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再去一趟成都(少不入川的成都也同样)

成都最近被评为中国第四大人口城市,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万。

人口虽然占第四,收入水平却在新一线城市中占倒数第五。

还想再去一趟成都(少不入川的成都也同样)(1)

2010年到2021年底,成都常住人口增长了7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六十多万人涌入成都。

其实大部分人口增量是来源于逐年毕业的大学生,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成都是西部唯一一个发展潜力大的城市,这些人才自然也会随波逐流的流入成都,

人才流入成都后,成都给的就业岗位竟然都是一些人力密集型岗位。

比如客服、保险、运营、电销、审核,有人调侃,“孙悟空路过天府三街都要打400个电话才能走”。

而贡献这些岗位的无非就是那些入驻成都互联网大大厂或大企业。

先来说客服,

客服的大厂代表就是京东,京东在成都缺口较大的岗位就是客服,

在西部智谷,包吃包住,平均工资4000-6000(实际到手可能就三四千),我相信在成都找过工作的朋友应该都留意过京东客服这个岗位。

再来说保险,

保险的代表是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各大银行,我这里只说一下中国平安,

众所周知,中国平安是世界500强,成都的分公司在环球广场。让我最恶心的是他们的招聘套路,名义上是招软件开发、人事、行政等职位,实际上招进去还是卖保险,不知道你们被骗过没?

现在来说审核

审核的大厂代表是腾讯、快手、字节等一些外包公司,

比如字节跳动,它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等众多平台都需要大量审核,审核分白班和夜班,工作相对轻松,没什么发展潜力,好在大厂福利好,平均工资在4000-6000。

但近年来审核岗位也在疯狂内卷,加班、熬夜、通宵工作已是常态,不然就完不成绩效

最后来说运营,

成都每个公司都需要运营岗位,运营跟上述的几个岗位相比,算是成都缺口大,发展潜力大一点的岗位。

一个人人都想做,人人都可以做,大学生挤破头的岗位,互相内卷,工资也自然被压下来,2000多打底,平均工资也在3000-4000,可能沾点销售相关的运营工资会高一点。

除了就业问题,成都政府吸引人才流入的福利也少之又少,如果要突破新一线城市称号,真正做到一线城市,不仅是要打造成都“网红名片”,还要解决就业、收入、福利等一系列问题。

要是不改善这几点,随着人才的逐年流入,成都只会越来越卷。

我爱成都,祝所有蓉漂们拨云见日,早日反客为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