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提升学业挑战度)

高等教育发展走进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背后实际隐现着大学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显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完全回应社会期待是方法出了问题,还是标准出了问题,在见证了历史成效和迎接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广西民族大学认识到,高等教育教学进入了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提升学业挑战度)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

高等教育发展走进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背后实际隐现着大学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显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完全回应社会期待。是方法出了问题,还是标准出了问题,在见证了历史成效和迎接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广西民族大学认识到,高等教育教学进入了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

 

欲戴冠冕,必承其重。为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广西民族大学于2018年12月12日颁布实施了《关于提升本科学业挑战度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办法》(民大〔2018〕298号),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适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办法。《办法》通过多举措合理增加学业挑战度,体现在“合理控制本科生初次毕业率”“增加课程考核次数和考核难度”“严格实施学业预警制度”“严格落实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制度,严肃查处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等一系列培养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增负,引导学生回归日常,促使学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中,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值得关注的是,在办法中有如“一次作弊,不再授予学士学位,两次作弊,一律按退学处理”“累计被取消课程考核资格5次,不再授予学士学位”“每学年结束,累计5门以上的必修课不得学分者,降级,降级跟读一年后,仍有5门及以上的必修课不得学分者,予以退学处理或转到相应专业就读”等规定,标准之严、力度之大体现了广西民族大学改革的决心。

 

广西民族大学敢为人先,率尔前行。通过增加学生精力投入、教师精力投入和改善评价标准相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进三全育人,这是广西民族大学不忘初心、勇担教育使命的真实写照。可喜的是,广西民族大学的改革在摸索与实践中已经初见成效。

 

首先,教风得到改善。

课堂回归本分。办法中规定,增加课程课堂延续教学环节,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全程教学”。改变以往只注重课堂讲授的习惯做法,将课程说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辅导、小组讨论、答疑、作业、考试、实验、实习、艺术展演等环节结合起来。以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遗传学》课程负责人高乞老师的教学案例为例,高乞老师发挥互联网 优势,探索全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准备了网络平台在线教学。通过MOOC课堂发布的自主测验,超星学习通发布的讨论、作业以及分组任务,以及QQ课堂的实时提问和回答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和效果。针对课程的特点与既有的教学资源,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存在的地域时间差异、网络条件不同等实际,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的原则,高老师未大量采用直播教学,而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已有慕课等视频资源进行剪辑整合,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课程答疑,在微信群中随时解答学生提问、配备章节测试五个环节,以“自学、测试、答疑、再测试”的流程,确保选课学生的线上学习既有自主空间、能够涉猎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又能够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达到预期的课程效果。

 

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办法中规定,促进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转变,注重过程性考核,尤其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课程实践活动的考核。如课内实验、课内自主阅读研讨、课程见习、课外学术和科技活动等。在学校层面,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切实落实实践教学环节。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新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8个;2019年,新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3个,目前已累计建立近400个实践教学基地。同时,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9间微格教室和2间互动讨论室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平台,对提高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学校鼓励各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基于此,学校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艺术学院组织开展包邮区主题专业采风展。专业采风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设计审美、设计创新等诸多设计意识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这种课程实践极大地勉励学生们在今后的设计创作中,更多维度、更多视角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作出更优良的作品。又如,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增进专业学习热情,艺术学院2018级产品设计专业到广西格洛伊总部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理论学习空间,并对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为将来更好地认识、学习产品设计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很有成效,能看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也增强了学习该专业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再如,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滕兰花教授主讲的广西一流本科课程《文化地理学》,课程授课团队滕兰花、王柏中、胡小安组织2017级历史学班的部分同学到校民族博物馆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百色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体验活动。结合课程所讲授的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开发等内容,开展广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技艺特色体验活动。使同学们对民族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发展有更深的思考。在学校与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三大师范生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师范生演讲比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中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师范生演讲比赛喜获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2019年,学生参加比赛获国家级奖项89项、自治区级奖项165项;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自治区级金奖7项。

 

其次,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学院、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坚持不懈,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课堂使用手机情况大大改善。同时,取代手机娱乐霸占学生学习时间的是,阅读越来越成为习惯。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风貌焕然一新。从前馆内寥寥无几的场面大为改观,在“高标”的严压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学习,纷纷走进图书馆,馆内占座率和借书率均大大提升。图书馆以此开展评选出2019年度“借阅之星”活动。2019年数据显示,名列第四名的17秘书学01班本专科同学陆喜梦年度借阅数达到了220,名列第一名的法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魏文松年度借阅数则达到了306。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为满足广大师生德阅读需求和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学校图书馆同人大数媒携手百家高校、共同举办“百校共读•万卷共知”读书月有奖阅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此次活动中,学校有3位同学获得四等奖。2019年,我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访问量达到了10605780(次)。电子资源下载量达到了3055548。

 

学术活动拓宽学习视野。《办法》中明确规定,学生平均每学期应当参加不少于2次的学术活动:学术演讲、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学术沙龙、大型艺术展演活动。基于此各个学院开展大量学术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都有一定的启发。如文学院开展“言文行远”主题学术系列讲座,数学与物理学院“数理走天下”主题学术论坛月系列活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开展西南边疆史地研究系列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德致远”主题学术论坛系列讲座,艺术学院开展“迁想妙得”主题学术论坛月系列活动等。

 

晚自习制度增大学习投入。2020年,学校印发的《广西民族大学本专科学生晚自习管理办法》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实施,全日制本科、专科(高职)学生共计5357名学生参与。晚自习教室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进行安排,优先确保考研学生的晚自习需求。各级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在全校范围内巡视,巡视情况定期在全校范围内通报。组织安排各学院任课教师或高年级优秀学生、研究生深入班级,为自习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办法》实施第一天,教室使用数达到85个。总之,合理配置教室,统筹规划时间,严格考勤管理,真正做到引导学生晚自习规范化、制度化。

 

在长期的不懈努力下,学风建设成绩斐然。2018年本科实际毕业人数3711人,其中考研录取人数266人,升学率为7.16%。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本科实际毕业总数3857人,升学312人,升学率为8.09%。考研率稳步提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违纪人数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157人下降至2019年的76人,违纪下降率达到51.59%。学生考试违纪行为得到有效控制,考试诚信之风深入人心。

  

学风建设没有一蹴而就,只有一如既往的砥砺前行。广西民族大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办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为初心,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来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010/21/615154.html?_s=160325390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