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十七回的好词好句摘抄(三国演义中描写大雪的绝妙佳句)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的好词好句摘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的好词好句摘抄(三国演义中描写大雪的绝妙佳句)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的好词好句摘抄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诗句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彤一般是红的意思,红彤彤的嘛。大家都很熟悉,其实彤云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阴云,特意查了下注释,彤云拼音 [tóng yún]

[释义] (名)①彩霞。②下雪前密布的阴云:~密布。

北方大雪 黑云滚滚

这首诗可以说精彩绝伦,起句大气磅礴,气势非凡。一夜北风,万里彤云,一个寒,一个厚,山雨欲来的感觉。这里没下雨,下大雪了。这雪也下得不同凡响,长空雪乱飘,要改进江山旧。这是有改chao换dai的气魄啊,有点宋江浔阳楼写fan诗的节奏。颈联和尾联脑洞打开,展现了诗仙李白一样大胆丰富的想象力,我仰望上天,在那浩渺的虚空中,怀疑是神仙打架,龙王争霸。打的太惨烈,鳞甲飞扬,撒的到处都是,洒遍宇宙。把飞舞的雪花比作了鳞甲。白白的,亮亮的,这雪也赋予了神韵。

如果只是这样,这首诗也算完美,如果你没看原文,凭推测,你一定认为在小说中一定出自是一个帝王将相级别的人物之口。可惜不是如此,这诗还有结尾句,“骑驴过小桥, 独叹梅花瘦。”这一句有小桥流水,世外桃源的感觉,和前面的诗风完全不搭。窃以为是狗尾续貂,虎头蛇尾,大煞风景。本来很好的有气势的豪情万丈的诗,一下子把气给泄了。所以很多人引用时候干脆把这句话删掉了。

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形象

单看这一句话,“骑驴过小桥, 独叹梅花瘦。”本身是好句子,没啥问题,放一起就像是一个曹操遇到了祢衡,关注点完全不一样。诗已经意尽,没必要再写了。可能罗贯中老先生觉得这句很好舍不得删吧。

这方面,唐朝的直男祖咏就值得佩服,祖咏在他的《终南望余雪》中写道: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祖咏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据《唐诗纪事》中记载,祖咏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终南山在长安城的南面,距离大约有六十华里,如果天气晴好,就可以看见。祖咏看到考题之后,双目远瞩,陷入沉思。过不多久,别人还在绞尽脑汁,不知如何下笔的时候,祖咏突然灵感暴发,挥毫泼墨,简直就是一挥而就。祖咏上下审视一番,昂然起身交卷准备出考场了。

终南余雪

主考官看到他提前交卷,当时佩服得不得了,赞叹他才思敏捷一至于此。不过当主考官把试卷拿到手里之后,当时就愣了,因为卷子上的诗只写了一半,等于是白卷。按唐朝的考试要求诗歌写五言排律,六韵十二句。可是这张试卷上分明只有两韵四句,主考官不敢相信,于是问祖咏为什么只写四句?祖咏回答:“意尽。”,说完扬长而去。意思是四句就够了,意思已经写完满了,何必画蛇添足呢!

罗贯中老先生大概舍不得这最后一句,所以借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之口说出来,倒也符合黄老先生的身份。如此也算两全其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