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晋祠的传说(太原蒙山开化寺门前的九龙槐)

我是蜗牛读历史!

“槐树的槐,木也,从木加鬼。”在古人看来槐树不仅神奇异常,而且有助于怀念故人,决断诉讼,是公卿的象征。《周。秋宜》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二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二公基指大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二种最高官职的合称。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故而在门前、院中栽植槐树,有祈望子孙位列三公之意。

民间流传“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的民谣,有祈望生财致富之意。

关于太原晋祠的传说(太原蒙山开化寺门前的九龙槐)(1)

蒙山开化寺寺门正前面,要下山的坡上面,有一棵老槐树。没有人能够说出它的树龄,也没有人知道它的栽种历史。它没有主干,九枝躯干虬枝盘绕,伸向四面八方,地下的粗根也是疙疙瘩瘩地裸露着,就像蒙山一样沧桑。但它有个震撼的名称——九龙槐。

大宋淳化年间,宋太宗赵光义下旨重修开化寺,并建释伽和如来连理花塔,于开光之日,亲临蒙山开化寺祭拜。

只见彩旗飘扬,龙车凤辇,百官相随,宋太宗御驾蒙山开化寺,礼佛及开光完毕,欲摆驾回返。

宋太宗步出寺庙山门举目观看,文武百官两边排列,御旗金瓜钺斧朝天镫分两边直排到山脚下面。

关于太原晋祠的传说(太原蒙山开化寺门前的九龙槐)(2)

太宗突然发现前面有棵槐树立在路中,下山之路从槐树两面分开,变成两条下山之路。那金瓜钺斧朝天镫在路两边排列,无论皇上走哪条路都是偏路,宋太宗心中不悦,脚步就停下来。

山西寇老西——宰相寇准伴驾在旁,见皇上停止脚步,眼看着前面这棵多枝的槐树,面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知道皇上是因为槐树挡道的原因,急忙上前跪倒说:“吾皇万岁,臣有本要奏。”太宗说:“爱卿平身,有本奏来。”

寇准起身言:“寺庙古来有‘庙前种槐,庙后栽柳’之说,这棵槐树是以前高僧所栽,槐树被民间称为神树,您看这棵槐树与其他槐树不同,虬枝盘绕没有主干,定有神奇。”

关于太原晋祠的传说(太原蒙山开化寺门前的九龙槐)(3)

宋太宗闻言道:“即是高僧所种,为何没有主干,不知其躯干有几枝?”

内侍上前答:“报音主得知,此槐共有九枝躯干。”

太宗一听笑起来道:“九枝躯干,莫不是此槐也是构中的九五之尊?”

寇准上前又奏:“皇上,树中各有树神,树中九五之尊臣想未必。然神奇,没有树名,皇上何不为它赐名,以流芳百世。”

宋太宗一听,为树赐名也能名留千古,当然高兴,立刻指着槐树说:“它虽不是中九五之尊,但它虬枝盘绕,像是龙形,就赐名为九龙槐吧。”

关于太原晋祠的传说(太原蒙山开化寺门前的九龙槐)(4)

宰相寇准立刻上前跪谢:“臣替九龙槐谢主隆恩。”

从此,这棵槐树被称为九龙槐。

最后想说,古代老百姓一直是弱势群体,只好把所有愿望都寄托在了神灵、事物上,从“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等等民谣上就能感受出来。老百姓那么苦、那么难都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今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创造了更舒适的环境,我们在感谢祖国和感谢党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奋斗,为祖国出一点绵薄之力都的力。加油吧陌生人!

我是蜗牛读历史!慢慢读才能读得明白!

跟着“历史”去读中国,领悟先人的智慧和生活百态。

【结语】

我的读者里卧虎藏龙,评论比故事更精彩,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您点赞、评论、分享、转发,都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

关注我,下一篇文章内容更精彩,期待您的阅读

想了解更多历史,快来关注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