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 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

嵇康,是个美男子,风姿特秀。见者叹说:“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还有人说:“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涛说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他的为人如松,他的美如松下的风,而他的醉竟如玉山崩溃,那明晃晃的哐啷一声倾倒,那气势那人真正让人遐想。

嵇康过的日子,人们说:“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他几乎被传说得不像一个人,而是仙。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2)

想当年,嵇康、山涛、阮籍、阮咸、向秀、刘伶、王戎七人,常常春酒相携卧竹丛。在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的日子里,创造了中国文人江湖的传奇,以笔墨为剑,斗于竹下酒中,魏晋风骨从此开端。

他们摇花落酒中的种种逸事,一点一滴被《世说新语》记下来。于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嵇康就这样在中国的历史长空如明星生辉,看着《世说新语》里的他和他的六位朋友的故事,就像在看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满眼弥漫着陶醉而清逸的桃花色。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3)

某一日,嵇康、阮籍、山涛、刘伶正在竹林下畅饮,王戎后往,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王戎笑说:“你们的兴致,岂是俗人可败坏了的啊。

王戎,这个与嵇康相识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的王戎,是这竹林七贤中的异类。别的人都风光霁月,风骨铮铮,而唯独他满身铜臭,却也不乏其俗得可爱的一面。

如果提起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课文,大家就能想起这个王戎。那课文里说众小孩分抢道旁李树上的大李子,唯独一小孩不动,路人问之,他说“李生大道无人摘,必苦也!”这个大名鼎鼎的小孩就是王戎。

他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被认为这七人中世俗之心最盛的一位。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4)

他常常与妻日夜不辍地计算自己的财产,而家有颗甜李树,怕别人得种,而与妻钻核卖李,侄子成婚,王戎只送了他一件单衣,完婚后却又去要了回来!

这一对臭味相投的夫妻竞也创造了那中国最甜蜜的情人用语:卿卿我我。

王戎的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妻应以“君”称夫,而“卿”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不喜:“妻称夫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当后世的情人卿卿我我之时,大家已都万难想起,这句如鸟嘤咛的私语却是一对这么俗的夫妻的恩爱对白。

清高如明月的嵇康能与灯下细数家产的王戎共饮一壶酒,当是嵇康也喜欢这样一个俗得有俗世的热闹的人物,让他见到人间的可爱。

也许王戎在嵇康那里、如同清风拂起的俗世的轻尘:“穆穆惠风,扇彼轻尘。”

所以如果竹林七贤是一幅花鸟画的话,嵇康是月,让这画浮着朦胧月色的悲哀,而其他众人是五彩的鸟或斑斓的花,而王戎是只冒冒失失闯进来的麻雀,让整幅风花雪月的花鸟画登时有了俗世的热闹。

而在这幅花鸟画里,山涛如水,与如月的嵇康,契若金兰。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5)

当年山涛的妻求夫留嵇康、阮籍过夜,而她于深夜越墙去偷看,留连忘返至天亮。

当夫君问她印象如何,妻说:“你的才智情趣与他们相差太远,你只能以见识气度与之相交了。

山涛也承认:“他们确实也认为我的气度为胜。

嵇康知人,又用情如他的诗“缆辔踟蹰,仰顾我友”般深沉,所以让他确实交到了一个难时相扶的真正朋友,一个如水般与之细水长流的人。

后来,山涛弃隐出仕,任了司马昭天下的官职,司马昭为粉饰自己夺位弑君的罪名,想要争取舆论支持,就指派山涛修书与嵇康,请他出山。

结果,一封嵇康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搁在山涛的手上。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6)

“今但欲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仇,不至此也。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

然而,嵇康的绝交,并未影响他对山涛的信任。他始终信任这个好友与自己的情谊,因为浊水泥泞,不污月色呵。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7)

嵇康的一首诗里,说的也许就是他眼里的山涛:“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摇荡清波,与之沉浮...”

虽然叹他随波的沉浮,而那欣赏的品调亦是在的,如明月赏花开,亦如清风听鸟鸣。

后来嵇康在自己走上刑场即将赶死之时,把儿子托付给了山涛,留言道:“巨源在,汝不孤矣。”而山涛亦不负他的信任,抚养其儿子嵇绍成才,直至后来做了晋朝的官。

在老友死后,山涛在抚育老友儿子成才的时候,一直都在替嵇康的信念和其子的前途想两全之理由,最终让他想到了一个,让嵇绍终究释然:“我替你想了很久了,天地四季,还有消长变化,更何况是人呢?”而众人也为此理由皆释然,如今细想起来,这也当是嵇康预料的结局吧!

以一己之力创造一个坚守的传奇,嵇康也只想此时只有自己就够了,河水长流,人总是要随了历史而去。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8)

但是转过来才感觉那个时候男人与男人的情,竟是可以这样“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君回”的清亮。

绝交的话说得狠绝,那是做给看客看的,而他们彼此,依然是明月照清酒的坦荡。

嵇康,他以人格的忠孝固守着那魏的天下的情结,让他不肯放纵自己随波逐流。所以,他做人做得很辛苦。

但是,他却因此活得很美。

成为一个传奇。

如一剑客,仗剑天涯,而剑锋出鞘时每每刺向世间为人的软弱,让众人在他的坚持面前反省自己,而仰视他的剑气。

所以,他在晋的天下里如鹤立鸡群般傲视着那些臣服的人们:

钟会,这个帮助司马家族稳定晋的天下,灭了诸葛亮辛苦保下的蜀的江山的人,曾被人评说为“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9)

一次钟会去见嵇康,人们说当时的钟会“乘肥衣轻,宾从如云”,而嵇康正在大柳树下打铁,向秀帮他拉着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依旧打铁,不与他说一句话,钟会怏怏起身离去时,嵇康冷冷问: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亦冷冷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两个人冷漠之间却已刀剑相挥,火星飞溅,寒光四射。

嵇康那极具传奇色彩的悲剧就此拉开了帷幕。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0)

公元263年,发生了一个案件,开头只是如蝴蝶扇动翅膀般的小由头,而顷刻之后的结局却是嵇康如烟花般灰飞烟灭。

嵇康,有一个好友,吕安,两人如花鸟画中的花与蝴蝶,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此般因相思而骑马千里见面的情谊竟比那爱情还浪漫,在这相思面前,那爱情竟兀自俗了。

而嵇康对友的相思化成了他最美的诗:“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诗经》里最美的情诗,却被明月皎洁的嵇康化成了清亮的友情。因他的诗那友情竟比爱情更美。

而这吕安,有美妻。其哥哥吕巽,见吕安的妻长得美丽,生了邪念,把吕安的妻灌醉后...。吕安之妻羞愧难当,自缢而亡。吕安回家得知真相后,听从嵇康之劝,念及兄弟之情,隐忍不发。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1)

然而吕巽做贼心虚,反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告吕安对母亲不孝。

此时,司马昭正标榜“以孝治天下”,而吕巽又是自己跟前的红人,便将吕安抓捕。吕安不服,才把吕巽的丑事揭发,并引嵇康为证。

嵇康义不容辞,保明此事。司马昭却不听吕安之辩,将其流放。

而嵇康气而写下《与吕巽绝交书》。

信中回忆了他们的相识,以及当初如何顾及他们的兄弟之情顶天下之不义保全他们,然则“结局如此,我对不起他,而这又是因你对不起我。我不能救他,已无话可说,而事已至此,我也没有心思再和你交朋友了,从此别矣,临书恨恨。”

由此可见,连那兄弟之情竟是污浊的泥,而在这人世的污浊里,却愈见此每一相思、千里命驾的情清洁如白莲。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2)

而此时吕安在流放途中写给嵇康的书信也被截获。司马昭以两封信中有不满之词为由,将吕安收拘,同时逮捕了嵇康。

在狱中,嵇康一腔幽愤化成了《幽愤诗》: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咝咝鸣雁,奋翼北游。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纭,祗搅余情。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余独何为,有志不就。惩难思复,心焉内疚。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后人译之

不如那自由的翔雁

顺从时间的方向游遨

不如那金黄的菊花

在秋风中开得正好

不如那湛蓝的江水

源远流长

碧水滔滔

生命就要断送于闪耀的钢刀

忽然记起友人谆谆的训导

嵇康啊

你的心只存悔懊

即使在浩瀚的沧浪洗澡

你的悔过啊

胜过大海的波涛

高峻的群山

灵芝草长出了幼苗

四个月过后

它便进入长生的歌谣

嵇康啊

你的来到

一生飘摇

如果来生

可以再一次逢遭

自己像无闻的野草

自己像散发的渔樵

野草丛潜伏着昆虫的鸣叫

山谷中传来渔樵的呼啸

然而,嵇康写这诗的时候,他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亦是一场小人与俊士之间的决斗。而决斗之间,落樱缤纷,让世人见着人性的斑斓。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3)

钟会已借此机会落井下石,力劝司马昭杀了嵇康:“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宜除之,以淳风俗。”

而众豪杰,则纷纷要求随他入狱。

嵇康必死,不能婉转,临刑之前,索琴弹之,曲终而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而此时三千学子聚集刑场为嵇康请愿,那场面煞是悲壮。

这百花齐放间,嵇康的琴声蹑花而上,终究以绝美的一次绽放,完成了《广陵散》最美的终结。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4)

嵇康死了,竹林七贤的烟花也就散成了灰烬。

王戎对嵇康的思念,一点一滴,有人对他说嵇康的儿子卓然超拔,如鹤立鸡群。

王戎亦是伤感:“君未见其父耳。”

后来,王戎经过黄公酒垆时,想起了那些时候,感伤地对坐在车后面的客人说:“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我也忝列其末。自嵇生天、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王戎叹他的往事旧人隔着了万重山河,而这种哀叹又何止是他一个人的?

这众人的怀念化成了当时的文化精神,而司马昭亦因此悔恨当初草率听从小人之言。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5)

在众多怀念嵇康的诗文中,写得最美的当非向秀的《思旧赋》莫属:“悼嵇生之永辞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这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在嵇康死后,也就落成了思念他的友每一相思,落笔千言。

嵇康的死,在中国的历史长空,灿若星华。他短暂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时文人的铮铮傲骨,遥想他的诗,竟如见他的人,如明月般升上来:“闲夜肃清,朗月照轩,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关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背景故事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1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和您一起领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生命的觉醒与呈现——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魏晋南北朝古体诗中月的唯美意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