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乘客高兴地挥手。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

1月31日,绿皮“小慢车”的乘客们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依次登车。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3)

1月31日,江津火车站,绿皮“小慢车”正在上下客。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4)

1月31日,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的站台上,列车员在帮带着年货的乘客将行李抬上火车。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5)

1月26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回家过年的一对父子。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6)

1月26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一名小男孩在做作业。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7)

1月26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两名小女孩在做作业。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8)

1月26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几名小乘客在玩螃蟹。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9)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一位母亲在给小女孩讲故事书。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0)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乘客用手机扫手心上的“福”字。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1)

1月26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经停的小站,一名旅客背着新买的洗衣机回家过年。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2)

1月31日,柏林站的站台上,61岁的余长明用背篓背着年货准备乘坐慢火车回家过年。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3)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70岁的肖福容带着在江津买的年货回老家过年。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4)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50岁的程焕莲带着给90岁母亲买的保暖内衣回家过年。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5)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40多岁的廖大姐带着买的新鲜草莓回老家过年。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6)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干了20多年列车广播员的李晓静在广播室里给旅客们播放轻松的音乐,她说由于火车运行慢、时间长,为了让旅途更加轻松,她常在正常播报之余给大家放放音乐。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7)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广播员李晓静在广播室里熟练的操作设备。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8)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59岁的民警陈维全在车厢里依次仔细检查防火设施设备。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19)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59岁的民警陈维全正在用手持小喇叭提醒乘客们春运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0)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列车长罗江军(左二)在给两个第一次坐绿皮车的小孩子讲一些安全小常识。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1)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59岁的烧水工陈伟(右一)推着小推车给旅客们提供热水。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2)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3)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4)

1月31日,5612次绿皮“小慢车”上,59岁的烧水工陈伟(左一)双手握着刚加满热水的水杯递给乘客。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5)

1月31日,59岁的民警陈维全帮着年纪大的旅客提年货。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6)

1月31日,柏林站,旅客们在乘车候车室候车。

奔跑在春运路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春运时光)(27)

1月31日,柏林站,一名女孩拖着回家的行囊走在站台上。

又是一年春运时,高铁线路的覆盖,让春节回家变得更快捷。不过,那些曾经承载过许多人归家旅途的绿皮火车,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对于盼着回家过年的人来说,如今有了许多缩短时空距离的方式,可开行在成渝线上的5612次列车,却在回家之外有着许多特别的意义。

在这趟由重庆开往内江的5612次绿皮“小慢车”里,或许是座位格局更适合相互交谈,或许是老绿皮的气氛感染,并不熟识的人们很快聊起天来,分享着购置年货的经验和即将过年的喜悦,交流着孩子的学业问题。慢车上,少了些许归家的心切,却同样不缺新春的气氛。

新华社记者 刘潺 通讯员 包亮 文/图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