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轻度反流手术可以治好么 预测干预的必要性

三尖瓣轻度反流手术可以治好么 预测干预的必要性(1)

近日,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发表了一篇综述,对三尖瓣反流(TR)的发生机制、TR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以及经导管介入治疗进行了总结。以下为该综述的要点: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三尖瓣轻度反流手术可以治好么 预测干预的必要性(2)

图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演变

1. 超过90%的TR是继发性的,通常与左侧心脏疾病(left-sided heart disease)和/或肺动脉高压有关;与原发性右心室疾病(包括右心室梗死),或孤立的功能性TR(由于年龄增长和/或房颤引起的孤立性右心房扩大所致)相关的病因较少见。原发性TR不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粘液瘤、Ebstein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或浸润性瓣膜病,或与植入导线或右心室组织活检有关的医源性创伤。

2. 病理性TR与三尖瓣环扩张和右心室重构的解剖学特征有关。

3. 在疾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肺淤血(早期继发性TR的典型表现)和中心静脉淤血(早期原发性TR和晚期继发性TR的典型表现)。

4. 可根据超声心动图的定性标准(瓣膜形态、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下腔静脉扩张、彩色血流和连续波多普勒)、半定量标准(射流紧缩口宽度、肝静脉收缩期血流逆转)和定量标准(反流口面积和反流量)来评估TR的严重程度。然而,TR与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可变性限制了标准的分级标准。

5. 作者提出了TR的等级分类,它综合了超声心动图参数(TR定量参数、瓣环扩张、瓣叶闭合、右心室重构和功能障碍、右心室-肺动脉耦合)和临床特征(中心静脉压、肾和肝功能、腹水、水肿)。

6. TR的药物治疗包括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及肺动脉高压(如果存在)的治疗。

7. 目前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指南建议,对左侧心脏手术时出现严重症状的原发性或继发性TR进行干预。此外,ESC/EACTS指南建议对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但仍存在症状的重度原发性TR患者进行干预(AHA/ACC指南建议考虑干预)。考虑对其他患者进行干预是基于TR的严重程度、三尖瓣环扩张、瓣叶栓系高度(leaflet tethering)、肺动脉压和右心衰竭的症状。

8. 外科干预包括缝合式或成形环三尖瓣瓣环成形和三尖瓣置换。超声心动图预测修复后持久性或TR复发的因素包括术前TR严重程度、瓣环直径、瓣叶栓系高度增加、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功能降低;临床预测因素包括女性、长期房颤、瓣环内植入电极导线、肾功能不全和阻塞性肺病;手术因素包括用缝合式瓣环成形和用软环而非硬环瓣环成形。

9. 对于手术风险高、有症状的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正在成为一种选择。目前,可以根据治疗靶点对现有的装置进行分类,包括瓣叶装置、瓣环成形装置、异位下腔静脉瓣膜植入和经导管瓣膜置换。大多数设备处于早期可行性阶段,作者指出,目前还不能为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确定适当的适应证。

10. 以下是各种干预措施的建议:

(1)三尖瓣修复

➤三尖瓣修复在功能性TR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与缝合式瓣环成形相比,成形环瓣环成形具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没有失败的预测因素,在植入电极导线介导TR的情况下可考虑修复,但应同时进行导线拔除和心外膜导线植入。

➤如果存在TR复发的预测因素,则应考虑除修复之外的其他技术。在瓣叶栓系高度增加和右心室重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辅助修复技术(包括前叶扩大)。

(2)三尖瓣置换

➤三尖瓣置换在原发性TR和严重瓣叶病变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终末期功能性TR患者中,由于三尖瓣修复的失败几率高,应考虑三尖瓣置换。

➤在植入导线介导TR和存在失败预测因素的患者中,应考虑三尖瓣置换。

➤虽然三尖瓣置换比三尖瓣修复的预后差,但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

(3)经导管技术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正在成为常规手术风险高、有症状患者的替代方案。

➤经导管三尖瓣修复的装置类型(瓣叶装置、瓣环成形装置),应考虑超声心动图对TR特殊病因的评估。

➤外科手术中三尖瓣置换的适应证可适用于高危患者,以进行可能的异位下腔瓣膜植入或经导管三尖瓣置换。

参考文献:

[1]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Predicting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 ACC. Apr 03, 2019.

[2] Taramasso M, Gavazzoni M, Pozzoli A, et 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predicting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 procedural success, and recurrence of disease[J].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19, 12(4): 605-6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