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老祖灵签(陈抟老祖四辞皇命)

传说,陈抟老祖一觉睡了八百年,其实老祖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虽说是长寿得道,也没有一觉睡上八百年的道理这只是以讹传讹神话传说罢了他曾经两隐名山,四辞皇命,而终身不近女色,不亲人情,睡时多,醒时少,闲云野鹤,悠闲自在是他的养生修道之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陈抟老祖灵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抟老祖灵签(陈抟老祖四辞皇命)

陈抟老祖灵签

传说,陈抟老祖一觉睡了八百年,其实老祖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虽说是长寿得道,也没有一觉睡上八百年的道理。这只是以讹传讹神话传说罢了。他曾经两隐名山,四辞皇命,而终身不近女色,不亲人情,睡时多,醒时少,闲云野鹤,悠闲自在是他的养生修道之法。

话说,陈抟从出生到五六岁时,还不会说话,邻人都叫他“哑孩”。有一天,自己在河边玩耍,遇到一个妇人,身穿青色道袍,自称“毛女”,专为陈抟治哑病而来。并抱起小陈抟来到山中,给他倒出一杯琼浆喝了。陈抟于是便能开口说话,并自觉心窍清爽,身轻如燕。毛女随后拿出一本书放在陈抟怀里,并送回到河边。

陈抟回到家中,既能开口说话向父母诉说奇遇,并取出怀中书来看,却是一本《周易》。陈抟打开书册就能成诵,已晓得八卦的大致意思。从此之后,无书不览,只是这本《周易》,坐卧不离手。又喜欢读《黄庭》、《老子》等书,洒脱的就有出家问道之志了。

陈抟十八岁时,父母双双亡故。于是便把家财散给亲戚邻居,只身一人前往本县境内的深山隐居。随后梦见毛女传授练形归气、炼气归神、炼神归虚的吐纳之法,便专心遵照练习,日复一日,不再踏足城中闹市。天长日久,声名远播,也有人慕名来拜访求仙问道的,先生或者是闭目养神,不予理睬;或者是酣睡不醒,雷打不动。众人皆叹息而去。

后唐时期,明宗皇帝听说了陈抟的高尚之名,御笔亲书诏书,差使者去请来皇宫。先生违不得圣旨,只得来京城谒见天子,却是当殿站立,只以道家之礼参拜,却不下跪行礼。满朝文武大惊失色,只有明宗皇帝却不见怪。下来御座双手相搀,说道:“劳烦先生远道而来,朕今才得一睹仙颜,实乃三生有幸。”陈抟答道:“山野村夫,自比朽木,无用于世。承蒙陛下宣召,有负圣意,乞赐放归山林,以全野性。”皇帝道:“既蒙先生不弃而来,朕正欲请教,岂可轻易就去了?”陈抟却再也不搭话,闭目睡过去了。明宗叹道:“此真高士也,朕不可以常礼怪之。”于是,派人送到礼贤宾馆,供应精美的住宿饮食。陈抟却一概不用,只是坐在一个蒲团上打坐。明宗屡次来礼贤馆探望,都值他在打坐,不敢惊醒而去。明宗心知先生是个异人,更加敬重,欲授以官爵,陈抟哪里肯就!

一天,丞相冯道奏道:“臣闻七情莫过于爱欲,六欲莫过于男女。方今冬天雨雪交加之际,陈抟独坐蒲团,必然寒冷。陛下可差一个使者,送一坛佳酿赏赐给他;另选美女三人,前去陪他喝酒暖被。他如果喝了御酒,留下美女,动了凡心,何愁他不会享受荣华富贵而接受官爵呢?”皇帝从其言,派内侍从宫中选美女三人,搬御酒一坛送往礼贤宾馆。内侍传皇帝口谕道:“朕今见天气奇冷,特赐美酒消遣,又赐美女与先生暖床,先生万勿推辞。”只见陈抟当着使者面前欣然开坛饮酒,送来美人,也不推辞,就留室内。内侍回宫复命,明宗龙颜大悦。次日,早朝毕,皇帝即差冯丞相前往礼贤馆,请陈抟入朝见驾,只等他到来后加官授爵,留在朝中。冯丞相领了圣旨,上马前去。你道请得来还是请不来?正是:

神龙不贪香饵,彩凤不入雕笼。

冯丞相到了礼贤宾馆看时,只见三个美女,聚坐在一间空室之中,已不见了陈抟。问那几个美女道:“陈先生哪里去了?”美女答道:"陈先生自饮了御酒,便在蒲 团打坐睡去,我们只等到五更他才方醒。并说,劳烦你们辛苦一夜,无物相赠,乃题诗一 首,教我们收留,今天一起回复天子。随后把我们关在此室内,自己飘然出门而去,不知何往。”冯丞 相领着三个美人,回朝见驾。明宗取诗看之,诗曰:

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

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

明宗读罢,叹息不已,差人四处再寻访陈抟踪迹,一直到他隐居的山林旧居,并无踪影。这是陈抟一辞皇命。

却说陈抟这一去,直走到均州武当山,此山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是真武大帝修道、白日升天之处。后人谓此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更名武当山。陈抟至武当山,隐于九石岩。忽一日,有五个白须老叟来问《周易》八卦之义。陈抟与五叟剖析易理时,却见众人颜面如玉,满面红润,遂向对方请教养生之法。五老告之以蛰法。什么叫做蛰法?就是凡寒冬时节,阳气伏藏,龟蛇之类,皆蛰眠不吃食物。当初,有一人因一根床腿损坏,偶然取到一乌龟垫支,十年后才想起此事,搬开床体,却看到此龟仍然活着,此乃调养气息所致。陈抟得此蛰法,遂能辟谷,有时不吃不喝,一睡数月才醒。若是没有这蛰伏之法,睡梦中腹中饥饿,肠鸣起来也要醒了。陈抟在武当山住了二十多年,寿已七十余岁。忽一日,五叟又来对陈抟说道:“我等五人,乃是日月池中的五龙,我等受了先生的教诲之益,为报答先生,应当送先生去一个更好的修道养生的处所。”随即吩咐陈抟:“闭目休睁。”五龙腾云驾雾而行。陈抟只觉两足腾空,耳边只听到风驰电掣之声。顷刻间,脚跟着地,睁眼看时,已不见了五叟,但见空中五条玉龙矫健而去。陈抟再看脚下之处,却是西岳太华山石之上。

陈抟于是留居于此。之前在太华山上居住的道士,见到陈抟住处是一没铺盖二没锅灶都觉诧异,悄悄地来观察他,只见先生无所事事,每天只是酣睡在一块露天的岩石之上。一日,众人见陈抟下山去了,数月不见踪影,只道是他去了别处,谁知某天在道观的柴堆里躺着一个人,近前看时,却是先生,正不知何时睡在那里的。又一日,有个樵夫在山下砍柴,猛然看见山坳里躺着一具尸骸,尘土盖住了半边身子,樵夫心中怜悯,正想就地挖坑掩埋,等提起逝者尸首时,却认出是陈抟。樵夫自言道:“好个陈抟先生,不知如何死在这荒山野岭?”只见先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说道:“正睡得快活,何人把我叫醒了?”樵夫大笑。

后周显德年间,世宗皇帝闻听陈抟乃是世间高士,能未卜先知,差人宣旨召进宫来,问之国祚长短。陈抟说出四句:“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世宗皇帝本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长久”二字,只道是吉兆,却不知赵太祖代周为帝,国号宋。“木”字添盖乃是“宋”字,宋朝享国长久,先生已经预知了。世宗要赐陈抟以极品之爵位,先生不愿,坚辞回山。这是二辞皇命。

(各位看官,此故事分上下两篇,待明日续结下篇,多谢关注和点赞[作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