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洗白欧阳锋(金庸为何让欧阳锋洪七公同归于尽)

《射雕》五绝之一的北丐洪七公,一生除恶济困、行侠仗义,他虽然生性诙谐好吃,但关键时候出手从不含糊,武功刚猛无俦,神威凛凛。华山绝顶上裘千仞一番话挤兑住了众人,唯有他持棒而出,说道

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好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金庸为何洗白欧阳锋(金庸为何让欧阳锋洪七公同归于尽)(1)

这番话说出来,让人读之胸中一股浩然正气。很多武侠小说只有武,而无侠,或者即便有,也只是为了“侠”而侠。金庸却用这样一段话,把这个“侠”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书中洪七公的死对头,大反派欧阳锋,在《射雕》中做尽坏事之后,最终以疯癫作为结局。但在《神雕》中,欧阳锋却成了主角杨过的义父,虽然过去的坏事不能一笔勾销,但欧阳锋对杨过却是实实在在的好。这番善意,也让读者一下子忘了欧阳锋在《射雕》中的种种作为,一时间也觉得他不是那么坏了。

而最终《神雕》中对于这两位高手的结局,却是在华山绝顶上两人相遇之后,一番恶斗,最终双双力竭而亡,让人蹉叹不已。

金庸为何洗白欧阳锋(金庸为何让欧阳锋洪七公同归于尽)(2)

作为金迷,我时时在想,金庸写洪七公和欧阳锋在华山绝顶力斗而亡,两人的恩怨一笔勾销,到底有何用意呢?只是为了找借口传授杨过打狗棒法的话,其实也有很多剧情可以写。而且杨过在学到打狗棒法之后,除了后来用来减缓了一下金轮的攻势以外,好像并无大用。

他学到了全套打狗棒法,此后却好像全然没有学过一样,既不用,也没把它融合进“黯然销魂掌”里面。所以这段剧情,如果说是为了让杨过学打狗棒,似乎全没必要。

事实上,后来再读《神雕侠侣》的时候,另一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洪七公和欧阳锋华山绝顶力竭而亡的原因。这个问题就是: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到底跟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相比如何?

金庸为何洗白欧阳锋(金庸为何让欧阳锋洪七公同归于尽)(3)

书中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曾跟一灯大师有过一场较量。一灯的一阳指罡气,和金轮的十龙十象之力,拼了个旗鼓相当。那么,这里问题就逐渐豁然开朗了。一灯的一阳指,其实是一门以点穴为主的功夫。他的指力虽然强,但是辅以招数,才是一阳指的真谛。

然而一灯却放弃自身优势不用,偏要以指力和金轮的拳力硬拼。这就好比王重阳一身神功,非要和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硬拼一样。王重阳夺得天下第一,必然也不可能和洪七公拼掌力,那样的话一通消耗之后,即便胜了也没有余力再战了。

金庸为何洗白欧阳锋(金庸为何让欧阳锋洪七公同归于尽)(4)

所以让一灯用指力和金轮法王硬拼是不合理的,这样的硬拼,只是为了衬托金轮的实力接近五绝,随后金轮再输给杨过,又把杨过衬托到更高的地步。

所以,金庸没有选择让刚猛型的高手和金轮的十龙十象对拼,而是选择了并非刚猛型的一灯、老顽童周伯通,以及最后出场的黄药师。这三个人实力都不弱,但是都不是刚猛型高手,也就是说不是外家高手。借着不擅长硬刚的一灯和金轮硬刚,来凸显金轮的实力。

金庸为何洗白欧阳锋(金庸为何让欧阳锋洪七公同归于尽)(5)

因此,金庸只能找借口让他笔下三大刚猛型高手避开这一战。对于郭靖的借口容易找,因为他忙于襄阳城军务,所以去不了。而对于洪七公和欧阳锋,金老索性让他们二人在华山绝顶来个恩怨了结,也就不用再让他们对上金轮法王。否则,降龙十八掌、蛤蟆功之下,又哪里有十层龙象般若功什么事?所以,洪七公和欧阳锋这二人不死,这段情节没法写。

不仅如此,直到最后襄阳城大战中,金庸也让郭靖作为主将必须镇守阵眼,不得擅离,最后只能是杨过和金轮在高台上过招。说到底,金庸也知道自己把郭靖写得太强,如果让他上去,金轮必然打不过,那就没杨过什么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