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读书笔记(二十八岁的申请书)

寡人之于国读书笔记(二十八岁的申请书)(1)

【子思文丛】二十八岁的申请书一一某高山学校,有6个28岁的“老大男”

  撰文/邱江陵·重庆万州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

  【作者自序】

  翻故纸堆,发现34年前写的一首诗——《二十八岁的申请书》。今天,横看竖看都不像诗。这种连滚带爬歇斯底里上气不接下气的文字,当时是受了王蒙的影响。

  那时候我在大昌中学教书,离大昌60里的深山老林(毗邻神龙架大九湖)中有一个官阳中学。一群外地的中师毕业生分配到那里教书,上山容易下山难,一直熬到28岁。那时候28岁还没婚配,算是老大难了。他们嗷嗷待哺却又不愿就地成婚,如果在当地找了媳胡子(巫山土话,即媳妇儿),多半会终老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听说他们给教育局长写信,以28岁的名义找局长要媳妇儿。

  1987年12月10日在四川教育学院诗歌朗诵赛上朗诵了这首诗,赢得全场最热烈掌声。然而,评委给的分却很低,分数一报,全场哗然,擂桌子打板凳喝倒彩,听众潮水般退场……后来卢自德院长还专门找我谈了话,先是赞赏,后是然而。“然而”是没有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群体,格调凝重晦涩……这是我的病根:不唱赞歌。

  捏着鼻子敷眼睛,山区教书的苦和痛,不该叫唤几句?

寡人之于国读书笔记(二十八岁的申请书)(2)

  他们也是城里的小伙子爱穿牛仔在初中时就偷偷给女同学写情书的小伙子

  中师毕业他们吹着变调的喀秋莎提着一箱子晦气被报到的最后时限解押上山

  也有过一阵子对崇山峻岭的激动和着空谷回音向着不愿久滞的白云啊啊啊

  高山隔绝了无害的文明噪音松涛扰碎了浪漫诗情浑浊的旱水①把感情寡得枯瘦如柴

  女朋友的信由蓝天大海变成收信收据最后是一句零下摄氏度的“拜拜”

  勃子粗涨眼睛红肿敲断了吉它弦他们昂首甩出一句“滚他妈的”

  就着冷清熬成的淡汤咽下孤寂拼成的冷盘他们长成了浑熟的二十八岁

  V型的二十八肌内隆起的二十八雄性的二十八煎熬着六个二十八岁的男子汉

  他们也帅他们也ok他们也有西铁城②他们也有燕尾服可他们没有花前月下

  他们不愿穿千层底不愿做九个猪儿死了一个还剩八个③的算术题他们的根在山下

  他们听惯了高根鞋的笃笃看惯了柔姿纱④的飘逸于是下山进城便成了他们的节日

  擦亮了蒙尘的皮鞋抻平了皱褶的领带批准了眼晴的多次请求进城去打视觉牙祭

  久违了口红久违了幸子服久违了诱人的珍珠霜他们比赛着吞口水拼命地深呼吸

  然后带着几分醉意几分妒意几分得意脸红耳熱地给姑娘们打分

  每一次牙祭都让他们更加饥饿可不及格的小姐也会对着高山做一个高贵的摊手动作

  削光了头发他们向释迦牟尼佛求援老佛祖焦头烂额回信说刊大函大电大⑤均名额有限

  改完作业捻大油灯六个二十八岁的男人把男人的二十八岁的申请书转呈教育局长

  我们要工作我们也要女人我们也希望为人类的延续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于1987年5月)

  注释:

  ①旱水:高山缺水,吃的都是山坪塘里存蓄的天河水,称旱水。苦涩。因含碱高,吃了寡油,又称“寡人”。

  ②西铁城:当时流行日本产的西铁城手表,他们也不甘落实于时代。

  ③九个猪儿死了一个还剩八个:是不是路遥讲的故事?农村妇女眼里的世界?

  ④柔姿纱:当时年轻姑娘喜欢的化纤面料,鲜且薄。

  ⑤刊大函大电大:都是继续教育学历,考学是奔出大山的一条捷径。刊大?记不起是哪类教育了,函大即函授大学,电大即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简介】邱江陵,笔名子思、子问。“60男”。重庆市作协会员。教员出身,公职退休。一无所长,只爱笔耕。多项成果获市(省)政府、市教委奖励,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多年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常委,关注民生、咨政代言。乐于文史探秘、长于随笔记趣,在高校学报发表多篇地方文史论文,多项文化创意项目落地在城市公园广场,出版散文集《从大昌出发》,在《重庆晨报》《神龙架报》《三峡文艺》《巫山文艺》《两江文苑》等报(网)刊发表散文、随笔数十篇,歌曲《黄葛谣》(作词)在央视“星光大道”播出。

寡人之于国读书笔记(二十八岁的申请书)(3)

寡人之于国读书笔记(二十八岁的申请书)(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