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值和认同(有无的互相转化与生命意义)

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助于认识一些现象,有更好的人生态度。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心经》。通俗地说,“色”不是美色,而是佛教中对于有形质的能感触到的东西的统称为“色”,精神领域的东西称为“心”。“色即是空”即”物质“是虚空的,体现了佛教的唯心主义观点。

如果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延伸下去,可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但这是静态的,实际上有和无互相转化,变动不居。就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

所有事物,包括人和人的思维意识都是基本粒子按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规律组合而成,并一刻不停地运动。因此,不同的时空交叉点对应着基本粒子的状态。下一刻的事物永远是最新的,所以不要纠结过去的事,不要嫉妒抱怨,那样会浪费生命。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就是说,这一刻,你是你,下一刻,是更新的你。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大胆一点,组成生命的粒子和太阳等万事万物是一样的,一样能发光发热。当然人的思维意识成果优于物质财富创造,因为它能更持久发挥作用。物质财富创造也非常重要,在它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类会创造更高的文明,这也是宇宙赋予人类思维意识的终极目的吧。

就人生意义来说,肉体对自己有最大的意义,思维对人类整体发展有最大意义。人生意义是不断变动的,阶段性的,就像真理也会进化,阶段性的真理只是真理长河的一部分一样。

生命的价值和认同(有无的互相转化与生命意义)(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