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消防车(广州清代的消防车你见过吗)

两匹马拉着一辆红色蒸汽消防车,上面还坐着四位准备就绪的消防队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8日)所见这辆微型消防车,是1881年英国造马拉蒸汽消防车,属于世界可见到的最早蒸汽消防车。这辆罕见的微型消防车,是广州汽车模型收藏家蔡葵的珍藏,展示了世界消防车的最早历史。

我国最早的消防车(广州清代的消防车你见过吗)(1)

广州汽车模型收藏家蔡葵收藏的最早的马拉蒸汽消防车。1881年,马拉的蒸汽消防车,火柴盒模型1:43。当时的蒸汽动力只提供抽水基站的动力,行走路上还是以马为动力。

我国最早的消防车(广州清代的消防车你见过吗)(2)

清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生产的水压消防车。车体为木质,刻有“真庆宫 宣统三年”及“永隆制造”等字样。车中间有水泵,靠横杆加压出水,这种原理应出自英国。

广州博物馆也馆藏有一部刻有“真庆宫 宣统三年”及“永隆制造”等字样的消防车,与北京的首都博物馆馆藏的“粤东广平安造”字样的消防车造型相似,是广州人最早用来救火的消防车。广州外销通草画研究学者程存洁说,这样的消防车早在19世纪就出现在广州外销通草画面上。他判断,或许在清末,广东就是消防车生产基地。

世界最早的消防车用马车拉

我国最早的消防车(广州清代的消防车你见过吗)(3)

广州汽车模型收藏家蔡葵收藏的最早的蒸汽动力消防车。1905年德国普旭蒸汽动力消防车,火柴盒模型1:43。该模型体现了1905年蒸汽机消防车的出车情形。全车配置了5名消防员,其中1人负责在车后部添水加煤,保证立式锅炉的正常运转。前座3人,中间是负责开车的司机,右边是负责鸣钟开路的导航员,左边和后面坐着随车队员。

蔡葵工作室的马拉蒸汽消防车,与一辆1905年德国出品的蒸汽动力消防车放在一起,蒸汽动力消防车是马拉蒸汽消防车的升级版。

“这是1905年蒸汽机消防车的出车情形。车上配置了5名消防员,其中1人负责在车后部添水加煤,保证立式锅炉的正常运转。前座3人,中间是负责开车的司机,右边是负责鸣钟开路的导航员,左边和背面坐着两位是随车出动的消防队员。”蔡葵说,这两件车模型,十分形象记录了在没有消防车、高压水枪、无人消防飞机等设备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世界消防车发展的历程。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第一辆消防车出现在1518年,由德国奥格斯堡市委托做金属工艺品的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所制造。这辆消防车是将大型水泵直接装在车子上所形成的,水泵由人力杠杆来操作,车的动力则来源于马匹牵引,所以说这辆车更应该被称为“消防马车”。由于没有形成一定数量的规模,这辆消防车并未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专家:清代广州就有职业消防队员

在广州博物馆,记者所见这部中国版的20世纪初“广东造”消防车,是一部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产的水压消防车。车体为木质,刻有“真庆宫 宣统三年”及“永隆制造”等字样。车中间带有水泵,靠横杆加压出水,这种原理应出自英国。这是蒸汽机还未能在中国普及之前中国最早使用的水压消防车,全靠人力推动水压抽水灭火。

我国最早的消防车(广州清代的消防车你见过吗)(4)

广州清代外销通草画上的画面:清代广州十三行新式救火场景,救火队人员推水车。水车灯笼上写有“十三行”字样。

其实在更早前的19世纪,广州十三行就有这类的人力消防车。广州外销通草画研究学者程存洁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1883年出版的一份英文报纸中,刊登了一幅铜版画,上面画着两名消防员正紧张地扑救位于珠江边的‘太古行’的大火,他们操纵的便是这种灭火车。”程存洁说,19世纪时消防车上了通草画,说明消防车当时在广州是一件新事物。另外也可看出十三行的消防队已经职业化了。

利用杠杆加压泵水灭火技术源于英国

“而从广州博物馆这件馆藏消防车和通草画上的消防车所使用的原理看,都是消防员通过操作这些横杆,利用杠杆原理加压泵水灭火,这种原理应出自英国。”

根据程存洁的研究,早在清光绪年间广州就有专职“救火队”。最初时没有消防车,消防员每次都要扛着一杆水枪和水管去灭火。后来广州制作了这种最早的消防车,消防员不再扛着水枪跑,而是遇上救急几个人推着这种“水车”满街跑。但是这种车装水容器太小,宣统年间,救火队开始用上装有机动马达并有消防水泵的消防车。

广东或许是清代消防车生产基地

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尾部刻有“真庆宫”字样的消防车,其名称是代表制作工厂还是所属单位,至今专家们还搞不清楚。程存洁介绍,广东很可能是这种消防车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因为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中也展出有一辆消防车,样式与此十分相似,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有“粤东广平安造”字样。或许在清末,广东生产的消防车已经远销北方了。

大火灾难曾经两次降临广州十三行

历史上,十三曾经发生过两场大火,其中据《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记载,1822年11月1日晚上9点半发生的那次,位于十三行街北侧,离行商公所不远处的一家饼店着火了。时值秋冬之交,广东北风盛行,火势顺风向南蔓延,很快进入十三行夷馆内。一把大火蔓延七天七夜,里面所存放的大量财物和现银四千万两被毁于一旦,大火过后,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十三行所在的街道中“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也真实地反应出了当年十三行行商的富裕程度。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黄丹彤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黄丹彤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陈楚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