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兔子感染的病原体(可爱的兔子如何在澳大利亚)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饲养兔子感染的病原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饲养兔子感染的病原体(可爱的兔子如何在澳大利亚)

饲养兔子感染的病原体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你怎么可以吃兔兔。”

仅从只言片语,就能看出兔子在我们心目中是纯洁可爱的,不仅如此,它的存在,让很多人也品尝到了兔头兔腿的滋味,因此对于兔子,我们本能会觉得它是善良可人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受到人们的欢迎,澳大利亚的兔子又是一个例外。

在澳大利亚,很多外来动物一不小心就会成灾,骆驼、狐狸、甘蔗蟾蜍、野猫,都是让澳大利亚人们头疼的生物,当然也包括人人觉得可爱的兔子,它们的出现,又是一个传奇故事。

为了狩猎,兔子被引进澳大利亚

1859年,一位住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富人托马斯·奥斯汀,为了方便捕猎,就将从世界各地寄来的穴兔,安置在了自己的庄园里。

就这样兔子开始了野蛮侵占澳大利亚的宏伟计划,从落户私有庄园,到成功入侵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它们只花了大约50年的时间。

这些兔子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对于它们快速侵占澳大利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般来说,兔子只需要适合挖洞的土壤和可以吃的草,这些条件在澳大利亚是非常容易满足,因此它们完全可以适应新的栖息地。

不仅如此,兔子以快速繁殖大量后代而闻名。

小兔子8个月就可以繁殖,而且是全年无休,每年可产4窝以上,平均每窝有2到5个小兔,最重要的是,兔子有两个子宫,生产实现无缝连接完全是轻而易举。

曾有专家表示,兔子传入澳大利亚是入侵的哺乳动物中,传播速度最快的。

短短几十年,它们的数量变得如此庞大,以至于毁坏了庄稼和土地,导致土壤侵蚀,过度啃食植被也对农业和植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当地动植物物种的数量大大减少。

该如何解决这些兔子呢?政府研究人员、生物学家、农民和其他人开始了灭兔大战。

围栅栏?失败

兔子爆发后,最先受影响的就是农民。最初,农民和政府都建了栅栏,防止兔子破坏他们的庄稼。政府甚至委托建造了一条从北到南横跨澳大利亚西部的围栏。

然而,栅栏并不能阻止兔子。就澳大利亚州西部的围栏而言,它只是把已经生活在该州的兔子围了起来而已。

病毒控制?失败

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转向生物控制。

他们将感染了黏液瘤(一种兔子特有的病毒)的兔子释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黏液瘤病毒是第一个被有意引入野外以消灭动物的病毒。

科学家认为,粘液瘤病毒会让兔子患上粘液瘤病,并杀死兔子。然而,科学家们还是低估了兔子的能力,短期内确实导致大量兔子死亡,但是强大的繁殖能力和进化能力,让兔子最终对粘液瘤病毒产生了免疫力,也就是说,病毒在兔子面前,完全失效了。

科学家们不得不尝试其他的方法。

兔出血性疾病病毒(RHDV)是科学家采用的另一种特异性病原体,这种疾病是由苍蝇传播的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一旦感染,可以在48小时内杀死兔子。

1996年,RHDV正式释放,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在澳大利亚特别干旱的地区,RHDV的确使兔子的数量下降了90%。但对生活在澳大利亚凉爽且雨量大的地区来说,兔子几乎不受影响,因为这种疾病是由苍蝇传播的,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苍蝇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顽强的兔子再一次用顽强的生命力征服了这种疾病,最终,和粘液瘤病毒一样,这些兔子也对RHDV产生了抗药性。

引入天敌?不敢尝试

很多人会说,既然兔子多,那就引进兔子的天敌吧!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或许还有效,但在澳大利亚,难说,当时为了控制甘蔗地里的甲虫,澳大利亚贸然引进甘蔗蟾蜍,导致蟾蜍泛滥成灾,血的教训就摆在眼前。

而且在澳大利亚,兔子并不缺天敌。

同样是泛滥成灾的赤狐,因为大量兔子的存在,数量大增,最终导致数量不可控,直接导致澳大利亚很多珍稀物种消失,可以说,赤狐的出现不但没有帮忙消灭兔子,反而因为数量多了影响本土生物的生存,给兔子扫清了很多障碍。

其他措施

万般无奈之下,人们开始用毒药对兔子进行种群控制。

人们主要采用的化学物质是氟乙酸钠,它的死亡率非常高,超过90%。除此之外,一氧化碳也被用来熏蒸洞穴,杀死里面的兔子。

有时,人们也会通过破坏兔子的地下隧道网络,让兔子失去安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地方,以此来控制兔子数量。经过数次验证,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如今人们还在使用这种方式。

尽管如此,科学家还是认为,将病毒引入野外是降低兔子数量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因此,这样的生物研究一直在继续,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更致命的RHDV毒株,期待这种毒株能更有效地控制兔子数量。

最后

自从兔子在19世纪末被引进澳大利亚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受到兔子的困扰。至今,估计仍有约2亿只野生兔子生活在澳大利亚。

因此,对付兔子这样的入侵物种,是一场持久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