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配伍选择题(黄肠题凑是什么)

在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的百科真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

考研配伍选择题(黄肠题凑是什么)(1)

相信很多同学看到题干都会一头雾水,“黄肠题凑是什么?根据题干信息,我们能够了解到它与墓葬有一定关系,但具体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小编现在还没想通,东北师范大学的翻译硕士的百科知识为啥会在2016年考这个题目,有懂的请评论区cue一下小编

考研配伍选择题(黄肠题凑是什么)(2)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何为“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人死后实行的一种特殊葬制,流行于秦汉时期,并且是天子专用的神秘葬仪。但经天子特许,作为一种荣耀,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因此,如果在盗墓或者考古新闻看到“黄肠题凑”的字眼,一般情况下,可以判定为等级比较高的古墓。

从表面字义解释来看的话——

黄肠指的是墓葬的材料和颜色,即黄心柏木,多为柏树去皮抛光以后取出木心,颜色是金黄色,因此称为黄肠。

题凑强调的是棺椁的形式和结构。椁室用大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为椁盖,上尖下方,犹如屋檐四垂,谓之"题凑"。

追溯黄肠题凑的历史渊源,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书中记载道,天子礼葬时,全部由柏木层层铺叠成棺椁形状,外面的便房也是用柏木堆垒,里面放有大量陪葬品。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 梓宫、便房、外藏椁构成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古挖掘中,“黄肠题凑”墓穴重要的代表就是秦公一号大墓、定陶汉墓、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扬州天山汉墓等等。

考研配伍选择题(黄肠题凑是什么)(3)

上图较为详细地标明了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制,整体分为7个部分,结构严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秦公一号大墓,它的时代可是比秦汉文献的记载要久远得多。

从雄厚的国家实力来看——

秦公一号大墓的背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景公统治秦国长达40年之久,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他延续了秦穆公和秦桓公的执政策略,不断将势力推向中原,与各个诸侯的交战中屡次获胜,使得秦国日益强盛。由此可见基于雄厚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之上,秦国有这个人力、财力去建筑如此大的墓室。黄肠题凑墓室的布局可以说是个小宫殿,是仿照墓主生前居所“前朝后寝”的样式,同时里面有大量又精美的金器、玉器、铁器、石器的骨器等等。

考研配伍选择题(黄肠题凑是什么)(4)

从原料和精湛工艺来看——

黄肠题凑的原料都是采自非常名贵的柏木,耐腐蚀能力也是一流的,牢不可破。另外每根柏木的横截面都是边长21厘米的正方形,两端中心各有21厘米的榫头,重逾300公斤,长度分为5.6米和7.3米两种,由此可见每根柏木的形状具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而且黄肠题凑全部由柏木户型套接,没有使用一根铁钉!2500年后,依然能叩之有声,足以窥探到工匠的手艺非常高超,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考研配伍选择题(黄肠题凑是什么)(5)

不过后来因为砖室墓和石室墓的逐渐兴起,再加上黄肠题凑对木材、人力和财力的消耗都巨大,东汉以后黄肠题凑葬制绝迹。

参考答案

黄肠题凑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葬制,常见与秦汉时期天子或等级较高的诸侯王和重臣的古墓。“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黄肠是指在棺椁以外用去皮抛光的黄心柏木堆垒一圈;椁室用大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为椁盖,上尖下方,犹如屋檐四垂,谓之"题凑"。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

参考资料:

http://www.qulishi.com/huati/huangchangtico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