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

#历史开讲#萧何、韩信、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都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一个擅长治国,一个通晓战法,一个精于谋略。那么,在刘邦称帝之后,他们的命运如何呢?

萧何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做事小心谨慎,最后被吓死;韩信被安上个谋反的罪名,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而独有张良被封于留地,得以善终。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1)

留,古国名,秦时置县。现已淹没在微山湖中,只有一微山岛还高高矗立,而张良的墓就在微山岛上,要想探寻张良独善其身的秘密,只有登上微山岛,或许能寻得一些踪迹。

微山湖距离徐州,也就是一百多了路。那天,我们从徐州开车出发, 直接导航定位“微山湖码头”,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了码头之后,交60元钱的往返费用,汽车上了轮渡,一船到达了微山岛。

登上被称为“亚洲第一高阁”的崇德阁,可以看到微山湖全景。驻足阁上,放眼望去,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湖水澄澈,点点船帆,有如在素帛上滑动。晨光初现时,湖面金辉闪烁,帆影映波。夕阳西下时,晚霞满天,湖岛镶金。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2)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3)

在岛上参观了微子文化苑、博浪滩、千年古槐树,特别去看了张良墓。墓在微山岛的西边,墓型下方上圆,墓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前有清乾隆二年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4)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5)

回望张良的身世,不难看出,他曾是一个热血少年。张良祖上五世相韩。秦灭韩后,他家300口人被杀,死而不葬。

为报家仇,张良“学礼于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巡,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6)

于是激怒了秦始皇,“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被迫隐藏在下邳,这就演绎出了黄石公圯桥纳履授书的故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yí桥)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7)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这个故事看似黄石公赠送给了张良一部兵书,他日夜研习,最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8)

然而,我们掀开故事神秘的面纱,就会明白,黄石老人授书只是一种形式,而“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磨炼其意志,造就大智大勇的气度,才是老人真正的用心。

人生多舛,世事复杂,真正的大勇者,明断是非,洞察时势,志性高远,秉道直行,义无反顾,同时,也知屈伸,懂缓急,能真正做到智高而不惑于小利,志大而不急于事功。

张良从黄石公老人的身上,懂得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的行事风格和道家阴柔的智慧。

正是这种智慧,真正救了张良。汉六年,天下初定,刘邦大封功臣,曾深有感触地宣布:“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张良却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每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急流勇退的张良只选了万户侯,且封地为远离国都的留城。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9)

张良不受高封,时人颇不解。但张良毕竟是张良,他深知善于权术的刘邦是个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享太平的君主。他预测到将有一个“敌国破,谋臣亡”的结局,还是退隐为好。

虽然以后张良仍继续为刘邦出过不少妙策良谋,但他一直在权和利上小心翼翼。包括吕后篡权,汉宫众多王侯被害时,吕后还要高封他,张良便装疯卖傻,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的态度。吕后见他执意要当隐居,才放下对他的戒备之心。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10)

张良归隐之后,一直住在留地。以他的才能治理封地留城,真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可谓绰绰有余。据史料载,几年治理之后,留城已成为苏北鲁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井喧闹,楼舍栉比,名流显贵云集,车马熙来攘往,俨然一派繁华景象。

公元前186年,张良病死,葬于留城。明万历年间,古留城没入微山湖。如今,这座令人神往的古城仍静静地沉睡于水下。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11)

关于留城没陷之事,还有一个传说。据传张良弥留之际,交代完后事,又令子孙速造七只大船,在其头七祭奠时,供在墓前,并令60年后的某月某日,挖开家院某处,取出所埋之物。

子孙们莫名其妙:留城此时地处广袤平原,造船何用?未及子孙细问,张良便闭目而去。子孙们料理完后事,只有遵从其嘱托,请人星夜赶造七只大船。

船造好后,便在张良头七这天,将船供在墓前,族人及亲朋正准备祭祀时,突然天降暴雨,一时黄水滚滚,洪峰咆哮,留城顷刻被淹没。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12)

张良的族人及前来祭祀的亲朋急忙分乘七只大船逃难,才免遭洪水吞噬。

六十年过去了,张良的后代子孙们不敢忘记先祖张良遗嘱,乘船来到微山湖上,但见湖水茫茫,何处觅得留城旧址?又何处寻觅家园?

他们只好夜泊湖上,时至夜半,忽见湖水慢慢退去,留城忽然从湖中现了出来,街市依然,楼舍依旧。

张良的后代们急忙奔向老家,刚刚挖开院中某处取出所埋之物,湖水忽然又慢慢涌过来,他们急奔上船。留城瞬间不见,重又沉入微山湖中。所以,直到今天,此地还有“留城六十年一现”的说法。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13)

据传,1970年腊月的一天,家住湖边利国村有一老人,清晨六点半,沿村边散步,当走到一高岗时,蓦然看见西北湖面出现旧城街道多房舍,少楼宇,中间有一规模浩大的寺庙,殿脊上飞龙走兽,寺院名字依稀可辨,两边廊房整齐,山门外有古时车马往来。过三四分钟,幻境消失,不见踪影。据说,还有其他一些老人看见。

难道张良真的能掐会算,算到了千余年之后,他的封地墓冢将远离尘嚣,消失得只能让后人对着烟波浩渺的湖水喟叹。

四大名著中都提到过张良(谋圣张良独得善终)(14)

对于急流勇退,决意隐退的张良来说,留城的淹没,也许是其人生追求的最好的注解。要消失,就让自己消失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