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如何做到冲刺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冲刺)

编者的话:

六月伊始,距离中考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孩子们也会进入最后紧张的冲刺阶段了。

中考是初中生第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对于平时基础扎实的学生,这个阶段老师应该是比较放心的,但学生掌握的基础总会有差异,这个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做最后的冲刺呢?

这期分享来自朱老师的投稿《中考最后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冲刺?》

中考如何做到冲刺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冲刺)(1)

01

梳理知识点

知识点和题型的掌握是中考考试的关键,如何进行最后的梳理是重点,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节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议老师们这样对孩子们强调:

1 注重基础题,不能只关注难题、偏题

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们总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复习的时候总喜欢花时间去钻一些难题、偏题、怪题,总认为这样做会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拿高分。

其实,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告诉学生,这样是不可取的。要知道,考试最终的成绩是各个难度的题型综合,只有了解题型分布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通常来讲,考试的70%都是基础题,20%是中等题,只有10%才是难题。

因此,老师们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没有必要为了这10%的难题去花太多时间,尤其是平时基础一般,做题速度不快的学生。这样方向就不对了,因为即便是难题都做对了,但是基础题如果做不好反而会顾此失彼。

对于难题,我一向是注重在平时的集中练习,而不是考前最后阶段。因为难题会需要更多的心思,并且大量练习难题会影响到自信心,这在中考考前其实并不适合。

2 梳理常考题型和答题思路,适当练习而不是题海战术

考试之前刷题,对于保持手感和巩固知识点,是有很大帮助的。但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能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

每年的中考题型是有规律的,虽然近年来各地中考题型有些变化,但总体来讲,核心知识点算得上基本固定。考点一样,只是考试的形式有些变化,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梳理常考题型(提问方式和答题方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刷。

只有考试的知识点掌握透彻,并且熟悉一些常见的提问方式,甚至可以拿一些同种类型的题来比较,做到一个知识点吃透了,就能拿下同类题型。也就是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3注重效率,劳逸结合

越是到最后阶段,也是不建议挑灯夜战。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调整作息,将个人作息和效率提起来,比如考试科目对应的时间点,就要保证精神饱满、思路清晰。

假如熬夜去学习,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心理安慰,但实际上效率不高,甚至做无用功。一方面是因为太晚会导致疲劳、思维不清晰;另一方面是这样会让孩子紧迫感更强、会让他们压力更大。

其实,考试到这个时候,该掌握的基本上都已经定型了,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保持思维活跃性,在考场正常发挥出实力就可以了。

4 有的放矢,先主后次

考前复习的时间很有限,想做到面面俱到还是不大现实的。孩子思路不一定清晰,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这段时间就是稳重求进。分清自己的优势部分和不足(平时易错,知识点模糊的地方),总体思路就是:先巩固自己优势部分,确保这部分不丢分。然后再根据自己平时的练习情况,针对某种易错的题型有目的地突破。

5 重视错题、卷面书写

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自己失分或者错误的部分不重视,总认为这个题其实我是对的,只是疏忽了。

其实,这是很需要纠正的问题。这个题真的会吗?为什么会失分?是因为知识点的不熟悉还是答题过程的疏漏?或者是书写?

在最后阶段,一定要给学生强调重视错题和书写。

中考如何做到冲刺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冲刺)(2)

02

考试心态

知识点掌握是中考的关键,考试的心态是关键中的关键。

通过前面一阶段的复习,学生一般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能多大程度的发挥出实力就直接决定了考试成绩。分享几点我常用的帮助学生心理调节的小方法:

1.强化自信

相信大多数毕业班老师都会很重视这一点,这个时候适当的练习,刷题、评分,对学生来讲都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考试试题难度建议接近中考难度,评分可以适当放宽,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检查自己的不足,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大概水平。

信心,是考好的第一步。

2.优化心情

在考前复习和考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转移情绪,尽可能地帮他们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比如,在恰当的时机和他们分享以前自己学生阶段有趣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在成人看来也许是很幼稚,但是学生往往就很喜欢这一类的,他们也会去想:原来老师当年也是这样的,我也可以。无形之中给他们减压了,也有助于帮助他们平静和优化心情。

3.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要做到确实很难。但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疏导,可以去强调平常心的重要性,比如考试时,深呼吸,调整好考试心态,快速进入考试答题状态,不要多想。

(三)考前饮食

考试阶段,家长们往往过分关注学生,包括饮食。有些其实是不太适合考试阶段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及家长强调和建议了:

1. 吃好早餐

不仅要每天吃早餐,而且还要吃好早餐。早餐是否吃好会直接影响上午的学习效率,包括短暂记忆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2.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既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相比油腻类,更适合消化。

3. 不宜过饱,保持适当饥饿感

所谓“酒足饭饱”,吃得过饱往往就容易犯困,也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快速进入考试状态。

阁楼寄语:

感谢朱老师分享多年带毕业班总结的经验,都是考前冲刺和准备的干货,相信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大帮助。

中考之前,全力冲刺;中考之后,收获佳绩。教师阁楼,陪你一起~

特别福利:这期给各位老师准备的是中考各地近5年中考真题(教师版 学生版),需要的回复关键词“中考真题”获取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