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

央行12日公布社融和货币数据,如下。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1)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低于市场预测值21000万亿元。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2)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

因为社融数据的拖累,12日股市整体下跌。三大指数小幅低开后维持弱势震荡。截至收盘,沪指跌0.87%,深证成指跌0.89%,创业板指跌0.79%。房地产、证券、煤炭开采及加工等行业板块走势低迷,两市超2800只个股下跌。

分项看社融数据: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3)

形成主要拖累的是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

其中,企业债券同比减额最大,这主要是因为11月份以来,以债券为主的R1和R2级理财产品下跌甚至大幅亏损,投资者纷纷赎回理财产品,债券被抛售,价格走低,收益率上涨。这时候,企业发债困难成本走高,或者是根本就发不出来债。

而政府债券走低,最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政府债技术高,叠加今年政府债前置,集中在上半年发债,因此,形成了拖累。

人民币贷款中,居民中长期贷款是最大的拖累项。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购房,也就是房贷,这跟楼市低迷密切相关。

所以,数据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可以互相印证。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4)

而企业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多,是最大的贡献项。这主要是因为国企央企等为了保增长而被动增加的贷款。

这又可以与央行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数据互相验证。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5)

社融数据最近半年以来不断创出新低,同比10%的增速,更是创下了2003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最低值

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和企业对现实的悲观以及对未来缺乏信心,不再加杠杆所致。

而M2却在不断上涨,与社融增速形成的剪刀差在不断扩大。一是因为今年两次降准,说明央行的政策还是非常给力的,二是因为居民提前还房贷并且拼命储蓄所致。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6)

这就是我文章一直在说的,宽货币无法向宽信用传导。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无法流向上面希望的地方。

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出现原因(终于还是掉进了流动性陷阱)(7)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经济学家将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时,单单依靠调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动的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这也是最近两年来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不是太看好股市的原因。

未来,政策发力的点,仍然是社融,让居民和企业加杠杆,手段主要是刺激楼市、鼓励消费和发展基建。

不管能不能成,这是未来政策发力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