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想过得更舒心,先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

但如何减,减哪些,恐怕很多人并不那么清楚明了。

下面我提几点粗浅的想法,大家不妨参考参考。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1)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2)

看到这个标题,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惑,不违心算什么减法?

其实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其实却大有关联。

所谓“违心”,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一个人觉得生活累,没有幸福感,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违心”。

为了生活,我们也许不得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和着自己不喜欢的人,说着自己不喜欢的话,戴着自己不喜欢的面具。

时间长了,也许我们会开始喜欢做那些原本不喜欢的事,开始欣赏起那些原本不喜欢的人,也爱上了说原本绝不会说的话,习惯了自己戴着的面具。

如果此时的你为此感到幸福,感到乐趣,那大可不必为此做什么减法,保持下去即可。

要是你还是觉得不适,觉得憋屈,觉得烦闷,觉得负担,何妨正视自己的本心,把那些违心的事情勇敢地摒弃掉呢?

人这一生,能活得明白,就是幸福,能过成自己想过的样子,更是幸福。

我的朋友老周,对此深有体会。

老周在公司的设计部工作,平时为人非常小小谨慎,生怕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人,时间久了就给人一种胆小怕事的印象。

人就是这样,你越表现得弱小,就越有人低看你,老周所在部门的主管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年纪轻轻的主管,觉得自己学历高,深得老板的器重,对部门其他人就不大客气,特别是老周这种软捏捏的人,时不时就会受到教训。主管不是说老周这不好,就是说老周那不好。

老周为此非常苦恼,但又不得不天天面对这种局面。老周想过跳槽,但是一时又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单位。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挨着。

一天,老周因为家里的事情心情很不好,谁知道到公司又因为一点小事被主管呛了一顿。老周气难平,就跟主管顶了起来,一次性把对主管的不满都发泄了出来,搞得主管一愣一愣的。

令人意外的是,自此后主管竟然一改之前的态度,变得和颜悦色起来,后面也很少针对老周了。

之后老周反而活得自信起来,找到机会换了一家公司,非常受老板的器重。

老周总爱拿这个例子跟我们说,人要活得自在一点,不违心地委屈自己,这样的人生更写意,更畅快。

的确,违心的事,带给我们的多是负能量,负能量就是负担,只要我们坚守不违心的原则,就可以抛开负能量,真正做好减法,轻轻松松地过日子。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3)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4)


有人说,幸福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

一个人拥有的多,并不代表他就能获得快乐。一个人有了一百万,就会想拥有一千万,甚至更多,拥有了财富又想拥有权势,等等。

欲望可以是无止境的。

又或者得到了,又害怕会失去,一天到晚生活在患得患失的忧虑中。

这样的人,你要说他很幸福,恐怕有点自欺欺人。

如果一个人计较的少,我努力了,尽心了,至于结果如何,我并不计较,有收获我高兴,无收获我也能安之若素。

这样容易满足的人,会更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会更容易获得幸福。

不计较,看似有所失去,其实得到的反而更多。

安徽的桐城,有一条巷子特别出名,人们总爱讲起这条巷子的来历。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叫张英。有一天,他收到家书,说家人为了争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

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是说,从千里之外来的家书只是为了一堵墙,你让对方三尺又能怎么样呢?万里长城今犹在,但是当年的秦始皇早没了。

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的张英,感染了家人,家人主动给邻居让了三尺地。邻居看对方如此慷慨,也主动退了三尺。由此留下了一条六尺的大道,邻里和谐,成为美谈。

如果两家人互不相容,锱铢必较,如此近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该如何相处?生活在此还有何乐趣可言?

两家人虽各少了三尺地,其实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得多啊!

少计较,甚至不计较,这种减法,其实就是给自己做加法。

虽然看似失去了一些,但是内心安宁,精神富余,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得多。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5)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6)


古语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这一生,无可奈何的事情实在太多。

有的人能坦然接受。有的人却无法正视,于是埋怨暗生。

孩子没出息,埋怨老师没管好。

身体不好,埋怨工作太辛苦。

经济负担重,埋怨老公没本事。

所谓埋怨,就是推责。

推责的人,不会正视事情,不会正视问题,自然也就无法从问题中得到提升。

这种人,就算已经到了中年,甚至老年,其实心理并不成熟。

埋怨推责,不仅不会让自己更快乐,也许结果还是相反的。

蔓蔓一次说起她家里的事情,非常感慨。

蔓蔓的父母前几年离婚了。蔓蔓的父亲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但是忍受不了母亲长年的唠叨埋怨,最终还是很决然地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蔓蔓的母亲更加失落,从抱怨父亲转向抱怨家里的其他人。

最终蔓蔓的哥嫂也离婚了。

像蔓蔓母亲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人要想活得明白,活得轻松,就要从不埋怨开始。

不埋怨,不推责,看似增加了自己的烦恼。但当你真正去面对事情,解决问题,烦恼自然也就去了。

这才是真正在给自己做减法。

越勇于承担,越能明白人生的意义,越能懂得取舍的道理,也就越能活得轻松自在。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7)


不计较的人生就有多好(人生大智慧不违心)(8)


有人问禅师:修行需要下功夫吗?

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人又问:世人皆如此,你就只这些功夫啊?

禅师说:并不一样。别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脑子里还百般思索。该睡觉时也不安心睡觉,还千般计较。所以我和他们不同。

吃饭时能好好吃饭,睡觉时能安心睡觉,看是小事,但要做得并不容易。

但只要能不违心、不计较、不埋怨,就可以从从容容,安安乐乐,轻轻松松。

人这一生,要有这种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