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综合卷(历史高考必修三)

高中历史必修三综合卷(历史高考必修三)(1)

1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

A、 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2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善论”

3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

4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 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2、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

李贽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

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顾炎武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提出“工商皆本”主张,反对重农抑商

黄宗羲

主张“经世致用”

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主张“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思想,反对道学的空疏浮泛的学风,学以致用

王夫之

主张物质第一性,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 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整个世界在起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君主立宪,三世说)、梁启超(变法图存)、严复(用民权否定君权)。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康有为把社会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梁启超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批判君权论,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人民的觉醒

(3)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作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然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革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内容

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革命的高涨

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实现了拨乱反正,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