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为什么做不下去(13年的苦行一个实践者对)

—米龙谷创始人·熊达专访

前言

米龙谷简介:苏州米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龙谷)成立于2013年11月,是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目前在苏州、绍兴有三个众创空间,载体总面积超过4000平,目前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独具特色的线上 线下众创服务体系,依托线上的网站、APP实现了创业者、导师、投资人、服务机构、政府园区五种角色的信息对称,并可以将各种创业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汇集,形成创业大数据,服务于整个创业产业链。独创12512创业生态模型,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

众创空间为什么做不下去(13年的苦行一个实践者对)(1)

米龙谷创始人简介:熊达,人称光头熊,米龙谷创始人、创业导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曾在深圳创业10年,先后涉猎激光、3D打印、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为自己连续创业,所以对创业的艰辛感同身受。他说,前十年做创业的苦行僧,后十年做创业的布道者,所以成立米龙谷O2O众创空间,搭建平台为广大创业者服务。

………………………………………………………………………………………………………………

2015年,作为众创元年,国家层面开始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涌现各种各样的创业服务和众创空间。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这是一场很好的创业启蒙教育,给政府、投资人、创业者都做了很好的创业教育。那么问题来了,人人都在说的“众创空间”,你了解多少?下面我先抛砖引玉,列出几点疑问:

第一个问题,中国从1987年开始就诞生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是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在这几十年中,为什么中国成长起来的有国际影响企业没有在孵化器里面诞生的?或者说国家火炬计划,大量投入资本和扶持政策,在每一个地方都建有科技创业园、孵化器,为什么大多数园区和孵化器,没有孵化出众多成功的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的地方?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问题,创业者到底是不是一个市场?作为众创空间到底能不能把创业者当做一个市场客户来服务?这也是《中国孵化器》范伟军主编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创业者本身不是一个市场,因为他们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没办法做到统一;另外的问题是没有忠诚度,所以创业者并不是合格的客户。众创空间做为服务机构而言,无法持续满足他的需求,所以只有和创业者建立股权关系才能够获得回报。

第三个问题是,众创空间会不会成为孵化器的缩小版?尽管国内现在涌现出大量的众创空间,单除了极少数市场化做的比较好的之外,其实绝大多部分都是物业、地产,或者说是政府、国企主导的众创空间。同时,很多政府又搭台又唱戏,来做众创空间,他们招商引资,提供免费场地,吸引项目来入驻。

但这背后的逻辑未免让人细思极恐,如果在每一个科创园区每年投入数千万或者上亿资金的情况下,依旧无法成功,那么众创空间在规模更小的情况下,又凭什么说能做好这件事?再者,众创空间如果不变成孵化器的缩小版,他的出路又在什么地方?

便利化、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如何实现?

什么是众创空间,其实有各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

从我对众创空间的理解,如果要做到低成本,首先服务要足够专业,并且有规模化。如果没有规模化,也不够专业,那你的低成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换句话说,即便你用了政府的资源做低成本,这个低成本本身也不是长久的或者不是市场化的规律,只有当你的服务做到专业化、规模化,你才有可能提出低成本,所以低成本背后有很深的市场逻辑。

另一个是便利化。从创业者角度来讲,创业者希望方便快捷地找到创业中需要的各种资源,他通过你的平台能否获得一站式的服务?现在有很多众创空间提供各种注册、招人、办公等多种服务,算是实现了便利化。

这里重点要讲的是全要素。很多众创空间,都在说自己是全要素的众创服务,事实上,从我的经验看来,任何一家众创空间,要提供全要素的服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全要素指的是创业者在社会大环境下能够找到各种创业资源、或者全要素服务。但是这个全要素服务不是一个众创空间,而是若干个众创空间一起提供的服务,甚至是包括政府,学校,各种服务机构,银行,市场资本等等一起提供的。换言之,对某个众创空间来说,可能只能是一要素、或者几个要素的专业化服务,但放大到全社会,创业者是能找到全要素服务的。说到全要素,就不得不涉及到众创空间第四个要素:开放式。既然单个众创空间或者服务机构只能提供一个要素或几个要素服务,那么面向创业者服务的所有平台就必须是开放式的,只有开放才能给创业者提供更低成本,更便利、更全要素的创业服务。

开放式不仅是物理开放、空间开放,更多强调的是软服务,形态的开放、意识的开放。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创业者来到这个平台都能获得专业的服务,或者获得了一个方向的推动力,这样,创业者才能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获得更快地成长。

“三羊理论”

下面讲讲众创空间的分类,社会上有各种众创空间的分类形态。有的统分为投资型、专业服务型、培训型、媒体型等,也有分为1.0、2.0、3.0、甚至5.0。但不管怎么分,众创空间是什么形式,最核心的商业模式还是靠什么生存。

从我的理解上讲,我提出了一个三羊理论,是从获得利润来源的角度上来区分众创空间,也就是最主营业务收入从哪里获得。因为众创空间本质上也是一家创业服务公司,所以我就从它收入来源的角度来分类。三羊理论是:1、羊毛出在猪身上,2、羊毛出在羊身上,3、养羊、宰羊、卖羊,我分别解释一下。

第一类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这种服务型众创空间,他不收创业者的钱,而是来自于第三方,如来源于媒体广告、FA中介、政策申报等,这种类型众创空间是:羊毛出在猪身上。

第二种类型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通常是收创业者的钱,类似联合办公收场地费、培训收培训费、社群收会员费。这种众创空间他主营收入来源于创业者本身,因为他给创业者提供有价服务,这是一种类型的众创空间。

第三个就是投资型,养羊、宰羊、卖羊,不管是通过资源投资、资金投资、服务投资、投资占有了创业项目的股份,在和创业者成长的过程中共同分享成果。如果倒闭就是宰羊,就开始清算了,卖羊就是股权转让或者并购,上市等,那么这种是和创业者共同成长型的。

事实上,各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也是多元的、交叉的,关键是主营的业务收入是什么,这种分类的出发点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那么对众创空间而言,用这种方式分类,让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更清晰自己在走哪条道路,我也认为从这个角度分类,更有实践意义。

“三t理论”

说了这么多,做众创空间有各种各样的人,做物业的也在做,没有创过业的人也在做众创空间,有的是政府自己在做。到底做众创空间有哪些核心竞争力呢?我们跟最一线的实践者沟通,也有各种提法,有的认为资本是核心竞争力、或者政府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或者是地点等等。从我的实践出发,我认为众创空间最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人才、人才,那我叫他三t理论。

为什么提三个人才呢?

第一个人才就是你作为众创空间自有的创业服务人才,到底有多少核心的服务能力。创业服务是一个非常系统和非常复杂的工程,如果要做创业服务,事实上你要比创业者本身要更有眼界,更有经验和更有能力,才能服务创业者。如果你本身不具备这个能力,只能做一些常规的,一些辅助性服务。其实创业者真正需要解决的很多是瓶颈问题,不是公司注册不了,帮忙代账这种表面功夫,而是很多创业者遇到的核心问题解决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作为创业服务机构,作为创业服务人才要有足够的能力。当你的众创空间有足够能力的创业服务人才,这个时候才能发现创业者的问题在哪里,才能帮他解决或者指出问题,找到对应的资源。

第二个人才,即使你有足够能力的创业服务人才,你也不能解决市场上大量需求不同的创业者的问题,或者不同的核心问题。这个时候就要看作为众创空间,聚集了多少能够为这些创业者深度服务的人才,或者说创业导师。

第三个人才,众创空间培养了多少创业人才。因为众创空间面对的都是初创期的项目,最终的价值都沉淀在创业者人才身上,如果众创空间培养出了人才,他不在这个项目成功,也会在另一个项目成功。

众创空间的服务本质是什么?

最后我想聊聊众创空间的服务本质是什么?从大的角度来讲,众创空间可能希望培养出来能够改变社会,改变人类的创业人才和项目。但从单个众创空间的角度来说,如果要培养出这种项目来说,概率只是千万分之一。所以从单个众创空间来讲,要搞清楚自己核心服务的本质,到底是为创业提供那一段、哪一种类型的服务,只有这样众创空间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模式。

我们接触很多创业者,他的第一需求是融资需求,但实际情况是他离融资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这个时候众创空间不是为他对接投资人,而是要发现他到底是商业模式不清楚,或者团队能力不够,还是他缺少某一方资源,核心问题在哪里,要帮他理清楚,而不是随便帮他去找一个投资人,这不是有价值的创业服务,只是一个信息对接。

我们服务的项目有这么一个例子,他整个一生的心血都花费在水处理的研究上。他是一位美籍华人,在中国创业四年,不太适应中国的环境,年龄偏大,不太敢冒险招人来做事情,所以他既做业务员,又做工程师、生产员、老总,导致他在业务推广遇到了很多问题。

四年过程中,销售了一些产品,但远远不够支撑。他始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包括他以前接触到很多投资人,投资人都说要投,看到公司只有他一个人,都不了了之。在这个服务过程中,我们和他做深度了解,去市场调查,发现他的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还是有机会的。所以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间,解决了创业者不能看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说白了,众创空间的服务本质,一方面是能不能给创业者降低成本,第二个你能够创业者解决他不能发现的问题。

写到最后,2015年是中国的众创元年,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我自己十多年创业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未来的创业服务,可能也会是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一种高级服务形态。只要人类存在,这种服务就一定存在。当然在创业服务的各种形态里面,未来也会出现一家,或者几家百亿级公司,而且现在公司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想未来,众创空间也会在公司构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深度交流。我自己创业13年,在创业过程中理解各种创业的艰辛和问题,我希望建立米龙谷这样一个创业平台,连接创业服务,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