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种植方法与管理(金线莲林下种植的成活率及生长分析)

金线莲林下种植的成活率及生长分析

金线莲种子自然萌发率和繁殖率低,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种苗来源较少。近年来,随着金线莲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完善,基本解决了种苗来源问题,对其种植技术也进行了部分的研究,包括栽培基质、光照强度等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然而,金线莲在林下生长表现的研究报道比较少。本次试验地位于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立公园)林区,以林下开放性种植比较金线莲的林下表现,以期对金线莲规模化林下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森林公园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梧桐山南麓,省属沙头角林场范围,地理坐标为114°11′55″~114°14′45″ E,22°33′30″~ 22°34′48″ N。该公园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具有春暖迟、夏雨多、秋凉旱、冬干凉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22.4 ℃,最热月平均气温28.2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4.1 ℃,极端最高温在38.7 ℃,极端最低温在0.2 ℃,全年无霜期为353~355 d。

图1 金线莲在林下生长30 d和180 d

由图2可知,1~5号样地(80%透光率)的光照强度为500~800 μmol·m-2·s-1,6~10号样地(50%透光率)的光照强度为300~500 μmol· m-2·s-1。

金线莲种植方法与管理(金线莲林下种植的成活率及生长分析)(1)

图2 金线莲各样地的光照强度比较

2.2 金线莲生长量比较

金线莲在林下生长30 d,植株成活率为82.5%~95.0%(表1),植株苗高为10.3~12.3 cm,生物量为2.13~2.40 g。林下生长180 d,金线莲各垄植株保存率差异较大,为37.5%~95.0%之间;植株苗高为13.2~19.3 cm,平均生物量为3.17~3.83 g(表1)。

金线莲在林下生长30 d,植株的苗高净生长量达0.72 cm;生长180 d,植株苗高和生物量净生长量分别为7.46 cm和1.87 g。生长30 d,植物苗高增长率为6.99%;而生长180 d,植株苗高和生物量增长率分别为72.42%和105.11%(表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金线莲生长180 d后的苗高、生物量净生长量和增长率均显著高于生长30 d(P<0.05),生长后期趋于稳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金线莲为喜阴植物,喜欢疏松、透气、排水和保水性能好的土壤条件,在适当荫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迅速,叶色鲜嫩、茎粗、叶大。金线莲需水但不能积水,森林公园栽植金线莲是开放式林下管理,种植期间,雨水充沛时,要及时疏水,采用塑料膜覆顶排水;当气温超过25 ℃时,需人工淋水,周期为72 h,以雾状喷洒叶面为主,使土壤保持湿润,不板结。

3.2 金线莲施肥以迟效肥为主,由于栽植使用森林公园表层土壤,肥力充足,定植10 d后,施1次叶面肥,后期没有追肥,其植株生长良好。3.3 光照对金线莲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试验180 d,同等条件下,金线莲在光照强度为297~405 μmol·m-2·s-1之间的保存率较高,但其生长相对较慢。

表1 金线莲林下生长30 和180 d保存率、苗高和生物量生长比较

金线莲种植方法与管理(金线莲林下种植的成活率及生长分析)(2)

表2 金线莲林下生长30和180 d后的苗高和生物量生长比较

金线莲种植方法与管理(金线莲林下种植的成活率及生长分析)(3)

注: 同列相同指标数据后凡有1个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不同生长时间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

金线莲种植方法与管理(金线莲林下种植的成活率及生长分析)(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