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

凌云

摘要:公元前190年的晚秋,在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罗马军团与沿用马其顿方阵的塞琉古大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血战,古代历史上两支最精锐的军团进行的这场终极对决,谁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1)

图1:罗马军团是古代欧洲最著名的精锐之师

【公告,本号由原来头条号“知兵堂光亭”搬迁而来,敬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

公元前190年的晚秋,在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罗马军团与沿用马其顿方阵的塞琉古大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血战,古代历史上两支最精锐的军团进行的这场终极对决,谁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大西庇阿(公元前235年—公元前183年),全名为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古罗马统帅和政治家。他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方面的主要将领之一,以在扎马战役中打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而著称于世。正是由于这一次战役的胜利,罗马人以绝对有利的条件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西庇阿因此得到他那个著名的绰号:“阿非利加征服者”。

安条克大帝,也就是u安条克三世(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7年),前223年到前187年在位。是塞琉古二世的小儿子。前223年时,安条克三世18岁时就即位,成为塞琉古帝国第六位国王。虽然即位时很年轻,但他却是雄心万丈。尽管在与托勒密王国的战争失利,但随后的征战中,安条克三世证明自己是从开国的塞琉古一世之后,历届塞琉古国王中最优秀的君主。以他的功绩也确实担得起大帝之称。

公元前190年,安条克大帝的计划是在罗马人来到小亚细亚之前征服帕加马。不过,帕加马人凭借异常坚固的城墙固守,同时来自希腊的亚该亚人派出最精锐的1000步兵与100骑兵支援帕加马人;另一方面,围攻帕加马的塞琉古部队作战能力低下,一直未能攻下帕加马,最后塞琉古部队不得不解除对帕加马城的围困。

罗马方面的计划,是沿陆路经马其顿、色雷斯,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小亚细亚,因为罗马联盟的海军并未取得绝对优势,罗马大军走海路进入小亚细亚难以确保安全,所以只能从陆路进军。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2)

图2:罗马军团的杰出统帅大西庇阿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3)

图3:历代塞琉古国王中最优秀的君主安条克大帝

罗马人希望大西庇阿来指挥对安条克大帝的决战。大西庇阿在公元前194年曾当选过执政官,按照罗马人的惯例,他要等十年之后才能再次当选为执政官。为了能让大西庇阿担任统帅,罗马人选举大西庇阿的兄弟路西士为执政官,以路西士作为名义上的统帅,实际的统帅则是大西庇阿。

听闻统帅的人选是赫赫有名的大西庇阿后,曾跟随他参加过汉尼拔战争的5000多名老兵自愿入伍,他们希望跟随这位被荣誉光环笼罩的罗马英雄再次出征。

公元前191年,埃托利亚与罗马人签订了停战协定,后来罗马人认为这次停战协定过于宽大,因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这样出尔反尔,埃托利亚人自然不愿意,因此再次与罗马人展开战争。大西庇阿兄弟到达希腊后,先与埃托利亚人商定了为期6个月的停战协定,以免在与埃托利亚人的战斗中耗费宝贵的兵力与时间。

随后,大西庇阿兄弟就率领大军向小亚细亚进发。自陆路进军小亚细亚路途遥远,主要有三个困难,第一是道路崎岖难行,很多地方缺乏道路、桥梁;第二是后勤补给不易;第三是色雷斯的蛮族可能随时袭击罗马人。这三个困难都因为菲力五世的帮助而得到解决。在当年秋天,罗马大军抵达色雷斯重镇利西马其亚城附近。

或者是因为大西庇阿的幸运,在迈翁尼苏海战遭遇惨败之后,安条克大帝再次失策,撤走了利西马其亚的守卫部队。这样一来,罗马军队不战而取得了这个坚固的大要塞,还缴获了要塞中塞琉古人来不及带走的大量粮草与武器。随后,罗马人迅速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

倘若安条克大帝不撤走利西马其亚的守军,或者在赫勒斯滂海峡设防,塞琉古部队是可以凭借坚固的城墙与天险,给远道而来的罗马人迎头一击。这两个以逸待劳的绝好机会就这样被安条克大帝错过了。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4)

图4:罗马士兵训练有素

罗马人一胜再胜,一路进军,他们的指挥官是可以与亚历山大比肩的名将,因此他们士气高昂。塞琉古人一败再败,一路后退,他们的国王徒有“大帝”的虚名,连连失策,因此士兵们士气低落。

即将开始的决战,还没开始,胜负就已经注定了

虽然安条克大帝集结了近6万步兵,1.2万骑兵,但是他自料不是大西庇阿所率领的罗马军团的对手,所以不敢与罗马人正面交战。他派遣使者,提议和谈。为了换取和平,安条克大帝愿意割让在欧洲的属地,放弃在小亚细亚已经归降罗马的希腊城市,并且赔偿战费的一半。

大西庇阿对于安条克的条件显然不满意,他要求塞琉古人退出整个小亚细亚,并赔偿全部战费。这个条件是塞琉古人难以接受的。眼见和谈难以成功,安条克决定贿赂大西庇阿,他愿意拿出国家岁入的一半给大西庇阿,并且不要赎金释放大西庇阿被俘虏的儿子。

巨额金钱攻势加上释放儿子,依然丝毫没有动摇大西庇阿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决心。对于安条克大帝的建议,大西庇阿表达了感激之情,他提议安条克接受目前的条件,不要冒险开战,以免战败后的条件会更为苛刻。

和谈破裂不久之后,大西庇阿莫名其妙地“生病”了,前往后方养病,安条克大帝则将大西庇阿的儿子送还,或者是出于感激,或者是出于计策,大西庇阿告诉护送他儿子前来的人,在他本人回到军营以前,希望安条克大帝不要发起战斗。

大西庇阿说这番话时候的心态究竟如何?无人知晓。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5)

图5:罗马军团历来注重阵型严整

于私,因为出于归还儿子的感激,所以他不想亲自指挥军队击败安条克?

于公,因为担忧安条克率领大军进行战略撤退,以坚壁清野的策略来对付千里征战的罗马军团,所以他有意识地刺激安条克大帝,促使安条克帝国决定与罗马人决战?毕竟,当大西庇阿不在军中的时候,安条克大帝会认为自己取胜的几率增大了。

接替大西庇阿担任指挥官的是曾担任执政官的多米提乌斯。他率领罗马军团步步紧逼安条克大帝。为阻止罗马人逼近,安条克两度派出部队进行阻击,一次是出动一千余骑兵阻击罗马人渡河,一次是派出三千步骑混合部队阻扰罗马人筑营,不过两次都遭遇了失败。最终安条克大帝按捺不住,决定与罗马军团展开决战,时为公元前190年的晚秋,地点位于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

先来说罗马人这边的布阵。罗马方面的总兵力约为3万人,左翼紧靠河岸,能够得到河岸的保护,因此左翼只布置了区区120名骑兵。位于中央的是2万名步兵,按照常规的三横队布阵,李维在描述罗马军团布阵的时候,没有提到军团中的轻步兵,因此这2万步兵极有可能全部为重装步兵;在步兵的右方,是亚该亚联盟的轻甲近战步兵与帕加马王优美尼斯的部队,他们混编在一起,一共有3000人;右翼有4000名骑兵,其中800名是优美尼斯的骑兵,500名克里特的骑兵,500名Trallian骑兵,其余2200名都是罗马人的骑兵;此外还有16头非洲战象,它们的身躯比安条克大帝麾下的印度战象小得多,数量也少得多,因此布置在军团步兵老兵横队的后面。

守卫营垒的是马其顿人和色雷斯人的联合部队,一共2000人。

塞琉古部队来自于很多个民族,总兵力7万人,其中骑兵1.2万人,轻装部队(主要是弓箭兵和投石兵)接近2万人。位于全军中央的是塞琉古的精锐部队,采用马其顿方阵,一共1.6万人。因为安条克大帝要将他的全军展开,因此他将方阵的正面缩短了,方阵纵深则从通常情况下的12人增加到32人,而正面宽度只有500名士兵,与方阵混编在一起的是22头庞大的印度战象。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6)

图6:塞琉古部队来自于很多个民族

紧挨方阵右翼的是1500名小亚细亚内地的高卢雇佣步兵,他们又被称为伽拉太人;位于高卢人右翼的是4000名骑兵,其中3000名铁甲骑兵,1000名是被称为“阿格尼亚”的精选骑兵,与这些骑兵混编在一起的有16头战象,它们位于骑兵的背后。

在骑兵右翼的是皇室步兵,位于这些步兵右翼的是1200名弓箭骑兵;弓骑兵右翼是来自各个民族的弓箭手、投石兵、标枪手,这些轻步兵至少有5500人。

以上,便是塞琉古军右翼的布置,再来看左翼的布置。在中央方阵的左翼,是1500名伽拉太雇佣步兵和2000名卡帕多西亚步兵;位于他们左翼的是2700名多兵种混编部队;继续往左,是4000名骑兵,其中3000名铁甲骑兵,1000名轻骑兵;在这些骑兵的前方,布置了大量镰刀战车和骆驼弓箭骑兵。

铁甲骑兵的左翼,是来自意大利南部塔兰托的标枪骑兵,再往左,则是2500名伽拉太骑兵;伽拉太骑兵左翼是来自各民族的弓箭手、投石兵、标枪手,这些轻步兵有4000人;再往左,则是4000名轻甲近战士兵;在左翼的末端,是一批弓箭手与投石兵,他们数量不详,与他们混编在一起的有16头战象。

守卫营垒的部队布置,不详。

表面上看,塞琉古军队对于罗马军队在数量上有2:1的优势,他们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在骑兵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然而这一切只是表象而已,塞琉古军队有诸多劣势:

其一,是士气低落。我们在前文中说过,士气取决于士兵对于胜利拥有多大的信心。自前192年开战以来,安条克大帝在陆战和海战中一败再败,唯一一次胜利是还是在海战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安条克大帝排布布阵的时候,多少士兵是满怀忐忑之心走上战场的。

其二,是雇佣兵的问题。在塞琉古大军中,小亚细亚内地的高卢雇佣军至少有5500人,其中2500名骑兵,3000名步兵。除了这些人是雇佣兵外,塔兰托标枪骑兵也是雇佣兵,至于是否还有其它的雇佣兵,不得而知。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7)

图7:当时双方部队中都有大量的雇佣军

雇佣兵战斗力如何,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检验,在野战中他们完全不是罗马军团的敌手。对于雇佣兵来说,他们作战仅仅是为了获取金钱,因此雇佣军在顺风作战可能是十分勇猛的,因为可以获取很多利益;但是一旦战事不利,他们就会首先逃命,因为他们不至于为了那么一点军饷送上自己的性命。

有人可能会说,汉尼拔麾下的高卢雇佣兵十分善战。这是有几个原因的,一是山南高卢人与罗马人有着几百年的世仇;二是汉尼拔带着他们在远离山南高卢遍布敌人的地方作战,他们只能紧紧依附汉尼拔;三是汉尼拔是威名远播的统帅,跟着汉尼拔作战他们认为能获取很多利益;四是汉尼拔也担心这些高卢人的忠诚度,经常把他们当做诱饵抛给罗马人,或者在布阵的时候放在最易承受伤亡的位置。

其三,是纪律与训练问题。汉尼拔战争锻炼了大批罗马官兵,为了对付安条克大帝,最有经验的官兵基本都跟随大西庇阿来到了小亚细亚。反观塞琉古方面,部队来自很多个民族,很多部队训练不足,纪律涣散,在左翼就目前的记载,至少有1000人是刚刚招募的新兵。

其四,是民族矛盾问题。塞琉古帝国是希腊化的波斯,很多东方民族的士兵对塞琉古王朝缺乏民族向心力,他们并不甘心受希腊人的统治。

言归正传,决战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两军在清晨布阵,当时正下着毛毛细雨,到处弥漫着薄雾,视界晦暗不明。这明显影响了塞琉古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塞琉古军队的战线很长,能见度的降低后,塞琉古军两翼的军队彼此看不到,影响了整体的指挥。而且塞琉古军中有非常多的弓箭手和投石兵,模糊的视线影响了他们的命中率,细雨的侵润也使得弓箭和投石索变得松弛影响了射程和威力。

安条克大帝希望首先依靠恐怖的镰刀战车打乱罗马人的部署。镰刀战车装备了四把长柄镰刀,当战马拖着战车飞奔的时候,四把恐怖的大镰刀像绞肉机一般,切碎它所遇到的一切生物。

安条克大帝也许不熟悉历史,几百年前希腊最著名的关隘温泉关曾被波斯人迂回,然而安条克大帝在希腊的时候,寄希望温泉关帮他挡住罗马大军;百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波斯,他用轻步兵击败了东方的战车,然而安条克大帝却仍希望战车帮他击败罗马人。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8)

图8:塞琉古大军的镰刀战车

帕加马国王优美尼斯很熟悉对付战车的战术。当塞琉古战车向罗马军团得阵线飞驰而来的时候,优美尼斯下令克里特弓箭手、投石兵、标枪兵,以疏散队形飞速向前攻击战车上的驭马。这些轻装部队从四面八方向镰刀战车的驭马射出如狂风暴雨般的矢石,当驭马受伤之后,它们变得狂暴而不可控制,拖曳着战车在战场上横冲乱撞,有不少就冲向了塞琉古大军战线!

镰刀战车离塞琉古大军的战线较近,离罗马军团的战线较远。当失控的大群战车撞向罗马人一方的时候,哪些行动敏捷的轻步兵轻易的避开了战车;然而当大群战车撞向塞琉古大军战线的时候,立即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塞琉古方面的部队密集的布置在一起,很难躲避战车上的长柄镰刀,有的士兵或者战马不幸撞上了长柄镰刀,结果立即被切成两半,或者被切为碎片,或者挂在镰刀上面,有些被切成两半的士兵尚未断气,发出令人恐怖的惨叫,这简直是人间地狱……

战车的荒唐表现沉重打击了塞琉古军队的士气,当两军战线逐渐靠近的时候,塞琉古大军左翼很多士兵开始动摇,最开始逃跑的可能是1000名刚刚招募得新兵,也有可能是高卢雇佣骑兵,当然也可能是别的部队,少部分部队的溃逃立即引起了整个战线的崩溃,在很短的时间内,左翼就连铁甲骑兵的部队都逃走了。

敌军的溃散大大鼓舞了罗马军团得士气,优美尼斯抓住战机,率领右翼4000名骑兵对塞琉古左翼的铁甲骑兵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突击。诚然,铁甲骑兵拥有很好的防护能力,自马镫出现以后,直到火器大规模装备军队之前,重装骑兵一直是最为精锐的部队。

然而,在无马镫时代,骑士与马匹不能完整的结合在一起,为了保证战斗中骑士不从马匹上摔下来,近战骑兵一般用腕力使用刀、剑战斗,或者采用长矛低速冲锋。过于沉重的战甲会让骑士失去灵活性,导致他们可能还不是普通罗马骑兵的对手。

在《希腊罗马名人传》的卢库鲁斯传中,普鲁塔克记载了这位显赫的罗马名将击败亚美尼亚铁甲骑兵的方式:“他命令骑兵攻击对方的侧翼,用他们的短剑对付敌人的长矛,这是重装骑兵唯一可用的防卫武器,根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也不可能伤害到敌人,这样钝重而坚硬的铠甲,等于是将他们囚禁在里面……(卢库鲁斯命令他们)尽量去砍伤对手的大腿和胫部,重装骑兵只有这个部位没有铠甲的保护。”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9)

图9:罗马军团士兵装备精良,战力强悍

当优美尼斯率领的骑兵扑向塞琉古左翼的铁甲骑兵之时,铁甲骑兵竟然不敢应战,很多骑兵转头逃跑,有些因为铠甲厚重而跑得慢的骑兵则被杀死或者俘虏。随着骑兵的溃散,方阵左侧的高卢雇佣兵,卡帕多西亚步兵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并很快溃散,这样,塞琉古左翼彻底崩溃。

不少溃散的部队躲进方阵之中寻求庇护,因为方阵的左右两侧以及后方都失去了掩护,右翼部队随安条克大帝去进攻罗马军团左翼,方阵里的士兵向四面八方都伸出了长枪。

罗马方面的步兵与骑兵包围方阵后,他们并不上前与他们近身格斗,而只是远远的投射令方阵士兵十分畏惧的标枪和矢石。对于远程袭击,方阵无法反击,他们也不敢疏散他们的队形以减少标枪矢石的伤害。只能在忍受远程武器不断袭击下保持防御阵型徐徐后退。

与方阵混编在一起的有很多印度战象,罗马士兵对付战象的经验十分丰富,他们不断用标枪投向战象,甚至勇敢地贴近战象,用短剑挑断战象的腿筋使其残废。在罗马士兵袭击下,不少战象发狂变得不可驾驭,在方阵里横冲直撞,使方阵陷入混乱,也许还被战象踩踏出多处缺口。罗马步兵趁机冲进方阵,大肆屠杀不善于近身格斗的方阵士兵,西班牙短剑游走在方阵士兵之间,制造死亡……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10)

图10:罗马军团对付战象的经验也很丰富

再来看方阵右翼的情况,安条克大帝看到罗马军团左翼紧靠河岸,仅仅只有少量骑兵掩护,于是他没有坐镇中央指挥全军,而是亲自率领方阵右翼的部队进攻罗马人的左翼。罗马人抵挡不住,步步后退,很多塞琉古部队沿着河岸进攻罗马人的侧翼,部分塞琉古部队追击溃逃的罗马人直抵罗马人营垒附近。

负责守卫营垒的指挥官是阿米流斯,他率领守卫营垒的2000名士兵及时支援了左翼溃逃的部队,阻止他们溃逃并牢牢顶住了塞琉古方面的进攻,与此同时,已经取得胜利的罗马军团右翼也不断派兵前来支援,当安条克大帝看到他不可能取胜后,于是率领他的部队撤退了,罗马人趁机展开追击,无情的砍倒撤退中的塞琉古士兵。最后,他们攻下安条克大帝设防坚固的军营,在军营中大肆砍杀,以至在军营中毙命的塞琉古士兵数量超过在战场上毙命的士兵数量。

塞琉古与罗马人的决战便这样结束了。塞琉古方面阵亡与被俘达到5万多人,罗马军团有很多士兵受伤,但是阵亡的不足500人。

战败之后,安条克大帝求和,与罗马人缔结和约。塞琉古王朝就此退出欧洲、除东南一小块地区外的整个小亚细亚,放弃所有战象,战舰不得超过10艘;不得进攻西方各国,不得在西方各国招募雇佣兵;赔偿巨额战费1.5万塔兰特!另外还要支付500塔兰特给帕加马。

巨额战争赔款让塞琉古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核心军队的覆灭让它失去了对各属国的控制力量,塞琉古帝国从此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去。

对于原来塞琉古的地区,罗马人一无所取,一部分城市成为了自由城市,大部分地区都作为奖赏给予了帕加马和罗德岛,其中帕加马获利最多,它成为了小亚细亚最大的国家,罗马人希望依靠它制衡马其顿和塞琉古。当然,在罗马人帮助弱者反抗强国的旗帜之下,罗马人是不允许任何他帮助的弱国强大到能够威胁到他们自己的地步的。

血战卡西诺(血战马格尼西亚)(11)

图11:帕加马成为小亚细亚最大的国家

小亚细亚的战事并未就此结束,接替西庇阿兄弟为小亚细亚罗马军队统帅的是弗尔索,他率领军队狠狠打击了横行于小亚细亚内地的高卢人,之后这些高卢人再不敢勒索和劫掠小亚细亚诸多弱小的城邦。

公元前188年夏末,弗尔索率领全军返回意大利。因为疏忽大意,他没有走海路回国,而是走陆路经色雷斯回国。经过色雷斯地区的时候,他既没有让菲力五世前来提供保护,也没有在行军中采取较为安全的行军队形,当罗马军队进入一条狭长的道路之时,遭到了色雷斯人凶猛的袭击,罗马大军损失惨重……

可以想见,两年前菲力五世护送罗马军队安全通过色雷斯,其对于罗马人的胜利,是作出了何等的贡献。

公元前183年,战略之父汉尼拔在罗马人的威逼下饮毒自尽,时年64岁;罗马英雄大西庇阿在同一年郁郁而终,这位逍遥洒脱的英雄用尽了他的幸运,在五十出头便英年早逝。这两位古典时代仅次于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英雄,他们在战场上虽为敌人,但是在战场外则惺惺相惜,彼此钦慕。如是,一个时代结束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