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

我们为什么需要老师?

我们小时候,都是非常淘气的,在课堂同学的座位下放鞭炮,把毛毛虫放进女同学的文具盒,流着鼻涕相互追逐,各种顽劣不堪。等长大了再相聚,经常会看着对方,心中暗惊:就他以前那个淘气的样子,现在居然能成为医生?居然能成为建筑师?居然能成为导弹研究专家?居然能成为律师?有时候,真的很难把那个淘气的孩子,和现在可靠的社会栋梁联系起来。

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1)

淘气的孩子

真的非常感慨,所以说在每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起到了太大的作用,这是人类最伟大的行为之一,由专业人士,来教授下一代,令其传承文明。我们的社会得以维持,这也是重要的框架之一吧。所以,如果说我们要感恩周围的人,那老师,绝对是最首要的人选了。在此,我要感恩所有在我成长过程中,教授我学问和做人道理的老师!也祝福天下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幸福吉祥!

其实中医人也是哲学家教育家,下面给大家讲一讲中医的哲学观念。中医人离不开中国哲学,中医是医术,中医是文化,中医也是哲学。中医人致力于临床治病,去帮助病人康复,这个过程,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中医需要的哲学,应该是中国哲学,中医人离不开中国哲学。

为什么?
  • 一则,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与中国哲学同根同源。中医自身就是创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比如,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等概念,虽然是中医概念,其实更是哲学概念。再如,中医的思维模式,包括“天人合一”、“取类比象”、“形神兼顾”、“整体观念”等等,其实都是哲学的概念。中医的治疗目的,在于追求平和,“以平为期”,这也属于哲学的范畴;

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2)

  • 二则,中医是关于生命的学问,生命有生有死,生命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本来就是哲学命题。从根本上来说,所有的哲学都是关于人的生与死的。中医格外注重生与死,因为中医人需要了解生命的真谛,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那么,生从何处来,死到何处去?中医的理念是,天地造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天地的产物,人之所以生,禀的是天地之大德;人之所以死,禀的是天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

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3)

生与死

  • 三则,中医临床治病救人,不但依赖医术,更重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即是哲学范畴,包括疾病的来源,如何缓解病痛(以人为本,以心为本),如何安慰病人等等。与其他医学相比,中医更重视哲学,因为中医更了解生命,更明确地知道,生命不但有解剖的肉体,更有形而上的精神、思维、情绪。形而下的肉体生病了,可以用医术来治疗。若形而上的精神生病了,又当如何治疗呢?用人文关怀,也就是用心。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这个心药,其实就是人文关怀;

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4)

人文关怀

  • 四则,中医人自身要提高医德和身心修养,这需要哲学理念的支持。中医人从事中医,这不但是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与使命,因此,中医人更要重视修身养性,提升心性。中医人是医术,是学人,也是哲人。历史上,中医人从来没有把名利作为临证对病时的出发点,为什么?因为学习并实践中医之后,自然就会禀承历代中医前贤所传承下来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大医精诚。事实上,只有舍弃了名与利的束缚,中医人的心气才能中正平和,临证时才能悟出最佳治疗方案。故临床所见,真正的中医人一定是心态安闲,心术平和的。俗话说: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此话应之于中医人,的确如此。

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5)

  • 五则,中医是关于心的学问,心为万病之源,中医强调修心养心正心,这不但是方法,更是哲学。我一直认为,中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哲学,那么,真正的中医人都是哲人。中医所讨论的哲学命题,不但是人的生命,更是关于天地人的大学问。中医人修心,其实是修道。中医人学习、实践并思考中医的过程,其实亦是修心悟道的过程。

今天是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祝福(为老师们献上祝福)(6)

按语

中国哲学是关乎人的精神境界的学问。中医人致力于追求的医术精湛,医道圆融,其实即是精神境界的一种圆满状态。这种圆满状态,离不开中国哲学的支撑。

此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师者,将小我之一滴水,入时代人民之大波涛,当以融汇古今中外之大智,直面人类数百年以来文明演进之困境,为家邦重建国魂,为人类续添慧灯,立千秋万代不朽之功业!

愿我的老师、每一位师者吉祥安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大家健康#大家健康超能团##教师节##中医##哲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