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全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地区有一个村庄,叫于家堡。

老人们说,辛亥革命后有于姓一家闯关东来到此地。于家男人特别能干,开荒种田,逐渐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地主。子承父业,儿子经营的也不错,这个地方没有名字,人们都叫它于家堡。

到了孙子二十几岁时全国都解放了,土地归公,孙子被安排在邮局上班,每天给全公社的人送来往信件等,因为当时全公社这个年龄且高中毕业且会骑自行车的没有几个人,孙子名叫于富田。

隔着一条河的村庄是王家街,这里王姓居多。王有才跟于富田是同学,关系特别好,那时民间仍然流行拜把子,两人又是把兄弟。

这一年两人的妻子都怀孕了,算日子差前差后,有一天哥俩喝酒,一高兴就定了娃娃亲。

果然王家的孩子先出生十六天,是个男孩儿,于家的孩子是个女孩儿,可谓天遂人愿。

俩孩儿记事时都知道两人的关系,两家也时常来往,孩子们哥哥妹妹的叫着。

到了上学的年龄,王小特意到于姑娘的村小上学,随时随地可以互相照顾,当然也遭到了小朋友们的嘲笑。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全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1)

一晃十年过去了,两个孩子都中学毕业了,没有考上大学。过了不久,王小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于姑娘在家务农。

离别之际,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无庸赘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全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

王小经常给于姑娘写信,两人你来我往,感情愈发深厚。

那时候生活水平较低,于姑娘能够给王小邮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秋天时的瓜子,于姑娘用几个晚上的时间一颗一颗扒瓤,然后装在口袋里,让父亲顺便帮着寄到部队。

两家议定,王小退伍就给他们办婚事。

于姑娘心里这个高兴啊,天天盼着王哥哥回来。

展眼到了王小退伍的日子,王小回来了,一对恋人深情相拥,喜极而泣,就盼着洞房花烛夜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王小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去县医院检查,原来是癌症晚期,婚期是推迟了,于姑娘日夜照顾王小,虽不是夫妻,那种关心和照顾又胜似夫妻。

三年之后,王小去世了。于姑娘悲伤欲绝,发誓再不嫁人。王于两家人十分着急,可是百劝无用。

渐渐的于姑娘有些茶饭不思,心神恍惚。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全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3)

更为不幸的是,于富田有一把洋枪(农村土枪),那时候农村好多人家都有这种自制的枪,冬天打个野鸡野兔啥的。有一天于姑娘和妈妈坐在南炕纳鞋底,于富田坐在北炕修理他的洋枪,不小心走了火,把一个于姑娘好端端地送了命。

于家悲伤地掩埋了姑娘,有一天晚上王有才来了,跟把兄弟于富田商量将两人挨着埋葬,于家也同意了。于是王家把王小的坟迁到了于姑娘的旁边。

第二年,在两人的埋葬地各长出了一棵榆树,过了几年旁边又长出了几个小榆树,人们都说是两个苦命的孩子化为了榆树,而且还生了几个孩子。

于是,为了纪念这对苦命的恋人,人们把于家堡改名为大榆树村。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全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4)

一对苦命鸳鸯终于可以永远的在一起了,他们世世相伴,不弃不离。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全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