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粒每日更新歌曲(陈粒悠长假期一张)

陈粒每日更新歌曲(陈粒悠长假期一张)(1)

陈粒的新专辑《悠长假期》,在我听来,是一张“闪烁着摇滚乐团光芒的专辑”。

诸君会问:奇了怪了,这张专辑,哪里摇滚乐了?是情绪愤怒吗?是电吉他solo够大声吗?邹小樱,你又盲评了?

通常的流行音乐专辑,聚焦词曲唱,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topline服务的。本着效率第一的原则,那些多余的、会影响我这人类精华传唱度的部分,都给我去掉。

流行音乐的目的是为了流行。iPhone的流行是因为它并没有给大家提供选择,我给你一个“最佳实现路径选择”。这招在短视频平台上被简化得更为明显。9秒卡点。牛逼。

但有些人啊,就是喜欢折腾。贝斯要加个花,钢琴的和声要不走寻常路,鼓手还要搞一些别出心裁的小过门——在录音棚里面干活、干完收工的伙计可没这点儿心思,只有像东京事变,这种由超级乐手组成的超级乐队,他们的专辑里才会有这种闲工夫(东京事变的《音乐》是今年为止我最喜欢的专辑,没有之一)。

想不到的是,听陈粒的《悠长假期》,我竟然听到了一个类似“陈粒’s superband”或“陈粒’s all star”。

这张专辑能有多少“无用的部分”呢?第一首《魔鬼辣》,4分多钟的歌,后面2分钟是电吉他solo 合成器solo;《玉人歌》,弦乐部分的心思、贝斯line设计的心思、钢琴的心思,这是玩室内乐吗?《早上好》的尾奏你可以当做是鼓手的个人秀(最后的那个结尾,是很典型的摇滚乐团式的结尾);《比如世界》的尾奏,单独摘出来,可以是某个北欧indie rock乐队、玩shoegaze的都行;《大裂缝》末尾留了一分钟玩的是电子乐中的合成器流行乐,纯的;《巨雾》的后面的一分半钟是疯狂的萨克斯领先的融合摇滚;《游鱼》尾奏有一分半钟的OST,让我想起了常玉;《实用音乐》可以说是《巨雾》的姐妹篇,这明明就是在jam琴不是么;《悠长假期》是我最喜欢的歌,这不仅致敬了那张经典的同名city pop专辑,管乐和贝斯不停在我耳边按摩,尾奏太飞了朋友;《雨燕》则是用大片的电子乐交响乐做结,我说这个风格怎么这么熟悉呢一看是唐汉霄。

所以你看,这整张专辑啊,除了《悠长假期》同名曲,每首歌尾奏都要搞个2分钟、最低消费1分半,占据全曲至少30%。且每首歌无论是怎样的风格,在缩混时都保持了真实乐器的大动态,充满了live的临场感。如果你的耳机或音箱足够好,推大音量,这听起来就像是一场演唱会;我太爱这张专辑的混音了,这是摇滚乐/爵士乐的逻辑啊不是吗?除了词曲唱,音乐的每一个部分都如此的重要,都不应该这样糊弄过去,都应该倾其所以地秀出每个人的本事,这还不是“闪烁着摇滚乐团光芒”么?

站在中央的陈粒,丝毫不担心自己的锋芒会被抢走。就像椎名林檎,她会担心浮云和龟田太强么?

一张值得大家细品的专辑。细品,真的不是被玩坏的那个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