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1)

吴起是个全才,一个集儒,法,兵家之大成之牛人!(还有人推理出左氏春秋主要是吴起所著——吴起出身卫国左氏)

他文武均强,可帅可相;攻城略地,以弱胜强。

在鲁则败齐存鲁;

在魏,则训练出天下莫之可抗的“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战全胜六十有四平十二;在河西以五万胜秦五十万强兵;

至楚变法,成效卓著,其间,楚国征服百越地区,收复北疆失地,解除了韩、赵、魏的威胁,大败列强之首魏国。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2)

他, 实战比孙武更有功绩,所遗兵法也更有操作性。

之所以说他杀妻求将存疑,是因为历史记载前后矛盾;各史料,如史记,战国策,越绝书等均详略不一,同一件事从不同书解读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样。

看下面这事: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锺侍(王)[坐]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

………

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如吴起真是杀妻求将之小人,就不会去惹怒魏武侯吧。魏武侯最后也不可能将西河全权托付于他,西河可是抗秦的战略要地!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3)

再看他离开魏国后:

“魏公叔痤为魏将,而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魏武侯要尝公叔痤田百万,公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

……

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

……

王曰:“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

注意到了没:吴起人早已离开了魏国,魏国还是记着他的功劳,奖励他的后代,称他为贤者。如果吴起真是个无德之人还离开了魏国,武侯还有称之为贤者?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4)

这些都是战国策中的记载,而在史记中就记载的相当简单。我第一次读到吴起与武侯浮于西河时,都要在想吴起是不是太愚蠢,说什么“若君不修德,舟中之 人皆敌国也!”,因为史记中用春秋笔法省略了其它人,我以为船中只有两个,这样跟君王说法不是找死?就是打比喻也不行呀。后来看到战国策中,就有“诸大夫”,且战国策中吴起根本就没有这一句话!

所以来对比两书之中吴起形象是大不一样的。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5)

我们再来说说吴起母死不归之事。

这事几本书记载还不太一样,有说吴起是曾参弟子,有说是曾申(曾参儿子)的弟子。

且这事发生过程还不一样,有的说是曾参天人感应(就是佛祖掐指一算那种)得知吴起母将死,于是让他回去;有说是有路人捎信来告诉吴起他母死了。

所以这事也是疑点重重。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6)

我们再为看吴起是如何离开鲁国的: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7)

看到没,是有人告他黑状。这里有几点疑点:

1.鲁君以前拜将时不就知道吴起他杀妻求将吗?这里怎么还要人告知吴起年少杀人,母死不归,甚至连他杀妻求将也不知,直到有人告诉他才“疑之”,这是同一个鲁君吗?(且只有史记中有记载吴起杀妻求将这事,其它史料都没见到——这个是史学家得出的结论。)

而且就事论事,如果因为怕吴起娶了齐国妻就怕他不忠,那么说明他妻子在他心目中地位很高,把她当人质不更有效吗?为什么要杀了?

2.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这什么逻辑?鲁国小但有力量,战胜了齐国这么强大的国家,又是个礼仪之邦不侵略人别国,别国还要欺上门来;反而逼走吴起放弃武装别国不会来侵略?

吴起杀妻求将评价(吴起杀妻求将)(8)

3.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这句话似乎有另外的意思:卫国跟吴起有仇?

如果是因为吴起年少杀人在卫国是个辑犯,那曾子让他回家奔丧不就是让他送死?

还有,在吴起在成为鲁国大将并帮鲁国战胜了齐国保住了国家,卫国还当吴起是通缉犯,好像也说不过去,卫国有这么强的法治精神?!卫国是鲁国的兄弟呀!

所以这里面应该还有其它的事情,比如吴起母之死是不是个卫国干的?或吴起得罪了卫国权贵?

综上所述,我认为吴起杀妻求将和母死不归疑点不小,很有可能是卫国与鲁国杜撰的。而且吴起是从儒家改为兵家的、法家的,是不是儒家制造的冤案!

一家之言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