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效果实测(6款电饭煲人类工效学测评)

电饭煲效果实测(6款电饭煲人类工效学测评)(1)

如今,电饭煲已经成为现代人厨房里最常见的家用电器,为了让电饭煲性能更优越,生产企业在提升煮饭口感和功能多样化等方面不断创新。然而,功能丰富的电饭煲操作界面是否能让用户一目了然?参数繁多的电饭煲程序是否简便易用?这些是企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

电饭煲样机选择

本次测评研究选取近期市场上销售量高、功能相当的6款主流品牌产品(品牌包括:九阳、苏泊尔、美的、惠而浦、格兰仕、松桥)作为被测样机(见表1)。抽样过程完全模仿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随机从家电卖场购买。本次测评研究将最终购买的6台电饭煲样机放置在相同的操作环境下,进行人类工效学测评研究。

电饭煲效果实测(6款电饭煲人类工效学测评)(2)

各单项指标测评结果

此次测评的6款电饭煲在结构与交互界面这两个方面总体情况较好,在测评中均可满足用户基本的烹饪活动要求。但通过对各单项指标的分析,本测评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在结构方面,6款电饭煲都存在着提手较小,清洁与维护不方便的现象。通过本次测评活动可发现,大部分用户认为,电饭煲的清洁与维护很重要,然而6款电饭煲的提手和清洁与维护两个单项指标在专业技术测评和用户体验测评中,相比其他单项指标平均得分均较低(见表3)。

在操作界面方面,6款电饭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控制部件易识别性较差、界面布局不合理、操作逻辑与认知不相符、操作方式不明确、反馈信息不明显等问题。例如,在本次测评活动中,大部分用户反映测试样机的烹饪米种、口感选择、时间显示等参数的调节不方便操作;6款电饭煲界面布局合理性单项指标在专业技术测评和用户体验测评中,平均得分只有3.83分和4.29分,为操作界面方面得分最低的单项(见表4)。

在本次测评中,用户对6款电饭煲样机控制程序的可用性提出了较多问题和意见。

在控制程序的可用性测评中,针对每款电饭煲设定了3~4项任务,主要考察用户使用电饭煲时对烹饪程序选择、参数调节及功能设定三类操作是否顺利。测试前,依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库和心理学数据库划定测试人群范围,并针对6款电饭煲常规消费群体的特点,按照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使用环境等要素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用户。参与测试的用户按照使用电饭煲时的操作习惯执行各项任务,并对使用过程中的感受进行描述与评价。测评研究结合用户在各项任务中的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等数据,得出能反映产品可用性的测评结果,结果采用5分制评分(见表5)。

通过表5可以发现,可用性得分与程序数量不成正比,简而言之,产品功能增多并不意味着操作的不方便性会增加。例如,样机1在程序选择上数量最多,可用性得分较高;样机2在参数调节上程序数量较多,可用性得分却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得知,控制程序中的程序选择、参数调节、功能设定的可用性表现与产品界面的布局、操控逻辑、状态反馈等方面密切相关。

主流电饭煲均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食材和烹饪需求选择对应的烹饪程序。从表5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评的6款电饭煲的程序选择得分均较为理想,各款电饭煲烹饪程序的选择方式绝大多数为一键操作。其中样机5程序选择得分相对较低,程序选择的任务平均完成率只有75%。分析此款电饭煲程序选择操作可用性得分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在界面按键识别性方面,58%的用户认为按键不方便识别,在操作界面上有与按键相似的标识让用户误认为是按键。界面元素排布不明确也是造成用户任务完成率偏低的原因。样机5控件排布在界面左右两侧,中间为显示区域,排布的不明确造成控制电饭煲的控件与显示区域对应关系不明显,用户需要反复尝试学习才能操作成功。其余5款电饭煲程序选择得分较高,大部分用户反映程序选择方便、快捷、清晰,一眼就能查找到相应的程序并进行操作。分析5款电饭煲程序选择操作可用性得分高的原因主要有:界面排布简单,功能较少,按键与字体较大,操作方式符合用户认知习惯,操作简单明确,反馈清晰明了,即使年龄较大的用户也能很快学会使用。

在烹饪种类参数调节上,大部分电饭煲可调节烹饪种类的时间,少部分可供用户选择烹饪米饭时的米种和口感。针对6款电饭煲参数调节的可用性测评可以发现,样机4表现较为出色,而其他5款样机的参数调节得分较低。尤其是样机2在参数调节方面的可用性水平有待提高。分析原因是:样机2采用“米种口感”按键进入米种和口感的选择菜单,却采用“时”、“分”按键切换具体需要选择的米种和口感,75%的用户反映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想要的米种和口感,而其余25%的用户是通过摸索和尝试来进行调节的。这种操作方式不明、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设计大大降低了用户满意度。此外,样机2功能较多,各功能在界面上的排布较密集,参数调节不符合用户的思维逻辑,导致用户在使用中产生“一下子找不到功能在哪里”、“很不方便”、“不知道怎么操作”等问题。

在烹饪时间参数调节上,6款电饭煲样机主要在定时与预约时需要进行时间的调节。本次测评的部分样机在时间设定时采用单向循环以及以1分钟为递增单位调节方式,时间参数调节不方便。例如,样机3在调节烹饪时间时需要先按“烹饪时间”进入时间调节的菜单,然后再通过“时”、“分”按键分别调节时与分,分钟调节是以1分钟为单位递增的单循环模式,75%以上的用户认为调节麻烦,耗时过长。而样机4在时间调节上较为方便,调节烹饪时间不需要进行按“定时”或“烹饪时间”等按键进入时间的设定,而是在选择的烹饪程序下,通过“时”、“分”按键直接调节,并且根据不同的烹饪程序采用不同范围的时间单位进行递增,选择方便。

电饭煲为用户提供了预约、保温等功能设定。在本次测评中,6款电饭煲功能完成情况均较为理想。值得关注的是,6款电饭煲样机的预约功能是在选择烹饪种类后进行设置的,大部分用户反馈这样的设定方式符合他们的日常使用习惯。而对于预约显示的时间信息,大部分用户反映不清楚是指烹饪开始的时间还是烹饪结束的时间,只能通过猜测进行判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