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1)

01

代理公司的未来,只剩下跳到甲方一条路

让我们在一个行业坚持工作下去的理由,很多条

前台漂亮、赚钱多、工作环境好……

但是,要论支撑着从业者长久坚守下去的动力,无疑是希望

希望升职、希望出类拔萃、希望赚钱、希望晋级

而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路已经越来越窄

从前,代理公司的从业者,大概有三个希望

希望可以自立门户

希望可以独当一面

希望可以跳到甲方

当前两条路都被堵死的时候,只剩下第三条道

而甲方看到就笑了,我的路又在何方

近来,经常有机会跟代理公司的驻场策划打交道

走合作流程、对提纲、对写作稿件、走结款

感触蛮多的,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代理公司发展的那些事儿

02

很久以前,老秦从报社出来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代理公司

思源经纪,干拓展经理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2)

具体工作,就是跟代理公司拉业务的

再具体点,就是接标、投标、陪标、打印标书

收入嘛,底薪6000 提成(提成是见鬼了,除非能够工作一年以上)

说实话,因为跑了很多年的业务,有些客户资源,所以选择挺多的,为什么要去思源呢

最直接的想法,是想学点营销专业上的东西,然后跳到甲方去,咱也过过瘾

如若慧根不够,碰到一两个公司不愿意接的项目,自己拉个班子接下来,不也功成名就

再不济,就在公司好好干,说不定哪里开个分公司,派去当分舵主也可能的

敲黑板,我这想法可不是天马行空

因为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咸鱼翻身、鲤鱼跃龙门的

不过,我干了半年就离开了

不是说思源不好,而是我自己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叫我天天穿西装打领带的,绝对蛋疼

要问我这段经历后悔不,我觉得挺值得的

起码为了那段时间的理想,也尝试过

每次接触代理公司的年轻人,我都会回想起自己待在思源的日子

也会想,要是我一直待在代理行业会怎样

03

该怎么去复盘武汉的地产代理行业

房地产业,除了房企是甲方外,所有的上下游企业,全是乙方

而代理公司,曾经也是很大、很赚钱的那种乙方

楼市车轮滚滚的二十年,代理行业又造就了多少个财富故事

武汉的代理行业发展,大概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草莽

2000年——2004年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机缘巧合的接下一个楼盘的销售代理业务

按照1.5%的代理费,200套、50万/套的小区,1个亿的市值,代理费能够拿到150万,利润率能够有60%以上,您说赚钱不赚钱

接到一个项目,立马变身高富帅

巨大的赚钱效应,让所有人都挤破脑袋的进入这个行业

背后也是本土房企当道,才让有关系的个人有了变现的机会

那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3)

第二个阶段,寡头

2005年—2015年

随着武汉楼市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吸引了一线房企进入武汉,一线的代理公司也开始抢滩江城

这时的新入代理公司,大概分两类

一类是随一线房企裙带关系过来的

比如思锐,利嘉集团的项目都是交给它们操盘

比如策源,就是复地自己的子公司

比如易居,与恒大一直是战略合作关系

另一类是看好武汉市场,来打窝子的

世联、同策、新聚仁、新联康等等

这些公司,拥有规模、资金、人力、经验优势

很快在武汉新房代理市场打开局面

鼎盛时期,易居在湖北同时操盘100个项目

事业部总经理,年入百万是常有的事情

彼时的武汉销售代理市场,是最辉煌、也是人才济济的时候

外来上市公司高举高打

本土巨头浦江、大家埋头数钱

牛鬼蛇神纷纷下沉到三线城市,土皇帝做得不亦乐乎

其实,还是与甲方有关、与市场有关

一个是外来、本土房企都有项目,大小代理也就鱼有鱼路、虾有虾路

一个是房子好卖,只是价格高低、销售快慢之别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4)

第三个阶段,活着

2016年至今

大起大落的市场,让代理公司毫无存在感

大起,房企觉得修建售楼部都是多余的,更何况面对想来讨口饭吃的代理公司,简直是呲之以鼻

大落,当行业领袖都在高喊着活下去的时候,作为下游的代理公司,自然已经走在了悬崖边

根据世联行发布的报告,在15万亿新房成交额中,渠道占1/3,按3%-4%佣金计算,市场容量1500亿元-2000亿元

剩下的市场份额中,自售与代理的比例为6:4,代理佣金仅约0.7%-0.8%,市场容量约400亿元-500亿元,规模被挤压至仅占渠道容量的1/4

人力成本暴增、市场份额骤降

裁员、收缩、转行,泥沙俱下

现如今,代理人已经越来越像送外卖的了

不知道明天路在何方,只想把手上的外卖赶紧送完

04

从高富帅变身矮穷挫,房产代理用了二十年,不长不短

有人说,不是因为渠道分销,抢了代理公司的饭碗,代理依旧能够活的好好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咱们要弄清楚代理公司的价值

第一个,智力输出,就是提供地产开发和营销相关的专业知识

早年大量的本土房企,通过各种关系拿到了地,但是毫无开发经验

从前期拿地的可行性分析、产品定位、物业发展建议,到后期销售阶段的营销推广和推售、定价,全都是一头雾水,急需专业人才参与操盘

第二个,人力输出,就是提供销售团队及驻场策划

早些年的武汉本土房企,有个特点

只有一个项目,然后很久才再有一个新项目,这样是很难留住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的

而大的代理公司,项目多置业顾问也多,能够立即组织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销售队伍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5)

其次,针对这两点代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客户端也就是房企端有什么变化呢

非常明显的一点,武汉80%的项目,控制在20%的房企手里

什么意思呢,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行业门槛越来越高,项目都在国企、央企、行业TOP50强手里了

外来者,已经很难再进入地产这条赛道

这么一来,代理公司的专业优势与团队优势,在这样的行业巨头面前,变得荡然无存

这也是为什么代理佣金点数,从过去的2.5%一路降到0.6%的真实原因

代理公司的存在,很多情况是类似于“垫款”的逻辑,以及甲乙联代中鲢鱼的效应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6)

再次,代理公司一直是坐销的逻辑

所有的营销模式是都是围绕内场

推广、广告给项目引流;案场销售杀客,提升转化

自2019年开始,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武汉主城项目房价高、房价低的项目在远郊,于是客户日渐稀少

内场的模式开始行不通,成交能力向“外场”转移

后面才有了渠道的故事

从房企、从消费者的双端,决定了代理人的生存空间变得艰难

05

未来,代理公司会消失吗

一个非常残酷,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肯定不会,但是会极度萎缩

萎缩到身在其中的每个代理人,都能够养家糊口或者有成长空间,就平衡了

一方面,武汉的代理公司会萎缩

大部分的代理公司,其主营业主会往三、四线城市下沉

宜昌、襄阳、黄石、荆州等城市,大的代理公司做得风生水起

因为与当地的本土开发商比起来,代理人的智力与人力优势依然存在,显然就有存在的价值及溢价能力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7)

另一方面,代理公司的置业顾问会萎缩

现在一个板块的新入房企,为了快速的带动销售

直接砸重金,到其他案场抢置业顾问

5000元/月的底薪,哪个代理公司给得起

所以,代理公司,或主动或被迫,一定会敬畏市场、节衣缩食的过寒冬

绕了一大圈,该回到当时的思源,看看我们那一帮代理人,现在都在干嘛了

总经理,大型房企分管营销的副总

策划总监,房企项目总

司机甲,公交司机

司机乙,卖手机

销售经理,甲方团队销售经理

分管人事、行政的经理(相当于副总),开奶茶店

拓展总监,房企项目总

策划经理,找工作中

拓展经理,楼市自媒体

代理人的三条路,思源人已经亲自验证了,只有去甲方这一条路还算光明,还能有所希冀

实话实说,代理公司的门槛相对较低,是年轻人进入地产行业的迂回之术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含着金钥匙的管培生,代理公司给了很多年轻人一个跳板,一个尝试着进入地产行业的机会

纵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完成晋级之路

但像老秦这样尝试过、体验过,也不算虚度年华

06

有人说,代理公司的出路在于一、二手联动

说实话,那些光景很好的年份里,新房代理可是都不正眼瞧二手房经纪人的

现如今,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经纪人翻身了,人家不带你们玩也忒正常不过

也有人说,代理公司的出路在规模化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8)

2020年6月28日,世联行发布公告称,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购买同策股份81.02%股权事项

这起闹了半年之久的代理行世纪收购大事件,终以“凉凉收场”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创立于1993年的世联行,2009年8月29日A股上市,成为第一家以地产代理咨询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2015年前后,股价达到顶峰37元,背后也是代理行业资本狂欢的巅峰

随后便一蹶不振

根据新浪财经消息,世联行发布业绩预警公告,2020年1—9月预计亏损4500万—9000万之间,同比下降-236.80%至-168.40%

世联行目前股价6.82元/股

而同策咨询,则更为艰难

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都为正,但到2019年,1-11月录得净亏损7600.9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08.78万元

2020年的疫情之下,困境只会有增无减

业内人士分析,世联行和同策咨询的合并,基本属于同业,1 1很难大于2

更多的逻辑,还是出于资本市场的玩法

可是,代理行的故事,机构也听不进去

成为公司代理商:我离开代理公司的第八年(9)

代理公司的明天在哪里

要看房企、要看消费者

房企说,我自己都迷茫着,您再亏一会儿

消费者说,等我先回血,一定再来买房

代理人呢,努力学习、挤进甲方

挤进之后,正准备赢取白富美、出任CEO时,呵呵

离怀疑人生就不远了

这就是白银时代,活下去TMD比什么都强

又想起了那一年我去思源,跟总经理正儿八经说的第一句话

他说“来了”;我说“来了”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