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卡脖子事件华为的应对措施(重新认识洋务运动)

华为卡脖子事件华为的应对措施(重新认识洋务运动)(1)

如果要对自洋务运动以来的中国商界人物搞一个排行榜,任正非应是当之无愧排名榜首。

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告别古代,跨入近现代的开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一个根本差异是,现代社会是以商业、经济为核心的,而古代社会则不是。

洋务运动是现代中国之商业和经济的母体,蕴含着现代中国之商业和经济的基因。历史教科书,因为洋务运动发生在大清,因为其执行领袖是屡签卖国条约的李鸿章,因为最终而甲午一战而惨败,就对洋务运动进行根本上的否定,是不正确的,这导致我们无法准确理解当下中国的商业和经济。

尤其值得重新认知的,是洋务运动的口号,也是其基本指导原则:“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迅速崛起,崛起的重心已经向“文化崛起”转移之际,我们可以清晰发现,洋务运动的这两条基本原则是如此地合理,如此地有远见。

“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将西方称作蛮夷。之所以将貌似强大、发达的欧美称作蛮夷,原因是他们的文化符合我们对蛮夷文化的一贯定义:只讲利益,不讲道义、仁义,重利轻义,甚至唯利而无义。

第二层意思,要向西方学习,引入他们的技术体系。以军工为主,引入西方的工商业体系。

第三层意思是,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制夷”。“制夷”不仅要在军事要赶超西方,以对其进行宰制,打掉其基于武力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还对西方进行教化,让其脱离蛮夷,而进入真正的文明,即传统上所讲的“以夏变夷”。教会他们知道何谓道义,如何去做人,而不是做唯利是图的禽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中西文化的融合给出的总方案。“中学”就是中国文化,其核心是儒家思想,是义理、道义之学,也是心性之学,讲的是道义独立,也是心性独立,以义为本,以心为本。“西学”不讲道义,也不讲心性,以利为本。

“体-用”是中国传统学术所特有的概念,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了。“体-用”是针对“心-物”而言,“心”是思考主体,也是思考本身,“物”是思考的结果。因此“心”是活的,而“物”则是死的。“心”就是体,“物”则是用。因为唯有中国文化是以“心”为本的,所以也唯有中国文化是有“体”的。西方文化则是不讲“心”,而只讲“物”的,因此也是无“体”的,而只有“用”。故而,中西文化的融合也只能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为西方文化装上一个中国“心”。

华为卡脖子事件华为的应对措施(重新认识洋务运动)(2)

了解了现代中国之商业、经济与洋务运动之关系后,就可以知道,中国学习西方,发展商业和经济,并非出于西方器物的真实喜爱,而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即当时所倡导的“实业救国”。

也就是说,现代中国之商业,在诞生之日,就是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绑定在一起的,承担着复兴中华民族之重任。这就是现代中国商业和经济的基因。现代有人说,商业就是商业,经济就是经济,幻想存在着“纯粹”的商业和“纯粹”的经济,那是不正确的。如果单纯为商业而商业,为经济而经济,那么中国将压根不会出现现代式的商业和经济。

然而,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发展商业和经济的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迷失。上面说的那种追求虚幻的“纯粹”的商业和经济就是一种重要表现。

本来是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但是,后来却不敢称西方为“蛮夷”了反而称之为“先进文化”、“发达国家”了。于是当然也就不再提“制夷”,而是变成,崇洋媚外了,将西方当成崇拜偶像了,学习不再是工具和手段了,而成为目的本身了。

于是中国的商人,以能够打入西方圈子为荣,以送自己的子女到国外读书为荣,以拥有外国国籍为荣,以会讲英语为荣,以将总部搬到美国为荣,而将中国发展商业和经济的初衷抛到九霄云外。

华为的伟大之处,任正非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他们在表面上和西方打成一片时,并没有遗忘中国商业的初衷、初心,没有遗忘中国与西方间的根本冲突,在“师夷”的同时,“制夷”那根弦在内心深处依然崩的很紧。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总是以战争的思维来看待商业,来思考公司的业务。在现代的中国,战争的假想敌一定是西方,而西方又以美国为主。事实上,正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倒逼中国发展商业和经济。或许在军队的长期历练,让“制夷”在其灵魂深处扎根,让其在与西方企业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而又对心怀戒备和恐惧。

华为之所以斥巨资,组件庞大的团队,用漫长时间的等待,一定要搞“备胎”,研发属于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其内在的和深处的支撑,就是“制夷”思维。

他说:“其实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牺牲了陪伴父母……,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理想——站到世界最高点。”“我告诉他们(华为领导层),迟早我们要与美国相遇的,那我们就要准备和美国在‘山顶’上交锋,做好一切准备,从那时起,就考虑到美国和我们在‘山顶’相遇的问题,做了一些准备。”

任正非表示,“备胎”不一定要用,但一定要有。同样基于战争思维,他进一步指出,原子弹就是最大的备胎,最好永不使用,但是又不得不有。

作为一名商人,任正非的谋略其深沉程度,以及其对中国商业之初衷的坚守,实在让人钦佩。他人在当今中国商界普遍迷失的情况之下,而没有迷失的极少数人。

有任正非的存在,有华为的存在,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华为卡脖子事件华为的应对措施(重新认识洋务运动)(3)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选择华为,选择任正非作为重点打击对象。作为一个名商人,以自己之家庭,自己之公司,去承受一个超级大国的重压,与一个世界霸权相抗衡,不仅洋务以来的百年所无,也是为整个中国历史所少有。

自古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缺乏商业天才,但是,所有的商业天才在任正非面前都黯然失色。

遭受来自美国压力和威胁的程度,应该是衡量当下中国商人成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谁控制了信息技术,谁就控制了这个时代。中国人不想控制时代,不想控制别人,但是中国人也不想受人控制。于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人迎头赶上,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超越美国,成为一个控制者。更准确地说,成为可以打击任何想控制别人的反控制者。但是,作为昔日控制者,并幻想这种控制会永久存在的美国不干了,为打击异己,于是就不择手段。先是抓捕任正非的女儿,然后,以举国之力断供华为。

然而,面对世界最大强权的张牙舞爪,任正非却“胜似闲庭信步”,因为华为很早就做好了备胎,不仅准备好了芯片,甚至好准备了操作系统,可以替代谷歌安卓甚至微软windows,一举打破美国在这个领域的绝对垄断。壮哉华为!壮哉鸿蒙!

在此我以微弱的声音呼吁,支持华为!支持鸿蒙!

华为卡脖子事件华为的应对措施(重新认识洋务运动)(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