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

01

梦是一条道路

终点是深不可测的潜意识

梦也是一面镜子

一直映照着人生最初的自己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1)

阿沃·帕特《镜中镜》

阿沃·帕特是首位获得国际声誉的爱沙尼亚作曲家,其作品以合唱与圣乐最为人知。《镜中镜》一曲完美体现了他的“神圣简约主义”的音乐风格。镜子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容颜,“镜中镜”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内心。

02

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没有退路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2)

肖邦《练习曲》“激流”

“钢琴诗人”肖邦似乎总给人忧郁和孱弱的印象。但实际上,他的音乐中也不乏激情和刚性的一面,比如别名为“革命”和“激流”的这两首练习曲。让我们在“激流”中,坚定航线,驶向远方。

03

人必须像天上的星星

永远很清楚地看出

一切希望和愿望的火光

在地上永远不熄地燃烧着火光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3)

庞赛《小星星》

提到“小星星”,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莫扎特改编的那首法国古老歌曲。作曲家庞赛也有一首“小星星”,虽不及莫扎特那般世人皆知,但也被众多演奏家和歌唱家竞相改编。“小星星”可以纯真无暇,也可以深情浪漫。

04

蝴蝶变成了花

不用再以不停的飞翔表明自己自由

平淡安静的留守也是一种幸福的忧愁

格里格《蝴蝶》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4)

音乐史上有两位完全不以作品“大”和“重”见长的作曲大师,一位是弗雷,另一位就是格里格。在“蝴蝶”这首小品里,格里格将蝴蝶翅膀在阳光下的扑闪转变成听觉“画面”。“蝴蝶”色彩斑斓的飞翔,也是我们心灵底色的芬芳。

05

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

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深处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5)

约翰·凯奇《4分33秒》

约翰·凯奇的出现,使得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也可以是行为艺术。演奏家在钢琴前坐定,开始计时,然后或静坐不动,或表演各种动作,但就是不会真正“演奏”钢琴,直到“4分33秒”结束。这“4分33秒”,是无声胜有声的最高境界。

06

眼睛不能看到你

因为你是眼睛中的瞳仁

心灵不能了解你

因为你是内心深处的秘密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6)

萨蒂《玄秘曲》第一号

萨蒂一向特立独行,他的作品,在取名方面更是脑洞奇大,《家具音乐》稀松平常,《利用他脚上长着鸡眼,去夺他的铁环》才叫真的刺激。他的六首《玄秘曲》总体风格与《裸体舞曲》相似,缓慢静谧,摇曳迂回。“玄秘曲”里,藏着萨蒂的秘密,还有我们自己的。

07

人总不会一帆风顺

正是因为有酸甜苦辣才会美好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7)

阿尔比诺尼《柔板》

音乐史上有不少作曲家属于“一曲留名”“一曲传世”,阿尔比诺尼也属于这类。如今我们几乎已经再也听不到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但这首《柔板》却依然在音乐会、唱片甚至影视配乐中能常被听到。人生百味,似都在这一曲“柔板”中道尽了。

08

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

但我已飞过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8)

沃恩·威廉斯《云雀高飞》

沃恩·威廉斯功成名就却极为朴实低调,因而赢得了上至皇室下到贫民的英国人的普遍热爱。这首《云雀高飞》曾在英国最受欢迎古典音乐排行榜上蝉联冠军达数周之久。“云雀高飞”,不在天空留下痕迹;人生在世,却一定会在心田留下眷恋。

09

停留是刹那

转身是天涯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9)

舒伯特《音乐瞬间》第三首

舒伯特不仅是“歌曲之王”,也是纯音乐写作的高手。在《音乐瞬间》系列中,他显示了一种既简单通俗,又绝不哗众取宠的轻松幽默风格的写法,虽是写作小品,但依然是大师手笔。“音乐瞬间”,既是一刻,也是永恒。

10

生命是一条漫长的旅途

走过就是风景

路过就是记忆

经历过就是成长

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聆听最美的诗和远方)(10)

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集第七首“牧歌”

三卷本钢琴独奏曲集《旅行岁月》是李斯特同一位公爵夫人私奔到日内瓦后,在激情和幸福交织的状态下写就的。“牧歌”为其中第一集《瑞士游记》的第七首。“旅行岁月”,偶尔请放慢脚步听听“牧歌”,回头看看来时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