代鞍具)(1)

络头也,勒之无衔者也。羁为马辔俗称:马络头、马笼头。初并不包括衔、镳,由项带、额带、鼻带、咽带、颊带组成。马衔铁周代称攸勒,汉代时叫衔。

俗称:马嚼,是与缰绳控制马的。衔的两端有环、环外系辔、环中贯镳。初为角制品,后逐为金属。马镳位于马衔两端是用来防止马衔掉出马口的。汉代镳两端弯曲成卷云状,系有油帛制扇汗。唐代衔镳则为弯角状。

唐代马辔额前、鼻端、两颊上部各装一枚杏叶,汉代时称杏叶为。唐代杏叶精致的称银花,悬于带上的称压胯。唐时不再装配高高的寄生与鞧铃,而在攀带装饰杏叶。杏叶从汉代马珂演变而来,式样玲珑繁多。

马辔革带上缀有金花,马辔的咽革下系踢胸。辔、缰有别;辔,拂也,牵引拂庚以制马也。则是系于辔控制马外逸的索绳。

唐代将马匹鬃、鬣毛剪出官样一花、两花、三花;三花马指将马颈处毛剪如城墙垛般为三齿故马鬣剪三花,五花马则多指马毛鬈曲的纹理。披鬃马长鬃披拂偏向左侧,靠近马双耳的鬃毛梳理为两绺,系结于马的前额两侧。剪三鬃是唐代御马中最顶级的规格。

唐代多将马尾束起免被拖脏,战马也是令其作战时更为利落而束尾。束马尾更

唐代马具图案(再谈唐代鞍具)(2)

是唐皇室贵族的骑乘特点。

西汉后期出现两鞍桥垂直的鞍称高桥鞍,马鞍木结构包括前鞍桥、鞍座、后鞍桥,鞍座由左右两块鞍板构成。魏晋时高桥鞍装饰有金属片;拱形鞍桥包片、鞍桥包片外缘覆压条、鞍座两端对称翼形片称金属片装饰鞍。鞍座以两块左右对称座板构成,中部略微下凹,两端膨大断面与金属形片形状一致。鞍桥呈拱形后桥宽于前桥,鞍桥的內缘穿绳透孔与鞍座板穿孔对应。鞍桥嵌入鞍座板上缘切口,皮绳将捆扎紧。

鞍桥表面铜钉固定金属包片压条加固,翼形片与包片重叠压在包片上,下部覆盖鞍座表面,翼形片以钉子固定周缘。马的脊骨较突出,颈部、肩部连接的肩隆高起;脊骨、肩隆难承受较大压力,而在两块鞍座板中留有空隙,马的躯干前窄后宽因此高桥鞍的后桥均比前桥宽大。高桥鞍的鞍座受到人的压力后,其反作用力会导致座板受到向两侧扩张的力,扩张力直接作用在卡在鞍座外缘的鞍桥上。鞍桥木芯使用弯曲状木材,木纹与鞍桥的走势一致能承受的张力较大。鞍桥外的金属包片、压条起到增强抗拉强度。南北朝后期的高桥鞍已有改进,鞍桥降低后鞍桥开始向后倾斜。

唐代时两桥垂直鞍已形成后桥倾斜,鞍面呈凹曲弧度适于骑乘跨坐,亦方便上马称为后桥倾斜鞍。均以木胎为骨有银装、鍮石装、乌漆装、宝钿金装鞍等。

唐代的白玉鞍配以白玉装饰与马辔的金黄相映呈现明净华美。固定马鞍的肚带称,另前系攀胸后有尾鞦同鞧,攀胸、鞅带亦称钩臆带

马鞍后部孔洞穿有多条装饰革带称,鞍鞘最初是固定马鞍的,鞦带从马尻围绕后鞍桥两侧,穿过鞍眼固定绑缚,余下部分垂下形成鞘带亦故称鞦带。除起固定鞍鞯作用外还具栓系功能,鞘带逐增至多条功能也专转为装饰。唐鞍中最末端一条粗长仍做绑缚之用外,其余则短细垂为装饰名鞢韄。唐代马鞍均为五鞘,宋代时六鞘。马剪三鬃、马尾打结、五鞘为唐时御马的规制。

是条长带,也有由三条短带连接而成的,接头下垂的装饰称为跋尘

马鞍下面的箕形垫子称,唐代称鞍下毡替。鞯使骑乘安稳,质地厚实防止马背鞍伤。鞍褥也有皮毛制作的,唐人更推重虎皮为鞯,贞观时乘骏马多以虎皮为鞯。

鞯下用来遮挡路尘土的织物称为障泥。障泥唐时已简化,不用拖垂得很长的硬质大障泥。障泥上端于鞯下,垂不过马腹以锦制者为尚。

红缨踢胸与华贵的丝织品锦做长障泥是唐时贵族的标志。为防尘飞名贵的马鞍更是加鞍袱防尘,鞍袱有时也称为、鞍帊。

唐代马镫多为踏部扁平,半圆形环圭首式,与镫革穿环之间有一节短颈。

唐代骑马之风盛行,天下一统西域大宛岁有来献。史载:玄宗好大马,御厩至四十万,遂有沛艾大马,命王毛仲为监牧。沛艾马产自西域,身躯大骑乘感好,

唐代马具图案(再谈唐代鞍具)(3)

稳如在床榻上一般。唐时宫廷的女性有着男装骑沛艾大马的风尚。玄宗喜好沛艾大马其实看重安若舆辇的骑乘感受。沛艾马在唐时很稀有仅限皇室贵族乘用,但禄山之乱沛艾马种遂绝。

蒋 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