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时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昨晚看到头条问答上有个问题:《小时候过年,父母做的那些事让你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暖?》当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这句话就一直在我脑子里转。

作家毕淑敏的《孝心无价》里面写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意思是当父母还在的时候,我们还有家,有源头,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回家探望父母,有个心心念念牵挂团聚的地方。当父母不在了,我们就成了孤儿,再没有人时刻关心着你,盼着你回家。曾经的家就成为了故乡,然后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父母去时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1)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孝道非常推崇,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甚至有《二十四孝》这样的书籍劝人要孝顺。但是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喜欢把爱挂在嘴上,而是默默地去做。

反倒是西方文化,他们非常注重仪式感,还专门设立了“母亲节”、“父亲节”这样的节日。每年的公历五月份第二个周日就是“母亲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给母亲送上礼物和祝福。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家都过起了父亲机母亲节。到那几天的时候,朋友圈都被各种祝福语刷屏,满满都是对父母的爱。难怪有人说:自古朋友圈出孝子!

怪作者阴阳怪气,朋友圈里的人私下里大多认识,作者很清楚他们平时对父母好不好。有些人对父母倒是称得上孝顺,而那些平日里对父母大呼小叫的人,这是装给谁看呢?

那些私下里对父母亲大呼小叫、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的人,却在父亲节母亲节这一天装作孝子贤孙,高呼父爱、母爱万岁,实在是很讽刺。

我以为,孝顺应该是体现在日常生活里,体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上。尤其是,对父母多一点耐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代沟的存在,很多人对父母并没有多少耐心,往往说上几句话就满脸不耐烦,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如果真的孝顺,就应该尝试着理解父母的想法,哪怕你并不认同。

对父母多点耐心,这比节日里送个祝福实在得多了。

子欲孝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等到没有机会了再来后悔!

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有多少钱,只要有父母在的一天,你都有一个避风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