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常识大全及答案(成语退思补过的知识)

成语: 退(tuì) 思(sī) 补(bǔ) 过(ɡu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成语常识大全及答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常识大全及答案(成语退思补过的知识)

成语常识大全及答案

成语: 退(tuì) 思(sī) 补(bǔ) 过(ɡuò)

释义: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知识内容: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荀林父,荀氏,名林父,晋国中军将领。晋国军队取得胜利回到国内,荀林父自己请求处以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士贞子劝谏说:“不行,城濮那一次战役,晋军三天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文公还面带忧色。左右的人说:‘有了喜事反而忧愁,如果有了忧事反倒喜悦吗?’文公说:‘成得臣(春秋时期楚国令尹)还在,忧愁还不能算完结。被困的野兽还要争斗一下,何况是一国的宰相呢?’

等到楚国杀了成得臣,文公便喜形于色,说:‘没有人来同我作对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都不能强盛。现在上天或者是要大大地警戒晋国,但又杀了荀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这恐怕会使晋国好久还不能强盛吧,荀林父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是捍卫国家的人,怎么能杀他?他的失败,如同日蚀月蚀,怎么会损害日月的光明?”晋景公就命令荀林父官复原位。

好了,以上就是成语“退思补过”的知识,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收藏,以方便大家学习以往更多有趣的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