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先生简介(第三十一期周有光)

他在解放前夜回国,早年专攻经济学,转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他参加。此后,本就对语言学有兴趣的他怀着一份朴素的热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一头扎进语言学研究领域。

他主持和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主导和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还出版了《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著作,后来被称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他曾参加普通话标准的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拟定和《汉语手指字母》的制定,陆续出版《字母的故事》等20余部著作,先后发表了《现代汉字中的多音字问题》等300多篇论文。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在实现汉语拼音输入计算机、用现代方法和手段研究汉语汉字方面为人们作出了表率。

他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时代即将过去,‘书同文、语同音’的时代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全球化的21世纪,中国将以一个现代文明的大国屹立于世界。” “我们应当从世界看中国,世界也需要汉语拼音!”

“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第三十一期,扫描二维码,走进周有光的更多红色记忆。

周有光先生简介(第三十一期周有光)(1)

来源: “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