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读的故事会(4000万中老年人的故事)
“你们千万不能倒闭。你们要是倒闭,我的命根子就没了。”
作者 | 佳璇
编辑 | 石灿
汤人仁从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一家卖相机的门店里,购置了一台单反相机,用于拍摄游玩。
那是2015年,汤人仁59周岁,尚在银行上班,但很快就要退休。“退休之后,要做些什么事,才能打发漫长的闲暇时间呢?”他总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从朋友身上找到灵感——去玩玩摄影。他原先对摄影毫无了解,拿到相机后,一边摸索一边阅读摄影书籍,秉承“凡事就要多尝试多实践”的理念,跑去户外拍摄。有时,他天不亮就在公园蹲点拍摄鸟儿姿态生动的照片,一待一整天,按下几百次快门是常事儿。
汤人仁人缘好,乐于社交,他想把这些拍摄成果和好友们分享,却遇到难题。微信朋友圈一次只能发布9张照片,也无法在微信朋友圈对逐张照片撰写文字,若想将照片全部发布,他不得不在朋友圈“刷屏”,估计还会被朋友屏蔽。
一天,汤人仁到儿子家中吃饭,跟儿子讲述了自己的烦恼。汤祺计算机专业出身,在华为南京公司长期从事研发工作,决定帮父亲一把。他尝试了H5制作程序、笔记类产品后,还是没有找到满足父亲需求的工具。
汤祺决定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分享工具。
三周之后,一款名叫“易图文”的产品问世,它颇具创新性地套用了视频领域的非线性编辑技术,方便用户对图文素材进行任意排列组合,生成可分享至微信的图文页面。这便是美篇App的前身。
六年过去,汤人仁拍摄的鸟类照片已经多次精选上中国鸟网的“每日一图”栏目,而美篇也已成为中老年人图文分享垂类里的头部App。2021年最新数据显示,美篇累计注册用户已达2亿、核心创作用户4000万、App月活用户1200万、日新增作品数18万。
在美篇社区内最具原创热情与实力的活跃用户,绝大多数45岁以上。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经济能力,表达欲旺盛,对新生物保持开放态度,乐于结交新朋友。互联网世界里被长期边缘化的中老年人,却在美篇担当“主角”,拥有了宝贵的精神家园。
在互联网产品适老化改造按下“加速键”、各大主流App陆续推出适老版本的2021年,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带着诸多问题,走进专注中老年赛道的美篇,在北京、南京两地探寻团队创业的心路历程与企业发展故事,深入解读美篇得到中老年“网民”青睐和信任的秘密。
偶然与必然在外界看来,美篇早早洞察了一个正确的创业方向,抢占了中老年赛道的宝贵先机。但汤祺把这些所谓的“洞察”“抢占”形容为——运气。
2014年前后,移动互联网开始火热,新的创业浪潮涌动。36氪平台上每天都在发布融资信息,四处都是“热钱”。一个Idea,就可能拿到百万天使轮融资,改变个人命运。
当时,汤祺已经在华为南京研究所工作7年,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移动互联网让他意识到,程序员们新的出路来了。他在工作之余想了不少创业点子,做网站、做游戏、还做出不少稀奇古怪的小产品,最后都失败了。
父亲提出的图文需求,给了他新的灵感。他把为父亲制作的产品demo贴在华为内部的创新论坛,有几百个华为员工下载尝试,但并没掀起水花,没过几天,帖子就沉了。
他周围的朋友也大多不看好:“微信朋友圈发9张图,大家都凑不够,哪会有想发几十张、甚至一百张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美篇差点“胎死腹中”。
然而,超出预期的事在发生。汤祺发现,他贴在华为内部论坛的帖子虽没响应,但美篇demo的用户数却始终上涨。两个月后,用户量增长至2000多个。
“我当时突然觉得这个事有戏。”汤祺说。
他从过往创意的多次失败中反思。作为一名程序员,他所拥有的优势主要在技术和产品相关领域,缺乏营销推广能力。汤祺意识到,美篇这款产品竟拥有着超强的自传播属性,极大弥补了他的短板。
汤祺的父亲还原出了这个“自传播”场景。
在用美篇将照片做成图文页面后,汤人仁非常兴奋地将链接转发到朋友圈、私发给亲朋好友、分享至微信群。他的摄影圈朋友们十分感兴趣,看到后纷纷来问:这是怎么做的?怎么下载?怎么用啊?学会后,他们又继续分享给其他圈内好友。汤人仁还把链接发给银行的老同事,后来还有员工用美篇制作图文结合的工作汇报,得到领导赞许。汤祺的表姐还把链接传播到母校,接着,连大学校园的教职员工都开始使用美篇了。
“越传越多,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传哪个了。”汤人仁说。
易图文与早期美篇 图源美篇照片墙
从2015年属于美篇的“运气”和偶然之中,人们能够瞥见某种时代变迁下必然的发展趋势。
2015年,4G刚刚普及。在这之前,用户们使用3G网络,上传图片的网速很慢,手机里有巨大的照片存量。4G网络的支撑,让这些存量亟需一个出口向外传播。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时代的来临,激发了网民们在公共环境内进行个人表达的热情,但公众号申请认证、文章编辑排版等门槛,也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美篇满足他们,也踩中了时代的节拍。
告别与开始美篇demo的早期成功,让汤祺尝到甜头,他决心把美篇做下去。
2015年3月,汤祺拉上两位好友张全和杨希羚,合伙开发完整产品。其中汤祺和张全负责产品技术,杨希羚负责设计。南京天隆寺地铁站旁边有一家肯德基,距离华为南京公司仅800米,他们就在那里“接头”,每周同步各自进展,讨论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创始团队讨论美篇项目的肯德基 作者拍摄
2015年7月,美篇1.0版本正式上线。他们无暇做推广,只有“七大姑八大姨”帮忙传播。美篇高度契合这些“大龄用户”的观赏需求,“点击时以为是公众号文章,点开后才发现很漂亮,有丰富的图文模版、五颜六色的背景、还有音乐”。
同时,他们轮流当产品客服,一人一天,大量收集用户反馈,三个人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改进产品。产品迭代之余,团队也盯着用户的自然增长。在铅笔道的采访中,团队曾提到,那段时间“就像看股票K线图一样,每天每小时看看,多了几十个、跌了几十个……”大部分时间,这条“K线”都是上扬的。
同月,美篇在南京咖啡咖孵化器举办的一次创业会上进行第一次路演。会场大约容纳80人,数位南京本土的机构投资人坐在第一排,评估年轻创业者们的项目创意。南京咖啡咖孵化器品牌发起人陈冬华也在其中。
汤祺令陈冬华印象深刻,路演结束后,陈冬华第一时间表达出对美篇的兴趣。经过行业分析和调研,陈冬华发现这款产品前景巨大,暂时没有竞争对手,团队也很优秀,未来或许可以成为“现象级”产品。
陈冬华鼓励汤祺团队辞职创业,但对当时在华为拿40多万年薪的汤祺来说,辞职并非是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在创客公社的专访中,陈冬华回忆,为了增强汤祺的信心,他曾四处联系投资圈内的好友,希望直接为美篇拉来天使投资。但彼时除了陈冬华,其他人并不看好。
陈冬华决定自己投资,顺便萌生了成立一家规范化投资机构的想法。在筹备投资机构的时间里,他自掏腰包,拿出20万作为美篇的过渡资金,用于美篇在2016年春节期间的产品营销。
2016年1月,陈冬华的南京拉尔夫创投成立,美篇拿到第一笔天使轮融资,估值800万。如今,美篇的市场估值已经翻了百倍不止。
汤祺最终从华为离职。2016年1月22日,汤祺三人在36Kr孵化器“氪空间(南京)”里拥有了一间共享办公室,几台电脑加上8个工位,“按工位算钱,很便宜”。
融资冲刺与自负盈亏2016年至2018年期间,美篇在不到3年时间内完成5轮融资,腾讯双百计划、真格基金、经纬创投、芒果文创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相继加码,最短的投资间隔不到3个月,B轮投后估值10亿元。
同时,用户也在迅猛增长。这几乎全部依靠美篇的用户裂变和口碑传播。
用户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微信端的H5页面,由于美篇老用户分享的文章链接里包含App引导条,新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引导条下载美篇;二是亲朋好友推荐,新用户到应用商店自行搜索App下载。
节假日是美篇用户增长的爆发期。每逢假期,用户们会创作大量的摄影、诗歌、游记、美文等内容,积极分享文章与推荐美篇。
美篇热门话题 图源美篇App
2016年春节期间,用户们高频优质的内容产出和亲友间的转发分享,助力美篇于2016年3月突破用户量百万大关。2017年春节,凭借一个图文与音乐结合的拜年贺卡H5页面,美篇迎来真正的爆发点,在App Store社交分类榜上一度升至第4名,紧随QQ、微信、微博之后。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世界,美篇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2017年7月,美篇成立北京分部,以满足吸纳更多互联网人才、促进行业交流、推进商业化的需要。
2018年初,美篇团队规模扩张至70多人,研发团队、产品及运营、商务及其他支撑部门基本各占三分之一。
爆发、冲刺、扩张、融资——这些关键词可以形容美篇发展的前三年,也可以形容2016年至2018年的整个互联网世界。
我们都从那个充斥着“商业大战”的时代走来。摩拜、ofo、小蓝的共享单车大战,京东、阿里的电商之战,滴滴、快的、优步的打车补贴大战,美团、百度糯米、饿了么的团购外卖大战。
免押金、高补贴、遍地红包,人们甚至能通过花钱“薅羊毛”,再赚钱。
ZAKER新闻的一篇文章总结道:对于公司来说,这些战争的剧本都较为相似,基本遵循产品服务创新、资本疯狂涌入、烧钱厮杀、少数企业脱颖而出、行业进入精细化阶段的套路。
“那几年,融资烧钱是主流模式。今天融一个亿、明天融两个亿,三个月融一轮,行业里天天都是融资新闻。通过资本催熟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大家当时很信这一套玩法。”汤祺回忆说,“直到2019年WeWork上市失败,行业风向发生变化。”
WeWork于2010年在纽约创立,主打共享办公室经济。《增长结构》作者王赛写道:WeWork在“数字经济共享概念 投资人追捧”的情况下爆发式扩张,募资超120亿美金,在全球29个国家拥有528个运营场地,2019年上半年收入突破15亿美金。
一骑绝尘。
2019年8月,WeWork提交IPO招股书,但两个月后便撤回IPO计划。摩根士丹利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曾评论道,WeWork的IPO失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这场对于所谓新兴公司估值虚高的挤兑即将开始。
WeWork的溃败,让汤祺三人深刻意识到:美篇要拥有健康平衡的商业模式,要自负盈亏,这是长期发展的基础和底线。2019年开始,美篇着重发力商业化,至今暂无融资消息传出。
理想与现实的对抗互联网公司的主要商业化路径,无外乎电商、流量广告、增值服务、直播几个方式。
结合美篇的内容平台属性,2019年以前,美篇主要的营收渠道:一是流量广告;二是电商,即印品“美篇书”,用户可以把在美篇发表的内容一键排版、打印成纸质版留念。
美篇用户@金秋红叶 晒出的美篇书 图源美篇App
总体而言,美篇的商业化始终非常克制。
这种克制,源于美篇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意识和用户反馈机制。由于美篇的服务用户主要是中老年群体,与公司团队成员存在年龄差异,为充分熟悉和理解用户,团队每周会及时消化数千条用户反馈。美篇当天上了一个广告,如果用户体验不好,两分钟之后,团队就能收到用户反馈,评估后选择是否撤下广告。
同时,考虑到许多中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美篇十分重视广告筛选。举例来说,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广告联盟进行广告品类展示的勾选,这些广告在美篇后台有接近20个选项,但出于保护中老年用户的体验,他们真正勾选的也就2、3项。即便勾选项目极少,经过团队研判,美篇全年有害广告主动拦截量多达8400余次。
美篇联合创始人、商业化负责人张全说:团队在进行商业化时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对用户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二是用户体验过关,让用户不反感。商业化不能消耗用户对美篇品牌的信任和感情。
张全叫停过不少伤害用户关系的商业行为。张全在公司内要求,任何想卖给用户的东西,团队必须自己先买来尝试和过滤。现在,公司里堆着很多员工买来筛选的广告商品。
在美篇开启商业化路径后,有朋友为他们提供了创收建议:将用户打赏分成从5%提升至30%。
“最早我们一直收5%。其中2%是通道费,美篇自己相当于赚了3%,其实就是‘毛毛雨’,我们没打算在业务上赚钱。当时,苹果收30%的手续费,直播公司收50%,我们觉得这个主意挺好,就打算多收点,尝试一下。”汤祺说。
手续费提升的策略,在站内并未遇到明显阻力,也为美篇带来十分可观的收入,甚至一度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最赚钱的业务。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团队发现美篇在应用商店出现很多差评。
用户评论美篇是“骗子”“强盗”,这让团队从情感上难以接受。
这些打差评的用户认为,他们付出的钱数和对方收到的钱数应当相等,美篇在其中收取30%“过路费”,是一种“打劫”行为,因此产生激烈的抵抗情绪。
美篇开始重新评估这种常用变现机制背后的逻辑,探究其触犯到美篇用户体验的深层原因。汤祺分析,美篇用户的打赏行为多是通过微信渠道完成,而微信端本身已经存在“红包”的产品形态,用户很容易将文章打赏类比成微信红包。
这些中老年用户对“收费”的较真点不在于价格高低,而在于是否合理。团队反思,这种手续费逻辑,从根本上挑战了用户的生活场景。“老年人发红包的场景是什么?过年过节,我给你包了一个红包。谁见过送红包,中间还跑出一个人从里面抽走一张,对不对?在他们的价值概念里,这个事情天然不合理。”
2019年7月,美篇发布四周年公开信,宣布将赞赏手续费从30%下调至2%,并减少了重要位置的商业广告,以提升用户体验。
砍掉两个关键收入渠道的后果是:2019年全年,美篇亏损约3000万。
理想主义的背后,要付出金钱的代价。
难的是“站着赚钱”钱还是要赚。问题在于怎么赚,腰杆直不直,用户买不买单。
2019年,那是一个让美篇产品负责人柳骏十分焦虑的阶段。他于2018年年底加入美篇,目标是推进产品从工具到社区的转型,却花了大半年时间搭建产品的收入体系。
柳骏和创始人汤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美篇诞生之前。他是汤祺在华为的同事,在华为工作时,两人有不少产品创意,时常在内部论坛交流。柳骏比汤祺早两个月辞职,在北京创业,2018年,他的公司由于商业模式没有跑通,以失败告终。数月后,他在朋友圈看到美篇的融资消息,和汤祺重新取得联系,进入美篇担任产品经理。
伴随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北京“摸爬滚打”数年的柳骏,于跌宕起伏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一样的眼光。他深知,缺乏现实条件支持的理想主义,都是美好的空话。
在柳骏看来,市面上有很多社区类产品,尤其在达到100万、200万用户量时,会面临最大的问题:如何活下去。社区离商业天然具有距离,要成长到相当的体量和规模,才有直接的商业化收益。过去资本的耐心很强,但2018年之后,整个资本市场以及商业环境压力,让企业的成长空间大大减小。
“必须先挣到钱,不能让公司处于持续的失血状态。”柳骏说,“屁股决定脑袋。长期失血状态下,无论员工还是高层,都容易变得短视。只有先打好盈利基础,大家才有考虑长期发展的耐心。”
一方面,打赏分成的削减、流量广告的克制,对产品的收入体系提出更大挑战。另一方面,用户在前期积累的不满情绪,让接下来的每次尝试都不得不更加慎重。
2019年下半年,柳骏用两个月策划出虚拟礼物方案,让用户可以为美篇文章作者送花。特别的是,这些礼物定价非常低,三种礼品,1元~8.8元不等。1元价值10朵鲜花、6.6元价值66朵鲜花、8.8元价值88朵鲜花。这些鲜花礼物需要直接从美篇平台购买,不可逆向变现。后期又增加了花瓣体系,用户可通过每日签到、完成平台任务免费获取花瓣,赠送给作者。
虚拟礼物系统 图源美篇App
柳骏说,这个方案顶着公司内部压力。他需要向大家证明,用户不会觉得平台在通过“鲜花”耗费他们的金钱。
“我给他们举了个例子。现实生活中,如果有朋友乔迁新居,我们会去花店买一束鲜花祝贺。钱是花店赚,收到的人也无法把花换成钱,但大家获得了情感交流。”柳骏说,“我们要把线上产品打造成这样一种氛围:一块钱,买的是一个仪式感。所以这些礼物的定价一定要很低,礼物形式一定要是鲜花,而不能是豪车、别墅,用户才会接受和理解。”
除此之外,美篇还推出了会员增值服务。会员费每个月19元,充值可获得去除广告、云端储存、文章照片容量扩充、印品优惠券等19项权益。
会员上线当天,首先在平台内部灰度发布。汤祺回忆,当时有用户根本就不了解会员权益,直接就付了198元的年费,购买后又来问平台:有会员能干嘛啊?
“几乎就是捐献支持的感觉,这真的让我们很感动。”汤祺说。
在汤祺看来,中老年用户并非完全抗拒付费,他们接受的是“等价交换”,这里面更包括情感价值。在美篇的用户见面会上,曾有用户告诉他:“我在你们美篇上有几百篇诗词,千万不能给我弄丢了,这比我的命都重要。你们赶紧商业化,多做广告、多赚点钱,千万不能倒闭。你们要是倒闭,我的命根子就没了。”
2019年年底,美篇正式推出会员服务和虚拟礼物系统。2020年,这两大模块成长起来,承担收入主力军,长期稳定付费的会员用户达几十万,虚拟礼物流水收入可观。美篇实现净利润数千万。
“错误”与“崩溃”2021年10月13日,腾讯技术公益推送了一篇题为《让青松更轻松》的文章,宣布腾讯“银发青松助手”上线。银发青松助手的主要目标,在于把如何使用智能应用的教程搬到线上,同时把老年群体常用的服务集合展示,以帮助老年用户享受互联网服务。
文章中具像化地展现了在开发青松助手时,研发和设计人员的内心挣扎和认知反复被重建的过程。在完成这本没什么新意的“百科书”背后,他们愈发觉得对老年群体的理解远远不够。
柳骏表示,入职美篇三年来,他和团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个挣扎和重建的过程。
在产品和运营方面,团队会有基本的方法论和方案。比如说在常用语、网络习惯等方面,中老年用户和年轻人会存在明显差异,团队会基于对这一群体的初步理解,整理出文案规范,供各个场景应用。但这远远不够。真正深入到具体场景和问题时,柳骏发现这其中有太多空白尚未被探索。
有一次,产品团队接到用户提问:“关注”是什么意思?这让他们很惊讶,在这些年轻员工的认知中,如今应该没有人还会对“关注”这个功能的概念产生疑惑。社区产品里,关注就是指订阅,即用户愿意自动接收某位作者的动态、文章等等,但美篇的部分用户却在这个功能词上遇到了理解门槛。
“后来,我们就把‘关注’改成‘订阅’,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更容易理解,可以类比成他们过去订报纸的场景。”柳骏说,“这件事对我们的具体工作影响不大,但在感受上影响很大。因此,之后团队再去做设计的时候,哪怕它很直观,一拿出来大家都默认该是什么意思,我们也要刻意考虑是否会造成中老年人的困惑,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比如,兴趣划分功能,B站叫‘分区’,美篇得叫‘栏目’。”
诸如此类,让团队成员们打破认知的细节还有很多。
在手势操作方面,老年用户只会做两种:点击屏幕和向下滑动。互联网产品中常用的横向滑动,在老年群体中并不奏效。在按钮设置方面,要尽量使用文字说明,减少符号使用。比如,“搜索”可以用放大镜(),但“下一步”不要使用箭头(➡️),直接写“下一步”三个字,效率更高。
除此之外,产品团队栽过最多的跟头,就是“教育”中老年用户。
2017年起,美篇实行内容精选推荐机制。这是平台激励用户创作的核心手段,通过为用户原创文章加“精选”,给予其额外的推荐流量。自推行至今,“精选”一直是用户们最在乎的奖项。一旦认证精选,用户就像是童年得到小红花、投稿登报一样兴奋。
有两类人可以为文章标注精选,一是美篇官方小编,二是担任话题主持人的用户。早期,由于各话题精选标准不一、主持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强,这种精选方式时常引发纠纷,让平台焦头烂额。用户们时常拿“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为什么能加精华”“为什么给他精华,不给我精华”“为什么话题主持人给了我精华,又被平台撤销”等问题,通过私信或评论,在美篇App上向汤祺投诉。
产品团队想了很多种解决方案。培训话题主持人,为主持人提供打分模版,确立统一的精选标准;划分出“精选”和“推荐”两种评价机制,把话题主持人精选定义为“推荐”。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用户们仍然会来频繁投诉:为什么给他“精选”,却只给我“推荐”呢?
柳骏很崩溃。
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团队觉得简单清晰的道理,和用户怎么也讲不通?他们已经定好了规则,明明是用户不遵守,为什么还要反复来投诉?
那段时间,汤祺时常和柳骏从头开始复盘和讨论典型的用户案例。用户为什么会错呢?或者说,用户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错,难道说他天生就是错的?
这是一家To C型互联网公司必然面对的情况,“用户就是上帝”。
作为创始人的汤祺跳脱出某项具体业务和落地方案,站在更宏观维度思考。在他看来,很多反馈放到团队内部总归会有一个看起来自洽合理的解释,但为什么用户总是不满意?这说明在某项规则和机制背后,肯定还存有团队尚未考虑清楚的问题。
比如来自话题主持人的投诉:“明明我是话题主持人,我给用户加了精华,这人还是我邀请到话题里投稿的,我觉得还可以,官方却非要取消,你们让我怎么做人呢?”
充分讨论后,汤祺和柳骏达成一个共识:社区规则不是冰冷的条条框框,美篇的这些中老年用户追求的不是逻辑和道理,而是体验,是渴望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
美篇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这需要团队更强的同理心和更人性化的制度设计。
在这之后,柳骏团队推行了“平台精选”和“话题精选”两种区别化奖项。流量扶持上,美篇依然严格遵循平台标准,但在精选标签上,更多考虑用户的精神激励。通过柔性设计,提升用户在感性层面的满足感。
客服的“尚方宝剑”在访谈美篇各部门负责人的过程中,有一个团队被提及的频次最高:客服团队。在美篇,它被称为用户服务团队,是整个产品和公司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2021年10月19日至20日,美篇品牌负责人和其他数位新员工,在美篇南京总部进行客服工作轮岗。在美篇,新入职员工要到总部担任1到2天的一线客服,提交当日用户咨询总结以及产品优化建议报告,报告邮件直达创始人。
新员工们聚集在一间大会客厅里完成客服轮岗工作。每个轮岗员工的旁边,都坐着一位客服团队的老员工实时指导,其中一位负责指导的老员工是团队负责人徐倩倩。
汤祺告诉刺猬公社,客服轮岗是美篇自2017年起逐步形成的制度,最早从研发人员开始。那时汤祺发现,研发团队对用户反馈的问题总是不太着急,用户这边火急火燎,但团队从研发效率出发,通常只会优先解决共性问题。
“我们当时觉得,公司一些核心人员对于美篇用户缺乏敬畏和理解。”汤祺说,“一方面,用户对于美篇的价值很大,没有用户,我们什么都不是。另一方面,中老年群体本身具有特殊性。客观上,他们在接受和理解能力上的确存在一定困难。我们眼中的小问题,落到活生生的用户身上,简直十万火急。比如说,一旦用户发现自己的文章找不到了,他会很崩溃,觉得这几年的心血都白费了。”
基于美篇创始团队的背景,汤祺三人都具有鲜明的产品基因,早期他们都担任过客服工作,对中老年用户的深入共情,让他们深刻明白“用户为先”对美篇的重要性。从研发团队、管理层、再到后来的产品和运营,美篇的客服轮岗制度逐步蔓延至公司全员。
对于美篇来说,客服团队是一个“重头”部门,多达30人以上。无论是美篇App,还是小程序,客服入口都非常醒目,最大程度方便用户接入。
徐倩倩告诉刺猬公社,诸如“找不到APP怎么办”“怎么把文章分享好友”“怎么编辑文章”等美篇应用功能操作类问题,是非常经典的用户咨询场景,也是客服团队最容易回复的一类问题。
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通常涉及到美篇平台投稿标准、内容推荐、流量分配等情况,诸如,“为什么文章没有被推荐?”“文章阅读量都3万了,能够加精选吗?”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能说“您的内容不符合我们的加精标准”,这种回复对平台上的中老年用户毫无意义,还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美篇的客服必须要给出用户很实在的建议,具体到文章的修改要点,帮助他们将作品完成得更好。
在体验客服工作时,有新员工为一位用户提出建议:“建议您精选部分照片,为照片加上文字内容,再投到旅行相关的话题里,这样更容易被加精。”
此外,用户们也常向美篇客服咨询与美篇无关的手机操作常识类问题。美篇客服在服务用户时并不做明确限制,只要是互联网或者手机使用相关的问题,他们都会为用户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指导。
美篇问题咨询页面 图源美篇小程序
汤祺表示,在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之外,客服是美篇了解用户的窗口,对于一个服务中老年人的年轻团队而言,具有极高的价值。他还要求客服团队做两项工作:一是整理问题,二是整理改进建议。这些问题和建议会经过分类制作成表格邮件,推送给公司全员。
“我们觉得,只有将用户反馈在全员面前持续亮相,才能让全公司始终达成共识:我们应该怎么服务用户?尤其是用户反馈问题点的相关负责人,他当然可以因为优先级考虑,暂时不解决某项问题,但这项决定需要顶住被全公司员工观察的压力。”
客服团队还有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是为问题“打标签”。美篇的客服人员必须把每一个用户问题打上标签,收录进他们的用户反馈场景系统。
这是负责人徐倩倩为美篇各部门搭建起的支撑体系。她希望美篇的客服团队不仅是用户反馈窗口,更是整个用户服务体系知识架构的沉淀。无论公司哪个部门想了解用户相关的问题,她都能立刻从日常咨询数据中给出明确的评估量级。
目前美篇后台明确分层的咨询场景超过1600个,在实际咨询服务中,一旦遇到无法准确匹配的场景,客服就会先打“其他”标签。在一定周期内,客服人员会回溯所有打“其他”标签的对话,作出场景补充。
徐倩倩还会时常拿着数据去和产品研发部门“据理力争”。她曾发现用户编辑文章时“首行缩进”的需求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于是立刻发起用户调研,果然用户投票想要这项功能的占比非常高,她将结果直接推送给产品负责人柳骏。
柳骏给她的反馈是:很棒。
徐倩倩告诉刺猬公社,她入职时,汤祺曾经对她说过一段话,让她印象很深。
汤祺说:“在美篇,客服应该是有‘尚方宝剑’的,我给了你一把。你在内部沟通或用户体验落地上遇到任何困难,就随时来找我。”
美篇内部,每个月有一次例会,创始人、产品负责人、客服负责人等团队核心成员聚在一起,举办一轮用户反馈功能的“复活赛”。客服负责人充分准备,再度向产品负责人发起“申诉”,其他人做“裁判”。
“谁赢的次数多?”
“柳骏赢的多些,他的数据还是很全面的。”徐倩倩说,紧接着她又调皮一笑:“但我会再找汤祺!在那些对用户来说特别重要的点上。”
尾声联合创始人张全把美篇形容成一家“后验型”创业公司。六年前,他并没想过美篇能做成现在的规模。他们在做的就是不断收集用户反馈,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背后的原因,为用户提供满足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说,不是美篇选择了中老年赛道,而是这些中老年用户推动着美篇成为行业的“开路者”之一。
由于美篇原创内容社区的属性,平台吸引来的活跃用户大多是中老年群体中的“头部”:有大量空闲时间、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基础文化素养的中老年人。他们通常属于有中重度表达诉求的“中老年文青”,把在美篇上发表的内容当成作品和纪念品,而不只是简单的生活记录。
汤人仁告诉刺猬公社,他最喜欢美篇的修改功能,一篇图文做好后,他随时随地都能回头修改。2015年以来,他在美篇上一共发布了125篇公开作品,还有几百篇未完成作品存在私人草稿箱。“比如说,我前一年拍过的鸟,会把最满意的几张摆在美篇里。几个礼拜之前,这种鸟又飞回南京了,这次我又拍出30张比较满意的照片,等到再攒7、8张,或者再多一点,我就可以做成一篇公开发布。”
汤人仁的鸟类摄影 图源美篇App
事实上,制作美篇上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用户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用来培养兴趣、寻找同好、丰富精神世界。汤祺表示,用户对美篇的“成瘾性”不在于时间上的持续沉迷,而是情感上的依赖和投入。退休之后,中老年人的传统社交关系链越来越弱,美篇希望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和社会连接的接口。
汤人仁过去的老同事们,经常让他组织活动,教大家如何用手机拍摄照片并制作美篇。他就找间茶舍,一次约上七八个人,现场教学。
还有一次,他在南京的莫愁湖公园散步。一个陌生的同龄人主动和他聊起来,在发现他也玩美篇后,对方把他邀请进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美篇用户,来自全国各地,每年都在其中一位用户所在的城市组织线下聚会。
同时,因为在美篇上发表了大量优质摄影作品,汤人仁在美篇的摄影爱好者圈子里小有名气。去参加线下摄影团的外出拍照活动时,有人看到名单上有他的名字,还会在车上问:哪位是汤人仁?
这是他从未想过会拥有的体验。
“你知道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吗?”汤人仁兴奋地说,“没有任何负担,状态特别好,尽情做让自己开心的事。60岁到70岁,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