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筑好人才蓄水池)

见习记者 陈 丹 丁安顺

泗水县创新利用编制资源,建立泉乡人才“蓄水池”计划。以100个事业编制,吸引高学历专业人才到企业挂职服务,开辟出一条“政府引才、企业用才、三方共赢”的人才招引新道路。2019年“蓄水池”计划实施以来,已有26名专业人才“入池”,为当地企业发展注入“活水”。

“蓄水池”计划

招回返乡徘徊者

“作为泗水人,以前我就有回家乡的计划,苦于没找到合适契机、没找到对口的企业,所以一直犹豫。作为”2021年“蓄水池”人才陈鹏,毕业后一直在外地企业深耕材料方面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历练已是业内资深专家,对于更换工作单位他尤为慎重,“新企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内容,待遇都是要考虑的。”陈鹏说。

令陈鹏没想到的是,“蓄水池”计划不仅提供稀缺的事业编制,更引入企业参与面试,搭建企业与人才直接对话的平台。陈鹏面对面和企业负责人交。“在了解到九德的企业构建、研发方向后,我知道是时候回来了。”陈鹏说。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筑好人才蓄水池)(1)

陈鹏口中的九德,是济宁九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德)是泗水县内科创代表性企业。“我们很感激县委组织部、县人才事业发展中心、县人社局等单位的指导和帮助,能够让我们直接参与面试流程,这对我们考察人才的专业性有很大帮助。”九德总经理蔡亮说,作为资深工程师陈鹏自加入后,深度参与到企业多个研发领域,很好地发挥了智力担当的主导性作用。陈鹏所在研发团队,目前已斩获2022年山东省工友创业大赛特等奖、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等多个奖项。

2020年,通过“蓄水池”计划入职山东银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魏长龙坦言,“走‘蓄水池’计划挂职企业,不仅工作对口,研究方向都是擅长和感兴趣的,而且还能享有极具保障的事业编制。既激发能动性,又免于后顾之忧,所以毅然决然地回来了。”

活用事业编

人才选择余地大

随着“蓄水池”计划的不断实施、深入,专业人才引领推动的创新性成果,在各个企业开花结果。

“蓄水池”计划2019年第一批引进人才马存金、谷彦冰,分别攻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专业,共同挂职于山东圣地甘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深度参与甘薯产业项目,在山东省农科院专家的带领下,成功改良了甘薯根尖脱毒技术,破解了甘薯育种的难题,团队带头人王庆美凭借高淀粉甘薯品种遗传特性解析与全产业链产业化开发项目成功入选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马存金、谷彦冰也通过该项目进一步锻炼成长,为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努力。

山东鸿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毅食品)想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对生产线科学化管理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2021年鸿毅食品通过“蓄水池”计划引进了机械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海新。进入企业后,李海新发现自动化设备生产流程存在问题,向企业反馈并发挥所学专业知识,优化生产流程结构,在极大地提升车间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降低电耗,促进企业绿色生产。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筑好人才蓄水池)(2)

人才与企业为何能如此高精准适配?泗水县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萍萍介绍,这得益于“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的特色模式。“我们从泗水本地产业特点出发,先后15次深入高端装备、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具有代表性的56家企业展开调研,掌握了20类稀缺岗位、61个紧缺专业”,为“全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随后,再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私人订制”化的招引,从而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同频共振。

为了把专业性人才留住,泗水县不仅落实了硬政策、也在提升软服务。发挥事业编制资源潜力,在企业挂职满5年后,引进人才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回事业单位工作,或是放弃事业身份流动到企业;再者是“1 X”待遇保障机制,引进人才不仅享有较高的工资薪酬,还有丰富的激励奖励政策。此外,对聘用人才的保险接续、子女入学等,泗水县都将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截至目前,“蓄水池”计划已吸引26名高学历人才,专业主要为机械工程、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无疑,这将对泗水县打造“231”产业集群,加速建设制造强县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引才用才留才

泗水发展添新动能

为了克服基础薄弱问题,谋求振兴发展,泗水县在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引育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出适宜泗水县发展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路径。

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泗水县实施了“人才 项目”产业融合工程。制定“新政17条”,对带资金、带创意、带技术、带项目到泗水创办企业的顶尖人才,在资金、融资等各方面提供帮扶支持。依托“乐创泗水”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为落地企业提供厂房、办公支持,形成四新经济集聚区,促进产业合力发展。另外,还建立创业项目落地联席会议制度和“绿色通道”,确保各项政策应享尽享。张萍萍介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朱宁文来泗水建立英中再生医学(山东)有限公司,运营干细胞产业及区域救援皮肤库建设项目。这里也渐渐成为创新创业“孵化园”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在青年人才招引方面,泗水县启动了“蓄水池”计划、优才计划。以专编专用、动态调整、有人有编、无人减编的工作机制,将100个事业编制放在泗水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招引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本科生,目前,已累计为28家企业设计50个招聘岗位,成功引入26名人才。在连续7次的人才入职情况回访调查中,企业、人才的双方满意度互评均为100%。

“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们积极为企业与高校搭桥,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此外组建了‘周末工程师’助企志愿服务队,开展多个线上、线下的大型招聘活动,就是要把助企攀登工作做深做实。”张萍萍说。

泗水县是农业大县,在人才招引方面以农业产业技术带头人、乡村振兴合作人、农村发展带头人等方式,助推乡村振兴。其中,田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一同创建了龙湾湖艺术小镇、阅湖尚儒研学基地,截至目前,招募各类合伙人237人,合作项目92个,投入资金3.6亿元,带动就业2400余人,并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下一步,泗水县将立足比较优势,错位引才,并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保障机制,以人才振兴推动产业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筑好人才蓄水池)(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