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桑寺镇窦家鼓子秧歌(冯二来李桂滋府谷黄甫秧歌)

黄甫秧歌

冯二来、李桂滋/文

秧歌是我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类型。据记载秧歌在我国己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达到了鼎盛期。

黄甫的秧歌早在民国时期就非常活跃,活动多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的三天之中,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村社院落、集镇街头,是一种自发性且具祝贺性、娱乐性的群众新春延续活动。黄甫后村人张润华、王过门就是那时黄甫街秧歌活动的发起人。后来发展成推选会手组织相关活动,王喜玉、李三良等人就是群众推举出来组织活动的人。无论个人自觉自愿的发起,还是众人选举会手,组织活动的人都积极性很高,认真负责。

龙桑寺镇窦家鼓子秧歌(冯二来李桂滋府谷黄甫秧歌)(1)

每年正月初七(小年)过罢,秧歌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要在沿街所有的牌楼上插彩旗、纽彩子、挂灯笼。灯笼由各家各户特别是商铺店号大户自行精心制作好后送往指定地点。因为各家制作,灯笼的式样花样百出且特别讲究寓意,所制灯笼有代表“五谷丰登(灯)”、“年年有余(鱼)”、“喜鹊登(灯)梅”、“五子登(灯)科”等等。送灯笼时有字号的大户要将灯笼挂在长长的木棍上,高高举起摆街(沿街展示,也相当于现在做广告),以此亮相灯笼式样,吸引众多人观看,人们比比划划,指指点点,如同比赛评比一般,整个制灯特别是送灯的过程,街道上就是一番别具一格的情景。有个别大户因故没能送灯,就罚送黄油几斤,因那时还没有电灯,灯笼要用黄油点亮。其时要唱大戏,由县剧团或山西晋剧大剧团演出。夜火爆竹燃放统一布局,分散、集中燃放,由前村人马王留柱专人负责,戏台中央设计的“炮打围城”(也有‘炮打台湾’一说)是群众最喜欢观看的场面之一。进入八十年代初,因县上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召开“三干”会,乡村队干及公社干部大多参加会议,黄甫正月十五秧歌古会改为正月二十四至二十六举办。

正月十四活动开始,白天要到个户人家转院子。每到一户,主人要端出茶食,也有冻海红、红枣、海棠等食物让人品尝。其中茶食这一地方特色小吃,最让制作主人上心(用心制作),因为有哪个妇女不想让人夸奖其热情好客,特别是心灵手巧呢?那些专业制作的店铺,端来的茶食、麻花、饼子等数量最多,魏板女、王方榆树、赵美仁是被公认的煎茶食好手。

整个活动的高潮在夜间,除走街串巷,每家火笼前必转一圈而外,要在南关(黄甫前村)韩家圪塄、窑沟,后街(黄甫后村)官井沟、薛云狮大门前、魏桧大门前和公社大门前等几个比较宽敞的地方集中展示活动节目,因为节目多观众更多,热闹非凡自不用说,又是一番让人留连忘返的情景。到了元宵之夜,家家红灯高挂,炮竹响声不断,沿街两边人山人海,节目表演到了精彩高潮之时,群众总能报以喝彩,掌声不断。

在这一时段中,黄甫不少村子也有秧歌活动,形式大同小异,气氛一样热烈。

六十年代中期,秧歌活动普遍停办。

七十年代初,秧歌活动又逐渐地兴办了起来。停办近十年的秧歌古会再次兴办,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群众热情高涨,秧歌在传承传统古会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改进。办会时,参与演出的人数更多,阵容更大,仅鼓乐队就在原有梁憨、樊凯为唢呐主吹手的同时还聘用海则庙乡柏林店村傅赖、黄甫高家墕村曹六十二等唢呐乐队助兴。

随着黄甫区域经济的大驱动,大发展,镇政府借黄甫古会吉日,还举办一些促经济、促发展的大型活动,如2018年,举办了一次规模、声势空前的“面花”大赛,特邀嘉宾有内蒙、山西及县境内的多家蒸面花高手。在展示面花的同时,各行政村均组织秧歌队表演助兴。这种古会新办,与时俱进,群众喜闻乐见。

在整个秧歌活动中,传统活动节目很多,分别介绍如下:

一、 桨船、 轿车、二鬼打架、担灯、大头和尚戏柳翠

1. 桨船。桨船又叫水船,是社火中的重要节目之一。黄甫段寨、川口等地,地处黄河岸边,船曾经是这些地方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有这种源于生活的熟悉行船体验加上高于生活的艺术性渲染,就使社火活动中的桨船耍得更加逼真。桨船的制作:由木工匠人做一个约3尺宽8尺长的船形框架,船底周边围上白布。船舱中间再做一个正方的框架上蒙花布为篷。篷前敞口,两侧和后面都用彩带和纸花装饰,篷顶框上固定装一些彩灯。船面除彩篷下留一孔让乘船人驾船外全蒙上布。孔上固定两条攀带,攀带挂在乘船人两肩就把整个船身提离地面。表演开来,人走船动,彩船犹如漂在水上一般。一只船要配一名艄公,坐船者多为女性,她们要做碎步走、上船、下水、穿浪、搁浅等动作;艄公则是男性,艄公的表演艺术含量更高。河神庙湾人王混憨、大宽坪人王腮扣是全公社出了名的搬船高手。他们手握船桨,表演开船、引船、推船、停船、拐湾等基本动作,步若行云流水,加之扎一条红布腰带、头戴尖顶毡帽、翻穿一领大皮袄,抖动起来更显皮毛活泛,趣味十足。行船路线一般有转8字、套回字等,最为细节的部分是要表演过险滩、翻大浪、船被搁浅艄公下水托船、撬船、背船等动作,有时也加演一段唱山曲儿、独白、对白等插曲,整个场面充满喜戏色彩。

2.轿车(拉车子)。拉车子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车子的制作与桨船大同小异,一个是船型一个是车型。拉车子参演人数较多,一般由坐车的姑娘一人、拉车的姑娘两人、推车的小伙一人、外加一个耳挂红辣椒,手拿笤帚的丑婆子和一个肢体灵活、洋相百出的愣小子共六人组成。黄甫街秦老虎男扮女装,表演起来扭扭捏捏滑稽般娘味十足,近年来居住在黄甫街的麻镇人刘田荣接替这一角色,一番极度夸张的画妆之后,一出场似乎浑身喜剧细胞满满,木偶戏架式多多,一招一式无不逗人失笑,加之愣小子从中搅和,活脱脱一场滑稽剧上演。

3.二鬼打架。二鬼打架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并非两个人相扑,而是一个人玩“独脚戏”。表演者背上背一个装有两个胳膊交叉似在摔跤的假人的前半身木架,双脚双臂都套上大红大绿的裤子,两手穿一双鞋尖朝自己的皮鞋弓下身来双“脚”着地,皮鞋内填实,还要装好手柄以便于牢牢穿在“手”上。表演时,先从慢慢的对峙开始,很象拳击台上的两个拳手在侍机出击,一旦发起进攻,双方便狠劲地搏斗起来:一会儿人仰马翻,双方倒地;一会儿一个击倒另一个,拳打脚踢;一会儿扫堂腿、勾连脚、滚、翻、挡、抡、转、提,浑身解数应使尽使。如此以假乱真,观众正在错愕张口之际,只见长裙撩起,露相的仅一人而已,演表者双手提鞋躬身向众人行个抱“鞋”之礼,免不了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当年黄甫后村人程三就是表演二鬼打架的典型代表。

龙桑寺镇窦家鼓子秧歌(冯二来李桂滋府谷黄甫秧歌)(2)

4.担灯。担灯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独特鼓谱的伴奏、变化多样的队形、认真表演的风格,使人心旷神怡,拍手叫绝。担灯扁担两端各缀一枝花灯,扁担多用柳条而做,薄而适度,软而具有弹性,可上下颤动。灯型异彩纷呈,红的西瓜灯、白的白菜灯、紫的茄子灯、粉的莲花灯、黄的黄瓜灯、十二生肖灯等。花花绿绿的彩灯,娇娇艳艳的美女,袅袅娜娜的舞姿,如风吹,似水漫,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好一派热热闹闹闹古镇、欢欢喜喜喜丰收的大美景象。特别是夜晚表演时,灯火点点如繁星落地,娇态翩翩似天女散花,花月交辉,灯光流萤,融成一条长长的彩龙,比白天更多一番风采。担灯的意义在于:其属于黄河文化在民俗中的突出体现;其舞蹈面貌体现了原始的对天神的敬畏心理即天人合一的和谐期愿;娱乐相宜,雅俗共赏,崇美意识极浓;还是群众体育健身的好项目。唯其如此,担灯项目一直在黄甫的古会社火活动中延续至今。只是现在的人们自制的花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上现成的塑料类灯型,虽然多了一些精致,却少了几分古典。

5.大头和尚戏柳翠。源于元代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故事讲的是南海观音净瓶里的柳枝因蒙微尘,被罚下凡投胎杭州,成为风尘妓女名叫柳翠。为了防止她迷失本性,三十年后明罗汉尊者化作疯癫和尚下凡度化,经过三次说法,柳翠顿然醒悟,与罗汉同时坐化升天。这本是一出净化心灵的戏剧,但在流传中却迎合小市民的欣赏情趣,演化为纯粹的色情表演,后来人们褒贬不一。黄甫的大头和尚戏柳翠自古就是两人组合的一种稍带调情而具有戏剧性表演的节目。先说大头和尚头盔制作:将大块土圪垯精心削刻成“大头”模样,然后刷好汤汁浆糊,用白麻纸一张一张地多层覆盖裱糊(等干了一层再裱一层),凉晒干成硬壳后用小刀将土块破碎掏空,最后用涂料绘画模型五官而成(旧时用洋胭脂为颜料,现在商店有成品头盔),黄甫前村人马王留柱就是制作大头和尚头盔模型的工匠人,制作一个大头和尚头戴,要花费好几天时间。上场前表演者大头和尚身穿偏开口长大襟蓝色长衫,手拿一把长杆蝇刷,柳翠穿花色长衫,手拿花手绢儿。黄甫人张润华饰演大头和尚,李憨、魏换小饰演柳翠最是出名。大头和尚戏柳翠如说相声一样,分逗哏、捧哏,大头和尚为主角儿(逗哏)。张润华读书多,业余剧团时戏演得好,对节目情节的把握颇有尺度,从黎明即起到洒扫庭除、从烧香拜佛到敲钵盂念经,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作为配角的柳翠自然也入情入戏,扭扭捏捏、娇滴滴、羞答答,配合得和谐有趣。高潮处则是一番嬉戏后的二人拥抱,演出随之结束。整场演出,需纯一色唢呐配乐,诙谐幽默、饶有情趣的演出加黄甫名吹梁憨的唢呐伴奏,黄甫的“大头和尚戏柳翠”社火节目在周边地区很是出名。

二、腰鼓

腰鼓舞历史悠久,在古唐诗中就记载有腰鼓的名称。腰鼓舞也称“打腰鼓”,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解放前流行于陕北一带。近年来,安塞腰鼓已闻名全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腰鼓舞多在年节喜庆时演出,有时也插入秧歌队伍中,随着秧歌队伍边敲边舞。表演者男角穿挂腰鼓,头戴白羊肚手巾,上身穿白色或绿色的襟卦,下身穿彩裤,腰扎红带,面化简妆,一副英武之像;女者顶头彩巾,身着彩衣。表演时,腰鼓系于鼓手腰上,鼓手手执鼓槌,左右开弓,时而击边,时而击面,整齐划一,同时变换队形并表演跑、蹦、跳等动作。

黄甫学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曾组建过一支腰鼓队伍,有腰鼓手20名,配有大镲、小铜锣等乐器,教师魏美莲任腰鼓队指导老师,这支腰鼓队曾多次参与了当时黄甫乡政府组织的大型集会、庆典活动以及元宵节活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可惜2000年后,学校师生人数锐减,腰鼓队组建没几年自然解散。

三、 高跷 竹马

1.高跷(地方称踩高跷)。高跷为柳木或杨木制的中间装有踏板的长木杆,上扁下圆。扁的部分与表演者的腿(膝盖以下)绑在一起(用细麻绳或布条)。 高跷的高指的是踏板以下的高度,黄甫人制作高跷的高度不同与一些地方的拐子或寸跷,通常的高在3——4尺之间。表演者借用黄甫业余剧团的服饰常常扮作《西游记》《白蛇传》等戏剧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男角穿遮住脚的红彩裤外穿开襟的叫做大衫长袍;女角头戴花簇穿短衫长裙;比较引人的角色是有一个 头上扎朝天辫,身挂串铃,手提夜壶的二卜愣子和一个耳挂红辣椒,一手拿一把笤帚,一手提根长杆烟锅配大烟袋,面部画妆成麻脸歪嘴的丑婆子。出会时过街多为两行集体队形,踩着高跷扭秧歌步(称作高跷秧歌)。重头戏在公社、粮站院内和正街戏台广场内集中表演,有“双开头”“双开屏”“盘龙阵”等多种队形变换。最为打诨逗趣的是二卜塄子、丑婆子和孙悟空、猪八戒的表演:他(她)们(多为踩高跷高手)不受队形约束,可以随意乱串,前进后退,扰乱调情,洋相百出。加之整场表演,男的潇洒浪漫阳刚十足,女的娇柔妩媚花枝招展,间或整队停留,锣鼓配乐,合唱几句地方山曲儿,如“牌楼儿高来牌楼儿低,牌楼儿底下遇见你,掰住肩膀我亲了一个嘴,王迷唐佛好东西”等,这一小憩插曲罢了,继续表演,逗得群众开心大笑,很是喜欢。

龙桑寺镇窦家鼓子秧歌(冯二来李桂滋府谷黄甫秧歌)(3)

在整个高跷秧歌表演中擂大鼓(地方人称锤皮)是最主要的打击乐,黄甫后村人李三虎是这一打击乐的传承人,李三虎师从何人学打鼓不详,可李口传的打击乐谱至今流传。因其没念书也不识谱,他就用地方方言教给后人,如踩高跷的鼓点是“咚咚起咚起,咚起咚起起咚起(男男女女搅和起)。跑竹马的鼓点是“烂瓮片,烂瓮片,烂瓮烂瓮烂瓮片(咚咚镲,咚咚镲,咚镲咚镲咚咚镲)”等等。这样的鼓点节奏,或许只有黄甫才有,独具地方特色。

2.竹马。竹马的道具是用竹条、纸和布扎成马形,马形中间漏空,底部围上布围,马首为工匠自制的如木偶剧可牵着能活动的模具,表演者站在马形中间,由两条布束挂在两肩。竹马一般是成队出演的,多由儿童组成,每一骑由马僮与骑马者配合表演。黄甫前村人魏二憨是竹马表演艺术的传承人,由他教练的竹马演出,用群众的说法叫“有戏”。一群十多岁的孩童在鼓乐声中时而你追我赶,时而摆布造型,时而个性张扬,不管跑步还是站停,孩子们两手紧握牵制马头的绳索,使得马头自始至终都在晃动,仅就这一点认真劲儿,无不让围观者为之喝彩。

七十年代初,黄甫秧歌活动声势空前,连续几年的正月古会活动中,竹马演出人员逐年增加,好戏连连。

四、九曲黄河阵

九曲黄河阵传说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从《封神演义》中《三姑计摆黄河阵》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替兄赵公明报仇,摆下黄河灯阵和姜子牙斗法而来,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九曲黄河阵的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之方法,以富贵不断传统图案九曲而成。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每宫门前的立柱上均贴对联,象征着九州中华。人们从入口,顺顺利利的通过连环阵,从出口出来,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贴有“消灾免难”“五谷丰登”的横批。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

九曲黄河阵是用五根高杆、九根次高杆和三百一十五根桩木组成,桩木杆插于土中,然后用横木串连起来的蜗牛状连环弯,成形九曲十八弯。五根高杆上悬挂着红、绿、黄、紫、蓝、五种颜色的方旗,九根次高杆上挂九盏大灯笼,其余三百一十五根木桩上放置三百一十五盏灯(旧时用黄油灯,现在改为电灯),三百一十五盏五颜六色的灯分别环绕着九盏大灯,构成了颇为壮观的九曲黄河阵。

黄甫街上的九曲黄河阵(本地人称灯游会)早在明清时期就盛行,每年元宵节办一次。过去都用木质椽檩搭建,近年来以钢管代之,一度时期木桩还用葵花杆将就着过。

灯游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现在改为正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连转三天,人们图个一年的通顺,赶会的男女携家带口紧随乐队以及闹元宵的演职人员其后,人人手握香、炮,一副虔诚的样子,漫步前行,约二十分钟后即可从入口到出口,此时唢呐锣鼓、箫管声声不断,鞭炮、礼花声不绝于耳。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好一幅壮观的和谐图,是欢乐的海洋、幸福的天地。

龙桑寺镇窦家鼓子秧歌(冯二来李桂滋府谷黄甫秧歌)(4)

灯游会罢,人们陆续离去,前往戏场看戏或观看古会演出。夜静人稀之时,还有“偷灯盏”一说,相传偷上灯盏可生育小子,于是想生男孩的人家便虔诚地偷上一盏灯,带回家中,若真生了小子,第二年元宵节便往灯游会上送两盏灯。偷灯这事无疑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可第二年给灯游会上送灯的总是有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渐少,但黄甫秧歌古会照办不误,只是规模、声势等不及从前。

近年来,自上而下,重视“三农”发展,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黄甫的秧歌古会也引进吸收再创新,传承学习再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