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新纪元(行业第一梯队从)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商奇志

在生产车间穿梭的AGV小车,装载着成品在设定的路线不停奔走;5G 全息感知体系担当“质检员”,检查着产品的合格率;5G智能监控系统,时刻监控着环境的变化,生产厂区工作人员各种操作细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简称裕大华)全流程智能生产线上演。

成功运用5G 工业互联网技术,让裕大华纺纱车间,从“织造”到“智造”,进入纺织“5G”时代,从纤维到时尚,迈入了国内纺织行业第一梯队。

传统车间“蜕变”智能工厂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裕大华位于武汉市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园区,在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排排纺织机隆隆作响。上万纱锭高速地旋转,输送、换卷、接头、检测,空中轨道上,空管进而满纱出,全流程纺纱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这与隔壁普通车间的繁忙景象,大相径庭。

纺织企业新纪元(行业第一梯队从)(1)

裕大华纺织分厂车间

行走车间10余分钟,只见零星的工人在巡视设备,记者印象中“千人纱万人布”工人忙碌的传统景象被完全颠覆。

“传统的纺纱厂内,工人们来回巡线取纱、插管是常规动作。工人需要不断弯腰取纱上纱。不仅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下,还影响纺纱质量。”裕大华纺纱分厂的副书记李秋华介绍,现在运用全自动精梳机,实现自动退管、自动换卷、自动接头“三自动”,无需人工干预就能进行新一轮纺纱。

纺织企业新纪元(行业第一梯队从)(2)

裕大华纺织分厂车间工作人员检查设备

记者在精梳工区看到,一个个筒管、棉卷,通过高架智能调配,完成与精梳机之间的运输,实行棉卷更换、小卷头收集等精细化动作。精梳条自动换桶后,又步入轨道,由机器人搬运到满桶暂存区。车间头顶上方的智能筒纱输送系统,通过立体轨道桁架,将生产完的满纱筒,通过桁架吊轨送到自动打包间。

在智能码垛打包间,记者看到一个个筒纱被自动抓取、分类、运送、检测、称重,最后包装自动喷码,“乖乖”地完成一系列打包流程。

纺织企业新纪元(行业第一梯队从)(3)

裕大华全自动细纱机

“通过在条桶、粗纱管、细纱托盘和络筒具上的内置芯片,车间形成一个全流程质量监控和追踪。”李秋华称,自己在裕大华工作已经28年,车间从“千人纱万人布”到智能工厂,发生的巨变自己都参与了。“5G技术打造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让纺纱行业步入智能化生产时代,也让我这个老员工跟上了时代的浪潮。”李秋华脸上洋溢自豪的溢着自。

2018年,裕大华投资3.3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十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项目”,引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纺纱、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等系统,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工业机器人、AGV搬运小车等,创建了纺纱生产的独有新模式。

5G融合赋能纺织业升级

“18号机台报错,无数据传播,现场人员检查为传感器异常,请设备部前来检修。”刚走进车间信息化中心,记者就听到工作人员在进行调度。

在前方智能终端大屏上,是5G技术打造的“纺纱可视化系统”。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便可监控到具体连接的织机,织机是否正常运转、所有员工的实时工作数据等情况都可通过前端的屏幕尽数获悉。车间过道醒目位置也有许多大屏显示同步信息。而在细纱机台旁的LED小屏,工人则可以通过这里的报错信息准确快速找到断线的纱管。

信息化专员王银告诉记者,5G网络覆盖全车间,能源消耗、环境监控等信息通过物联网实时连接在一起。做到全流程“人、机、料、法、环、测”的闭环管理,“我们可以看到已经连接的纺纱机有220台,绿色代表运转正常,红色闪烁是机器故障,黄色是落纱停车,紫色是通讯异常,橘色是断电停车,灰色是未知异常。”

纺织企业新纪元(行业第一梯队从)(4)

纺织分厂车间工作人员巡查

“车间的机台报警及操作提示信息能够即时推送,可以减少员工的无效巡回次数,减少操作响应时间80%以上。”裕大华负责人介绍,采用十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1万锭纱生产线用工量从过去的53人减少到15人以内,降低了72%。生产效率提升24.40%、运营成本降低32.67%、产品周期缩短40%、产品不良率降低61.54%、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7.5%。

“纺织业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旺盛,5G 工业互联网可为高度模块化和柔性的生产系统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通信保障。”裕大华负责人介绍,扩大生产规模,减少用工需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裕大华将进行产品转向与产业转型,生产设备更加智能化,产品定位更加年轻化、时尚化。

纺织企业新纪元(行业第一梯队从)(5)

裕大华纺织车间信息化中心智能终端大屏

近年来,新洲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聚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大健康、现代服务业和农文旅融合等五大主导产业。区科经局指导工业企业技改挖潜,推动智能化改造升级,在科技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全力支持,通过5G 工业互联网实现企业智能化改造216项。

2021年,新洲建立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96家,获省级评定27家,国家级5家。推荐14家单位申报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3家;建立区级数字经济项目库,组织辖区14家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贯标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企业“两化融合”及数字化转型服务池,为工业经济腾飞插上科技与信息的翅膀。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