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内容和职责(情系百姓知行合一)

情系百姓,知行合一——范继宏同志帮扶事迹材料,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内容和职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内容和职责(情系百姓知行合一)

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内容和职责

情系百姓,知行合一——范继宏同志帮扶事迹材料

范继宏,男,汉族,1968年12月出生,甘肃通渭人,大专文化程度,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兰州指挥学校内卫专业,1987年10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入党,现任定西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科一级主任科员、马营镇赤砂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以来,他始终心系帮扶村产业发展,不断夯实基础设施,铺设富民致富路,心系帮扶贫困户,“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搭建为民“连心桥”。他写的一手好字,深受百姓的喜爱,他充分利用这一自身优势,以送书画的方式深入农户走访慰问,了解民情,通过送书画入户,深入农户实际查看,了解掌握群众之急、之想,在赤砂的田间地头、农舍乡村,处处留下了他调查研究、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目前,一走进马营镇的赤砂,一股书香味迎风扑鼻而来,在赤砂的百姓家中,家家户户都挂上了他书写的中堂字画,他本人也感满满的幸福。他就是定西市司法局驻马营镇赤砂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范继宏同志。2019年5月15日,他被市委组织部任命为马营镇赤砂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从事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衔接工作近三年来。他始终如一日,忠实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发挥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帮扶干部为民的情怀和高尚的品质,实际展示了一名司法行政干警“知难而进、勇挑重担、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一、培育优势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只有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怎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建设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优势产业效益等问题,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他的做法是,要发展好产业,首先要解决好“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为谁种”这四个问题。

“种什么”要精准施策:一是做优传统产业。他经过大量走访农户、实地考察、访问专家等,确定打造一个蚕豆示范点。这里的海拔在2300米以上,种蚕豆病虫害少,且产量高品质优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路径。二是做好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已充分彰显,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带动就业和促进村民自治的社会功能,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新产业、新业态。他充分利用“蟾山起雾”这一景点,在赤砂村打造了一个旅游景点,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谁来种”要农企齐发: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他通过组织当地农民在外地考察、观摩、培训等形式,打造了一批具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农民,带动了当地更多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二是打造了区域“月亮”型种植点。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他组织群众推选出了一些经营水平较高、有一定技能、辐射带动力强的种养殖大户予以重点帮扶。打造了一个400多亩的蚕豆种植示范点,发展了几家养牛10头以上的养殖户。通过个人投资、当地政府支持和帮扶单位帮扶等措施,积极筹措资金,来推动当地种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怎么种”要科技驱动:一是要科学种田。一开始从耕地、育肥、铺膜、籽种、农药、点播、出苗率、防病虫害等各个环节,突出完善集成技术,重点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二是装备拉动。市司法局党组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采取职工个人捐资、单位筹资等措施加大农机具投资力度购置农机,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于群众,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

“为谁种”要找准需求: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富裕,就是我们帮扶的目标。脱贫攻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这是预期。二是农民的增收意识增强。农民增收的渠道显著拓宽,农产品的需求将日趋强烈。但是当前农产品市场供应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相匹配。市场上低端农产品多,优质农产品少。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既能满足自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抓乡风文明建设 铸乡村振兴之魂

2020年,马营镇赤砂村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已全面摘帽。同时,年度被评为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巩固这一来之不易成果,他特别注重抓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要记住乡愁”。记住乡愁即记住文明的乡风。他积极带领赤砂村党支部从党建引领、清洁家园、文化阵地、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典型选树等六个方面狠抓乡风文明建设。

一是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帮扶工作队“六大员”职责,带头参加环境整治、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志愿服务,设立党员乡风文明建设专项岗位,引导党员争当环境卫生督导员、移风易俗宣传员、乡风文明指导员、志愿服务组织员等活动。

二是建清洁家园。通过环境整治、拆危治乱、户厕改造等工作,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硬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整治存在的垃圾清运、河道治理、道路毁坏、破坏绿色、占地经营等突出问题。巩固完善长效常态,建立环境“日清扫” “周督查” “月考核”等工作制度,落实常态化督促责任。

三是壮文化阵地。始终贯彻“文化润人”理念,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软环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纯朴的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是村民道德教化的一种手段,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他通过打造党群文化活动平台,设置科普室、图书室、书画室、道德讲堂等,点滴长效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以身边事感动身边的人。通过开展送书画入户、写对联、唱小曲、入户走访讲政策、普及法律知识等活动,喜闻乐见展现村民精神新面貌。

四是讲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邀请当地“能带起土的人”、有一定影响力热心服务的老党员、退休老职工、乡贤人士、文化名人等群体参与管理,制定村规民约,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等,大力倡导婚事、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

五是争志愿服务。抓好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成立诸如党员服务队伍、公益性岗位、五保护之家、村社“能手”等志愿服务组织。突出长效管理,抓好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推出志愿者奖励激励办法,对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量化和成效比评,并拿出一定的物质奖励予以激励。如兑现积分超市、奖励地膜等形式,努力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挤时间当志愿者”的群众服务氛围。

六是树先进典型。坚持从日常调查走访中,了解核实在勤劳敬业、诚信经营、尊老敬老、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等方面存在的真人真事,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如开展“三最三好”评选活动(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志愿者、好媳妇、好婆婆、好党员、)等选树典型,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充分利用帮扶单位律师、法律专业人才等优势,邀请他们现场说法,用鲜活的案例教育广大群众遵纪守法,传播正能量。

三、以配备高质量农机,服务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标要求。赤砂村党支部,遵重科技,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引进推广,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他结合当地种植实际,围绕饲草玉米、蚕豆、马铃薯等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环节,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农机合作社装备配套农机。落实落细全程机械化建设,推广旋耕疏松、施肥覆土、割草覆盖、引进青贮打捆裹包机、青饲料打捆机、收割机等先进适用机械,投资7万多元购置了集玉米收割和秸秆粉碎为一体的农业机械蚕豆收割机、青豆真空包装机等农机。

二是全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发挥作业主力军作用。他紧紧抓住“一村一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按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较大的作业服务范围、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等“五有”农机合作社要求,全力推进合作社的发展。采取帮扶单位帮扶一点、村集体经济投入一点、村民入股集资一点 “三点”的筹资措施,注册了“赤砂村农机合作社服务队”,使农机合作社成为赤砂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三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正向引导作用。范继宏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抓好补贴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协调、引导农民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广大农民使用机械化装备作业的成本,提高广大农业经营者的用机热情和机械化作业普及程度,为农业全面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范继宏同志扎根基层,奉献群众,全身心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行动,真实谱写了一曲华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