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考研都考哪些(经济类考研择校)

关于笔者

本科双非的山东学渣一枚,19考研一战某985因单科未过校线侥幸以第一名调剂来了商务部研究院。

经济类考研都考哪些(经济类考研择校)(1)

一、关于考研有用的APP、公众号、微博、考研神器

1.APP:喜马拉雅(1.用于听徐涛等老师政治基础班的课2.录音功能:后期背诵可以录音听或者报班同学进行录音)、B站(1.没事就去搜就行,啥不会也去搜就行。2.新版本最多1.5倍速,找老版本可以两倍速)、考研帮、知乎、百度云(获得各种资源,买盗版视频课会加入百度云群)、闲鱼(买盗版网课用)、知米背单词/墨墨背单词(个人觉得最好用的两个背单词软件)

2.公众号:研究僧小白(强推,会分享一些考研资料,也有求职和科研资料) 、小白考研(强推,后期会有政治选择题库、分析题库、押题库)、腿姐考研政治课堂(后期每天跟她做政治选择,每天一两道)、考研政治徐涛(冲刺阶段会有政治分析题模拟和答题技巧总结)、肖秀荣教授、永乐讲现代、研究僧小白、小R学姐(上岸复旦的热心学姐)、给力考研资料(无偿分享考研资料)、何凯文考研英语(很多人跟他每日一句,具体有没有用不清楚)、微信搜索“考研”可以搜到很多公众号

3.微博:张宇——宇哥考研(会发知识点总结)、学霸的微博(获取途径:微博直接搜索关键词,后期有些学霸会整理自己的笔记每天微博上打卡之类的,特别是政治很有用,图文并茂那种,学渣的我当初“借鉴”了不少) 、其他考研老师:高昆仑、李林、唐迟、唐静、刘晓艳、肖秀荣、腿姐、徐涛、米鹏、郑炳

4.考研神器:考研尺(请移步淘宝搜索了解,写字容易歪的同学必备,政治、专业课打格神器)、睡觉用的那种抱枕之类的(特别是到了后期自习室睡觉一定要用,否则睡得全身难受)

二、关于择校择专业

1.学硕和专硕。(学硕和专硕社会认可度首先肯定都没问题)

(1)学硕侧重于学术,培养学术性人才;专硕侧重于实践,培养专业性人才,专硕读研期间实习时间方面会更多,相较于学硕更自由。

(2)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有些学校专硕不考数学三,考396;专业课学硕一般考宏微观。

(3)学硕招生人数少,专硕招生人数多

(4)学硕学费低,专硕学费高,特别是北上广那边高很多。

(5)读博限制方面,学硕可以直博可以硕博连读;专硕也可以考博,不是不能读博,但是相对于学硕要困难一些而且博士生导师也会更喜欢学硕生。

选择学硕or专硕?如果读博务必选学硕,不读博建议选专硕(专硕综合来说相对于学硕简单),犹豫中可以选学硕

2.择校学校名气、学科实力、地方

最重要的是相清楚自己的读研的目的是什么?

(以自己为例目标是想在北京某经济强校读博,那么我选择院校和专业,首先1.肯定选学硕。2.学校名气要大,最好是985或者财经类211。3.经济学要强。再排除一部分985。4.地方不重要 5.要是学硕能上两年就更好了。6.不接受二战,一年必须考上,二战再读完博那我的青春就彻底木有了,所以根据自己的复习状况选择对自己来说相对稳的学校。调剂也一样,相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只要调剂的学校对你的最终目的不影响那就可以接受,这是个人的一些想法)

择校的几点思路:

(1)职业规划和目标。读博or就业or考公,

读博?关注学校名气和学科实力,地方不重要。

就业?在哪就业?关注学校名气和地方,学科实力不重要,选择北上广(实习机会多)或者目标就业地区认可度高的院校

考公?关注学校名气,其次地方,学科实力不重要

(2)数学咋样?英语咋样?

(3)是否能承受二战压力?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不建议二战(考研形势一年不如一年)

3.择专业(难度:学硕大于专硕,应用经济学大于理论经济学,金融学大于其他、招生人数少于5人不建议报)

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国民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

专硕:金融、国商、保险、税务、审计

4.高性价比院校推荐(不是好考,是性价比高)

(1)哈工大(学硕两年,c9,教材刚换高级书,听说题不难,不知道后边怎么着,有个深圳校区)

(2)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学或者世界经济(东北亚经济问题权威,学硕两年,招生人数多、专业课不难)

(3)南开大学格拉斯哥联合培养区域经济学(双学位,在国内,两年,英语要求高)

(4)东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中外双学位

(5)商务部研究院(在北京,前几年招生人数少了解的人不多,性质类似于财科所,商务部下属,吃住都在外经贸,学硕两年,往届读研期间可以在商务部研究院实习,发工资管饭那种。适合报考人员:想考公想在北京工作或者想读博)

(6)关注好学校非经济学院或者商学院这种大院可能也有经济学,比如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师地理学院,辽大国际关系学院、辽大人口研究所等

三、关于获取信息

1.学校官网、学院官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关注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招生人数、推免人数,数据至少看三年。

2.考研帮、知乎、贴吧、微博、公众号、QQ群、淘宝 、闲鱼

3.目标院校学长(能获得高价值信息的途径),想考的学校专业的师哥师姐,如果本科跟你一个学校或者是老乡那就更好了。

(1)男找女女找男(原因大家都懂)

(2)先充分了解信息再问。问师哥师姐问题之前先自己尽量通过网络去了解想要报考学校的各种信息,那些查不到的信息再去问。没有一个师哥师姐有义务给你答疑,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他们对你表示尊重,你也要对他们表示尊重。

(3)表示出你的诚意和感谢。本科直系学长还好,如果不一个学校,突然一个陌生人加上你问你很多问题此时你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什么感受?没有一个师哥师姐有义务给你答疑,怎么办呐?可以给他们准备些小礼品,寄个明信片,或者简单的给他发个红包6.66,9.99,520(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是吧),领不领是他的事,心意态度要表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呐,让师哥师姐感受到你的诚意,这样他们也更愿意去帮助你。

四、关于各科学习备考用书、时间规划和建议

(一)关于数学

1.暑假之前(基础阶段)——练计算能力、练准确性。证明题先放(暑假再做,有套路,跟老师学完套路统一做题练习)差分方程先放(10月份之后再做,比较简单,网课老师一般冲刺班才讲)

备考用书:复习全书(全程以他为主)、高数18讲(只推荐高数那一本,如果时间紧就把例题做完)、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线代跟着李永乐只做这一本就够了,至少看三遍)、汤家凤1800(暑假前做完基础篇)

高数:张宇、汤家凤都看(只看张宇的视频肯定是不够的),或者张宇、高昆仑都看

线代:李永乐(绝对的大神,特别是后期,看完他的课醍醐灌顶,线代只需要做线代讲义那一本就够了,其他都不用做)

概率论:方浩(讲的方法有一定技巧性,每一道例题都很好,如果感觉跟起来困难可以先看其他老师)

三科来回滚动学习,看一遍肯定会忘,哪怕到了暑假也照样忘,很正常。

2. 暑假(强化阶段)

(1)强化视频 全书(错题 带有一定蒙的性质做对但是理解不深入的题) 笔记

(2)专题总结(只要觉得难的都作为专题总结一下):证明题专题(B站搜考研心一学长、高昆仑的专题直播课)、幂级数求和(方浩凑配法和汤家凤的幂级数求和直播课)

至少应该涵盖的专题:放缩、求高阶导、泰勒公式、积分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中值定理(单中值、双中值)、单调有界准则、级数判敛、幂级数求和等

必会技巧知识点(会了做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后期如果发现自己某个技巧没学自己想办法补充):卷积公式(方浩)、区间再现公式、幂级数求和(方浩凑配法)、兰布达函数(具体名字忘了,是概率论的重要函数)

3.9月份(强化)

用书: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做套卷),30多年真题一天一套

留16年和18年的真题(这两年真题跟2020考研难度最接近)在11月份进行模拟

4.10月份

真题(分题型做)

复习全书 笔记 专题总结再来一遍

5.11月份-12月份(冲刺阶段)

(1)查漏补缺

冲刺视频没全看,哪里学的还不到位看哪里,回去翻全书和笔记,以及自己总结的专题题型

真题:分题型做,哪里复习不到位先看哪里(时间紧张),总结答题思路,易错点、易忘点

(2)模拟卷(保持题感)一周两套,先做李林6套卷和4套卷,做完李林再做其他人,合工大的试卷

6.数学竞赛务必报名参加,算是检测一下复习情况,说不定混个奖。不用刻意为了竞赛准备,只考试那天去考个试,去了只做填空题(检查好几遍),大题连看也别看(难,浪费时间),保证每个选择题做对就能拿国奖。

(二)关于英语

得阅读者得天下,出题老头老太太坏滴很,你觉得正确的是错误的,你觉得错误的是正确的

用书:真题(考研真相),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

1.暑假之前(基础阶段)

背单词、做真题

2.暑假-10月继续背着单词做阅读就行,真题阅读至少做三遍

3.10月底——11月,新题型、翻译、完型做10来年真题练练手就行了

4.11月底和12月,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大小作文都有模板),也要做阅读

视频课推荐:

阅读:唐迟(强推)做完一篇阅读看一个视频

新题型:刘晓艳、屠皓民

翻译:唐静

完型:刘晓艳

作文:刘晓艳(只看保命班就行,其他用处不大)、胡小平(真考研阅卷人)、何凯文(只看作文点睛班,就是最后直接讲模板的那个,看去年的就行)

(三)关于政治

用书:知识点的书(跟的哪个老师买哪个就行)、热点(肖秀荣)、肖秀荣8套卷(只做选择)、肖秀荣4套卷(做选择,背大题)、各种模拟卷(只做选择)、高联冲刺班讲义(背)

腿姐(讲义做的非常棒、课程体系非常棒、可以选择全程跟腿姐):真题技巧班(强推、选择题答题技巧)、冲刺班、押题班

徐涛:基础班(暑假在喜马拉雅上吃饭的时候倍速听他课,也不用记笔记就听就行,听个两遍)、押题班(分析题答题技巧 )

公众号小白考研:后期会有选择题题库、分析题题库、押题库,推荐购买,自己后期做选择除了肖四没买模拟卷,全用的小白的电子版试卷和总结(有跟我类似的穷屌丝可借鉴)

(四)关于专业课(仅适用于学硕)

用书:圣才的宏微观复习笔记、学长的笔记、目标院校真题

1.暑假前,高鸿业宏微观看完一遍(不管指定教材是哪本,先看高鸿业打基础)、课后题做完一遍,自己看困难可以看郑炳的视频

2.暑假,看完所考学校指定的参考书,郑炳的课没看完的看完

3.9月份之后向专业课侧重,我是雷打不动每天晚上时间都给专业课

4.根据自己学校的考试特点进行复习

(1)侧重于计算,做计算题练手

(2)侧重于背诵,背上7遍绝对没问题了就

背诵技巧,先背真题的所有名词解释,再背名词解释背诵版(郑炳总结版、圣才复习笔记都可以),再看简答,理解着背,第一遍背相当困难,后边就轻松了。

5.有时间就再看其他书,书的逻辑不一样会有新的收获(比如说我要考高洪深的区域经济学,去图书馆借了孙久文的区经、安虎森的区经,其实知识点差别不大,但是各位老师写作逻辑是不同的,这样对整个知识的把握一定会有新的理解,这样做的前提是你的指定教材研究和背诵的差不多了)

(五)初试备考总结

1.一天学习时间:到教室7点半之前——10点半之后离开

2.视频:除了政治视频,其他科看往年就行

3.各科时间分配:考数学三的。数学占一半以上(70%)

(1)暑假之前包括暑假,以数学为主

(2)9月之后重心向其他科转移,重视专业课,不能放下数学,以数学和专业课为主

(3)11月底和12月,以政治和专业课背诵为主,坚持做英语阅读和学数学

(4)总结:总体重心永远在数学和专业课,政治拉不开分,英语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想要质的提升很难。

4.建议

(1)找个研友(寻找标准:努力肯学习)一起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要男找男女找女,否则发展下去就不是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了

(2)复习之初就准备一个小本本,以记数学为主,综合记数学各种公式、易错点、易忘点、专业课模板、套话等,只要是有用的小点都往上边记,随时翻,很方便很有用

(3)保持手感,到了冲刺后期,哪一科都不能放下,数学做题,英语做阅读,可以题量减少但不能不做,否则上考场就后悔吧。

(4)模拟考场(12月第一个周末和第二个周末)最后学的上考场你会发现可能都用不着,模拟很重要

(5)学不下去适当放松、第二天带着负罪感学习效率会更高

五、关于复试

务必谦虚、导师重视学术潜力

1.个人简历(很重要。通过面试短时间不可能了解你很详细,很多人面试完对你印象就不深了,给老师留下的简历他过会可能再看到就会想起你):

(1)不管要不要求都要准备、就是一张纸概括,简单明了那种。

(2)学术经历老师最看重,一定要有学术经历。老师问问题也是主要问这方面,什么项目,什么收获,担任什么角色?

(3)经历不足的可以适当夸大。

经历充足的准备一沓,彩印,别人一张你一沓,区别显而易见。包括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研究生期间的规划、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国奖、省奖、校奖(校奖只放与学术有关的)、考取的含金量高的专业证书、参加社会实践的照片之类的,把你最出彩的都给弄上

2.自我介绍:

(1)有逻辑,科研和学习为主,社会活动经历为辅。

(2)不用说太多套话。

3.专业面试:

(1)套话:老师这个问题我可能复习的不是很充分,但我还是想尝试回答一下,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是拖时间二是降低心理预期值,回答的比预期好就加分了

(2)大胆说,多说(不在乎答案准确性、更在乎你有没有逻辑)遇到不会的可以从某个角度来回答。

万能角度:从经济增长、要素流动的角度

凑字数:结合自己的经历,举例子

4.英语面试:大胆说、多说 套话

5.着装:男生务必务必穿正装,女生穿白领那种得体衣服。(这是态度问题,绝对有差别)

六、关于调剂

(1)调剂占优势的方面——有关系、本科院校、初试成绩、一志愿学校(考个好的、不压分的)、个人简历(重视学术成果,研究院会对这方面比较看重)、提前联系到导师

(2)如果以上优势都没有,那么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之时就是你调剂结束之时

(3)调剂院校选择原则:对你的最终目标是否有影响

(4)务必抱着一志愿必须上岸的决心,走上调剂你就是一条狗,或者说连狗都不如,你考研的时候从没想过会报考的学校你都会高攀不起,南京的某些双非院校要求本科985,

当然调剂也越来越公平,今年国家政策主要看初试分数,但是这样你能保证你就占优势吗?

七、关于经济类考研形势(严峻)

1.今年国家线345,近五年国家线最高335。原因一:考研人数增幅最大,增加52万人,共290万人,原因二:其他专业都来考经济(不乏数学专业)

2.数学三平均分(大小年明显):

经济类考研都考哪些(经济类考研择校)(2)

2016——当年史上最难

2018——目前史上最难

2020——看着简单坐着难

2021——不会简单到哪去(请务必重视数学,死也是死在数学上)

3.往届生考研占比接近一半45% ,(二战滴相当多)

4.经济类学历很重要,学校很重要,真正金融本科生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

不要担心,只要这一年努力按部就班的来并合理评估自己实力都能考上。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你们现在的迷茫焦虑我们都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要光私信不点赞啊伙伴们...如果觉得对你有用能够帮笔者点个赞就心满意足了~相信你,明年期待你的好成绩。

最近在做其他事,后期有时间了想继续补充一下经验贴和感受贴,大家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先关注我头条账号到时候会有提醒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