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冬奥会(直击冬奥大山孩子冬奥会开幕式唱响奥林匹克会歌)

播放冬奥会(直击冬奥大山孩子冬奥会开幕式唱响奥林匹克会歌)(1)

2月4日晚,“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开幕式上歌唱。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看完冬奥会开幕式,相信很多人对这样一幕印象深刻:当奥林匹克会旗冉冉升起,一群穿着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的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既清澈又圣洁。

这支由44名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太行山深处。他们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5岁。从组建到站在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这支合唱团成立只有3个多月。

阜平县城南庄镇八一学校音乐老师高玥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这群孩子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希腊语,有些四年级以下的孩子甚至还没有开始学习英语。那么,如何让一群零基础的孩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用希腊语站在北京冬奥会舞台上动情歌唱?2月6日,天目新闻记者连线采访了他们的希腊语老师之一林嘉濠。

林嘉濠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名希腊语在读学生,今年20岁。从2021年11月开始,他先后两次来到阜平县城南庄镇,负责教合唱团的孩子们希腊语,一共在阜平待了17天。后来合唱团来到北京进行彩排,他便继续到孩子们入住的酒店进行指导。

提及教学窍门,林嘉濠告诉记者:“刚开始我们还没到阜平的时候,想着要从最基础的希腊字母开始教。但是到了现场之后,我们发现这个方法效率并不高,而且会增加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于是我们就想到了用拼音和英语结合做语音标注的方式,把这首歌教给他们。”

学习效果如何?林嘉濠用了惊艳两个字来形容。“孩子们的接受度还是很棒的,我们本来以为他们学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没想到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带他们拼读下来,孩子们学得很快。整首歌歌词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都不一样,他们都能找到其中的规律,举一反三。虽然有时候会犯一些小错误,但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当然,除了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林嘉濠和其他同行的老师也在解释歌词大意上花了很多功夫。他们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最简单的语言逐句进行翻译,比如,歌词中有一句大意是“所有的朝圣者都来到这高大的神庙中”,“可能很多孩子都不能理解朝圣者是什么意思,就要用他们能理解的话去解释:朝圣者就是要翻山越岭,去往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林嘉濠举例告诉记者,他们还会在解释完之后要求孩子们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所以说,他们不仅会用希腊语唱,而且也知道自己在唱什么,我觉得这非常重要。”在他看来,如果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就失去了这首歌的灵魂。

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已经回到老家的林嘉濠在电视机里看到了孩子们的演出。“心情非常激动,当我看到他们站在那么大的国际舞台上,演唱如此庄重、伟大的《奥林匹克颂》,排练期间大家一起相处的那些画面就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觉得孩子们非常不容易,也觉得所有人的辛苦付出都值得了。”林嘉濠动情地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