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

文艺合肥

思惠楼

云蒸霞蔚古庐州,

城隍庙旁思惠楼。

焚香三炷登画屏,

盛世家兴唱春秋。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1)

被誉为“庐州第一楼”的思惠楼,是明代庐州知府徐钰于正德十年(1515年)用地方捐资所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徐钰是湖北江夏(今武昌)人,他到任庐州知府后,加固城池,澄清吏治,保障了一方安宁。

正德十年(1515)他用地方父老捐资修缮城隍庙的工程节余款,建造了这座思惠楼。

他“忧乐系乎民”,时刻不忘百姓的疾苦,既要“思民之惠”,更要“施惠于民”。

只是随着时代变迁,当年徐钰所建的思惠楼早已不复存在,现楼为1992年重建。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2)

徐钰是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 进士,曾任御史。

武宗正德初年,宦官刘瑾等人贪赃枉法,专权横恣,无恶不作。文渊阁大学士刘建、兵部尚书谢迁等朝廷重臣奋起与之抗争。御史徐钰和同官赵佑、朱廷声等亦上表弹劾。阁议将重治宦官之罪,事垂定而中途突变。刘瑾等一批奸人照样逍遥法外。刘健、谢迁愤而挂冠还乡,徐钰等人竟被罢官。

后因庐州城防空虚,武宗重新起用徐钰,任其为庐州知府。他到任后加固城池,澄清吏治,保障了一方安宁。

正德十年(1515年),他用地方父老捐资修缮城隍庙的工程节余款,主持建设了这座思惠楼。他认为,做地方长官的人应该“忧乐系乎民”,时刻不忘百姓的疾苦,既要“思民之惠”,也要“施惠于民”。在封建时代,徐钰这样的官吏属于清官之列,他的精神足以垂范后世。

新思惠楼共分五层,高37米。底层的塔基、台阶、栏杆均以汉白玉砌筑,洁白晶莹,雍容华贵。各层之间以上下交叉双向扶梯相通。每层楼以彩色玻璃隔扇三方环绕,外通游廊。各层屏门隔扇、抱柱、栏杆,均通体朱红;飞檐翘角,覆以琉璃瓦,角系风铃,清风徐来,叮铃作响。凭栏远眺,合肥风光尽收眼底。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3)

楼前广场上,一对汉白玉巨型石狮面南高踞。石狮身后稍偏,各矗立一座两米多高的汉白玉笏头石碑。碑文以直行无标点的繁体字书写。常有三三两两游人驻足阅读,揣摩断句,兴味盎然。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4)

思惠楼记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5)

重建思惠楼记

西侧碑文是明朝人徐钰撰写的《思惠楼记》。东侧一碑是笔者以“后学邑人”身份撰写的《重建思惠楼记》,背面题“惠我邑人”。

近五百年的历史沧桑、城市变迁浓缩在这两篇碑记上了。

庐州府城隍庙

在这春暖花开,仰头可见蓝天白云的季节

不如来庐州府城隍庙逛一逛

这里有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6)

让人心动的古街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7)

古色古香的大庙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8)

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9)

垂涎欲滴的徽州美食

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古城隍故事思民之惠(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