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

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

今天小翼龙老师带大家来聊聊油城东营。

《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省会经济圈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强省会”战略,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国际医养中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中国北方强劲增长极。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1)

鲁E东营——靠石油崛起的城市,面积8617平方公里(还在生长),总人口219万。位于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东营是石油之城、生态之城,有地球暖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新增约3万亩的土地,海水稻重要耕做地。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2)

东营,一座因石油而诞生的城市,东营成立于1983年,胜利油田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961年。东营和胜利油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父子比较有道理,前辈和晚辈或许更合适。胜利油田在中国和山东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其存在一直处于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3)

提到胜利油田,必须说胜利油田的三口功勋井,见证了胜利油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第一口井最有名,“华八井”,“华八井”的抽油机曾经是东营的一个景点。胜利油田原名923厂,因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钻的“营二井”日产高产油流555吨,是当时国内最高的油井,由此得名。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4)

第三口井,“坨11井”,与前几口井相比,第三口井看起来更干净整洁,是当时第一口日产1000吨的高产井,因为这附近有个村子叫胜利村,胜利油田的名字就来源于这口井和这个村,现在这口井仍在生产中。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5)

东营黄河入海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每年黄河从上游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其中一部分留下在此积累成洲,新生陆地以每年两公里的速度向海延伸,成为中国版图上最年轻的一片土地。5000平方公里湿地做得了全世界候鸟的机场驿站,百公里海岸线容得下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奔腾,年复一年,沧海变桑田。从天空望去或者乘船出海,可以看到海水和黄河泾渭分明的黄蓝交汇。沧海桑田,填海造路,泾渭分明,在这儿都成了现实。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6)

东营的海水稻亩产860公斤时,曾被袁老说“给世界粮食日贡献了一份厚礼,刷新纪录,我高兴的很”。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7)

胜利油田素有“石油地质大观园”之称,但随着国内外局势、石油经济和“双碳”目标的确定,东营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石油城市的发展趋势,一类像巴库、玉门那样暗淡下去,一类像洛杉矶那样转型屹立。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8)

取自胜利日报

广饶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清风湖公园是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山东的吕剧发源地在东营。有这些人文和风景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也是东营转型的方向。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9)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交通运输中并不处于核心地位,所以东营未接入高铁。但是东营的火车站和机场,为城市的发展还是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作为全国石油资源大市,也是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纳米及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等。

东营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发展,除了胜利油田和一些石油石化相关的企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如商飞东营分公司,发展旅游、海水稻、高端材料等,如果能发展好的话,相信东营在省会经济圈的发展前景会很好。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10)

取自齐鲁网

曾几何时,西城不叫西城叫“基地”,友谊服装城、东都天和,当时的繁荣地带,商业大厦和供销商场中间的小吃,黄口大闸蟹、广饶驴肉、史口烧鸡、河口凉皮、利津水煎包、麻湾西瓜是否让“油城二代”梦回儿时。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11)

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发展(记忆中的胜利油田)(12)

大家还知道油城东营的哪些经典记忆,还想了解山东省会经济圈的哪些地方,留言评论,小翼龙体育老师带你一起聊城市。

PS:本文相关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