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人砍价有没有法律依据(法律知识帮朋友)

近日,一种新型诈骗正在席卷我们的朋友圈,朋友圈中发的砍价链接可能会出卖你的个人信息,造成损失。

帮人砍价有没有法律依据(法律知识帮朋友)(1)

帮人砍价有没有法律依据(法律知识帮朋友)(2)

遭遇一:帮忙砍价,却被坑银行存款

几天前北京的郭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帮忙“砍价”购物的链接,上面写着“找朋友帮忙砍价,最低0元就可以购买苹果X手机。”郭先生当即点了进去,帮朋友点击了“砍价”键,留下姓名和电话后,页面马上显示“你已帮朋友砍了68元!活动时间有限,只要填写信息参与活动,找朋友参与砍价就能零元购手机。”热情的郭先生将链接转发到了朋友圈并发动好朋友帮忙砍价。可未曾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候,郭先生却收到了一条信息,上面显示他的银行卡被划走了600元。幸运的是郭先生绑定微信的银行卡余额只剩600,否则损失更大。个人信息或许已经在帮朋友砍价填写过程中被泄露了。

遭遇二:身边朋友收诈骗短信

王女士也是朋友圈砍价的受害者。她看到一个朋友发的帮忙砍价链接,出于给朋友帮忙,自己没有多想就点了进去,并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码,页面也显示“你已帮朋友砍了XX元”。之后,王女士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收到了一条留着王女士名字的诈骗短信。王女士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就是这次“砍价”活动泄露出去的。

警方提醒,砍价形式已从商家营销演化为新型诈骗。微信“砍价”活动,起初是由于商家为了扩大宣传,搞活动吸引大家积极转发朋友圈,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不过,之后这种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容易上当的活动被不法分子盯上了。他们通过朋友圈“砍价”收集个人信息或骗钱,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骗局,参与过的用户会收到大量的广告短信和诈骗短信。

因此,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千万要谨慎填写,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心而给自己带来祸端。对于朋友要求转账汇款的信息一定要确认好对方的具体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如果遇到诈骗后一定要保存好聊天记录,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