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甲减怀孕用加量吗(亚临床甲减患者请注意)

亚临床甲减怀孕用加量吗(亚临床甲减患者请注意)(1)

撰文 | 何柱威

责编 | 苑天琪

制版 | 赵利

谈到甲状腺引起的身体疾病,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大脖子病”,而不是“疲劳”。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下,过度疲劳、失眠易怒等状态常被误以为“亚健康”,但很有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的。

据2016年中国十城市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7.8%,还有16.7%为没有症状的亚临床甲减。据此推算,我国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已超2亿人。

对于“甲减”,患者多选择“补充甲状腺激素”这一治疗方式。但是,一篇发表在BMJ(《英国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指南强烈建议: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简称SCH)的成年人不宜使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治疗方法。

亚临床甲减值得重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

当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且仅有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轻度升高,患者无甲减症状或仅有轻微甲减症状,则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亚临床甲亢不同,亚临床甲减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转化为典型甲减。

一项随访4至8年的研究发现,20%至50%的亚临床甲减患者最终发生了临床甲减。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阳性的亚临床甲减患者,易于向典型甲减演变。对于年龄超过65岁,尤其是同时存在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老年个体,4年内从亚临床甲减转化为临床甲减的几率高达80%。

BMJ一项题为“Thyroid hormones treatment for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亚临床甲减甲状腺激素疗法临床操作指导)”的指南指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约影响了全球5%的成年人,其中包括10至15%的老年人。由于没有明显临床特征,因此只能通过验血来诊断亚临床甲减。在英国,每年约有25%的成年人进行甲状腺功能测试。

在传统经验看来,医生往往建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10 mIU/L的患者使用激素(正常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0.4至4.0 mIU/L)。有研究表明,从1996年到2006年,亚临床甲减的激素治疗增加了一倍。但是,激素治疗是否真的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有用,目前仍未找到直接证据。

甲状腺激素无明显临床益处

为此,由患者、临床医生和方法学家组成的指南小组以使用分级方法,按照值得信赖的指南标准,系统地回顾了包括共计2192名参与者的21项试验,发现对于患有低程度亚临床甲减的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始终没有显示出对生活质量或甲状腺相关症状(如抑郁症、疲劳)的临床相关益处。

指南建议,患有甲状腺激素的绝大部分成年人不要服用甲状腺激素,因为激素治疗对疲劳、情绪低落、体重增加或任何其他测试结果都没有好处。指南认为,吃药和终身体检容易致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反倒容易产生危害患者的可能性。

可见,使用甲状腺激素除了直接给病人带来的成本之外,不仅没有成本效益,反倒会有隐性风险,百害而无一利。

此外,发表在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荟萃分析,以通过纳入在非妊娠成人中比较甲状腺激素与安慰剂/无治疗的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治疗较安慰剂相比,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可见,这一研究同样不支持甲状腺激素对于亚临床甲减患者的常规使用。

孕期“甲减”需用激素

然而,对于准妈妈而言,上述两项试验的成果并不适用。

除了卵巢和垂体之外,甲状腺对女性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影响最大,而甲状腺激素对维持女性各种性激素水平、保证孕妇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妇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就不能维持胎儿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这样不仅威胁到胎儿的大脑发育,导致智力降低,还会提高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畸形、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病死的概率。

不止如此,孕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还增加了妊娠不良的风险,包括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贫血、产后出血、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

因此,如果孕妇们不小心在孕期得了“甲减”,则需要按照医嘱适量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纠正母体激素水平的不足,保证对胎儿甲状腺激素的供应。

推荐阅读

想要减轻焦虑,先把肚里的细菌喂开心

养生成风的今天,你真的吃对了吗?

选错食物的危害比吸烟更大?富含膳食纤维的健康食物有哪些?

被神化了的“减肥早餐”是真的吗?

母亲节的礼物 | 准妈妈的饮水必修课

参考文献:

[1] Razvi S, Peeters R, Pearce S H S. Thyroid Hormone Therapy for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J]. Jama, 2019, 321(8): 804-804.

[2] Feller M, Snel M, Moutzouri E, et al. Association of thyroid hormone therapy with quality of life and thyroid-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2018, 320(13): 1349-1359.

版权声明:

本文由《健康学人》负责编译,欢迎转发。投稿、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进行咨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