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

寇准,北宋名相。政治上有檀渊退敌之功;开发雷州之绩。生活上,则以艰苦朴素著称于当世。

寇准清廉之名,有处士魏野的一首诗为证,诗中称赞寇准“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意思就是,明明当了地位很高的大官,但也一直没有为自己置办产业,兴建新家。

一般人得势或者得钱,肯定会想着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买大房子、车子、奢侈品。但是寇准却能克制住心中这份欲望,实在难能可贵。

因为魏野的这两句诗,寇准又得了个“无楼台相公”的美名。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1)

但其实,寇准本人也算是个天才。不到20岁就考中了进士,而且还做了京官儿大理评事,知巴东、成安二县。

此后仕途一帆风顺,因多次直言上谏被皇帝看重。32岁时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实际上也就是宰相了。

年少有为,按理说是很难控制住心中炫耀、享受之欲望的。寇准之清醒,据说全是因为自己府中婢女的一首诗。

怎样的诗呢?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2)

还请各位听完这个故事。

寇准当时刚刚当上宰相,也确实有些奢侈享受的倾向。喜欢听歌,也经常请有名的歌姬到自己家里来献唱。

往往酒余茶后,身边总得陪着一个姣好柔媚、才貌双全的歌女。

有一次,寇准刚刚在府上请朋友们喝完酒。席上有一位歌姬,歌声清越、面容姣好。寇准特意将她留下,等待众宾客走后,又单独给自己献唱几首。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3)

几首歌清唱下来,甚得寇准欢喜,一时兴起,便赏赐了歌女一匹绫缎。

没曾料想,这歌女也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平时出入大场合习惯了,“一曲红绡不知数”。这会儿寇准赏她一匹,反而耍起脾气来,嫌少,搞得府中上下都很尴尬。

寇准这时候也迷迷糊糊地,正吃不准要这尊佛呢。

这时候,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婢女突然出列,在寇准面前口吟一绝句《呈寇公》。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4)

诗的原文如下: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荧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读是读给寇准听的,歌女在旁边自然也一字不落听进了耳朵里,红着脸离开了。

第二天,寇准酒醒以后,立马叫来昨天给自己念诗的婢女。原来这婢女名叫蒨桃,出身寒门家庭,从小节俭持家惯了,看到昨天晚上歌女贪得无厌,一时气愤便写下了这首诗。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5)

寇准一方面惊叹蒨桃之才华,另一方面也感叹于蒨桃身上优良的品质。他默默对自己说:“蒨桃说得对,我虽然当了官,挣钱很容易,但也不能像这样随便挥霍。须知一针一线,都是百姓的血汗换来。”

从这个教训之后,寇准就一直保持着勤俭朴素的美德,为后人称道。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6)

回过头来看一下婢女蒨桃的这首诗,全文28字晓畅如话,清爽干净,结句有力。

一曲清歌就能换到一匹绫缎,这已经是天大的便宜了。

美人却还在那里扭捏作态,嫌弃礼物太轻。

这位歌女啊,还请你想想与你差不多年龄在家里耕织的女子们。她们要在窗边辛苦多少个日夜,才能够织出这一匹绫缎;她们要反反复复几度抛梭,才能够换来这一匹绫缎的钱呢?

寇准背靴选段千里无鸡鸣(家中婢女呈给寇准的一首诗)(7)

歌女听完这首诗,之所以红着脸离开,大概也是真的听进去了,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些玩伴。

自己沦落风尘,见惯了风花雪月、大富大贵,她们却只能留守家中,期待着嫁个好人家,男耕女织过完一生。

自己在这里嫌东嫌西,那些平凡的女子却在默默忍受着一切。

如此一对比,让人情何以堪。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