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小学课程设置(也能打造特色课程体系)

器乐声声响,墨香溢四方;群舞似彩蝶,巧手绘画像;飞剪秀风俗,葫芦刻风骨……这是临沂市兰山区汪沟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课堂活动的真实画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寄宿制小学课程设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寄宿制小学课程设置(也能打造特色课程体系)

寄宿制小学课程设置

器乐声声响,墨香溢四方;群舞似彩蝶,巧手绘画像;飞剪秀风俗,葫芦刻风骨……这是临沂市兰山区汪沟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课堂活动的真实画面。

这些原本只有城里学生才能享有的活动,如今在距市中心约40公里的农村小学已形成了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了20多个兴趣班,不收家长一分钱,既方便又安全,令人放心。孩子每天都盼着去学校,假期里还想到校园里玩。这件事情真是办到家长的心坎儿上了!”在近日开展的家长进校园活动中,该校三年级(2)班学生家长朱涛说道。

近年来,学校整合辖区资源,下大力气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当作为小学生做的一件好事、实事抓好抓实。自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以来,该校共建成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两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4所、区级自筹乡村学校少年宫4所,实现了少年宫在所有学校的全覆盖。

为确保全辖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挥好辐射作用,提升乡村学生的核心素养,该校采取多项举措规范建设和管理,助推辖区教育均衡化发展,让每名学生都享受到乡村少年宫建设的成果。一是统筹规划,完善制度保障常态化运行。利用好上级支持资金和自筹资金,完善财务、器材、档案等管理机制,有效整合、合理改造原有场地和设施,各少年宫可供课外活动使用的校舍及室内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保证学生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突出特色,强化师资,搭建“精神家园”。该校以体验参与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着力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成“学生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社会满意的文化中心”。三是丰富活动,发挥阵地的主题教育育人成效。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组织开展道德、法治、国情、安全等方面的活动,制作“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手抄报,开展“铭记历史、传承精神”道德讲堂和“经典诵读”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播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种子”。四是实施特色课程,拓宽综合育人渠道。教师把少年宫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平台,主推柳琴戏、剪纸、书法、葫芦烙画等乡土特色课程。其中,特色课程成果多次在省、市文明创建启动仪式上展示,登上了大雅之堂;结合当地崇尚乡村大秧歌的习俗,聘请大秧歌传承人来学校教学;泥塑和石头画课程花费少,契合了少年儿童爱动手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此外,针对农村学生居住区分散、接受家庭教育困难的实际,学校充分利用少年宫这一阵地开展各类课外辅导活动,较好地弥补了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短板。同时,在周六、周日上午,学校开放绿色网吧、图书室,提供红色影视欣赏、读书阅览服务,开展体育运动等特色活动,丰富了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该校于2020年9月荣获山东省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团体二等奖,柳琴戏社团在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缤纷暑假消费月活动暨临沂市第二十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上进行表演,在兰山区中小学“创意素养展”中获得一等奖4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4人。

在服务好乡村学生的同时,学校师资队伍质量也得以大幅提升。一方面,引进“新鲜血液”,从退休教师、民间艺人中聘请了志愿者组成辅导队伍。他们定期到校辅导学生,提高了学校办好少年宫的能力,解决了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出“业务骨干”,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截至目前,该校教师贾瑞文、仝传安、王孝同在高尔夫球、剪纸、泥塑、葫芦雕刻等项目上获得各级辅导奖近20个。

如今,该校管辖的10所学校开设了近200个少年宫社团,有近两万名学生获益。“少年宫建设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平台,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契机。下一步,学校在保持好做法的同时,重点保障5所贫困村学校的少年宫建设,让乡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七彩童年。”该校校长王桂峰信心满满地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