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复哪十三个城市不能修地铁(这些城市暂缓修地铁)

新批复哪十三个城市不能修地铁(这些城市暂缓修地铁)(1)

文丨西部菌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很多人都关心自己所在的城市能不能修地铁?能够修多少地铁?前几天,西部城事的后台都还有朋友在提问。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日常交通出行的便利程度。同时,各城市的交通运营里程,也经常被拿来作比较,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象征。

不过,从近几年传递出的种种信号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这不,最近的一则消息,又再次让很多城市的地铁梦凉凉了

01

近日,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潍坊是否满足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留言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严控政策”。

新批复哪十三个城市不能修地铁(这些城市暂缓修地铁)(2)

网友在留言中提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1号令发布,请问国家对第一轮申报轨道交通的城市是否已经放开?如果放开了,潍坊是否符合条件?”

对此,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回复表示,该局近期通过多渠道向国家发改委了解有关信息,得到答复是“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2021年9月的严控政策,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这个答复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去年6月,湖南省发改委在回复网友的相关提问时,就透露:

国家已经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即首轮规划)、已有地铁的城市从严控制新一轮建设规划审批。

两座城市的相关部门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无疑说明“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即首轮规划)”,确实是已有明确规定。大家对此无需再怀疑了

这直接意味着,至少到2025年,我国的城市地铁版图上,都很难再出现新面孔了。

仅有的例外,可能属于那些依靠中心城市,可以借助市域铁路间接通地铁的城市了。

比如,日前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批复,标志着成眉线工程将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02

应该说,国家对地铁建设的“收紧”,其实早就开始。

2018年7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即52号文,就将轨道交通修建门槛显著提升。

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分别要达到300万人和150万人以上,GDP要分别达到3000亿和1500亿,财政收入要分别达到300亿和150亿以上……

而2021年以来的进一步“严控”,意味着门槛继续提升,这直接断了那些仍在积极争取的城市的念头。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源自经济整体降速带来的地方财政压力。毕竟,地铁从修建到运营,都是一笔不菲的成本,真的不是一般的城市能够“玩得转”的

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的时期,这样的成本还可以说不难“消化”,而到了现在,房地产下行,人口进入负增长,多地财政亮起红灯,甚至连公务员也不得不减薪,地铁建设背后的风险问题,已经无法被忽视。

并且,西部菌认为,地铁建设的放缓,将不会是孤例。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我们还可能会发现很多与过去城镇化高歌猛进时期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有几个显著的倾向应该值得高度注意

比如,投资、购房,都不应该再继续过度迷恋一些配套不成熟,更多只停留在“规划”中的新区。因为相关的配套完善和落地速度,要较以前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再比如,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恐会继续拉大。这一点其实和房价一样,在过去我们习惯了“普涨”,几乎一二三四线城市闭眼买房都能躺赢。

但现在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也就是说,越是在大环境下行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优势会进一步突显。

总结一点,大家要适应“慢下来”的节奏。我们以前经常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巨变。现在来看,这样一种势头至少在绝大部分地区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一种巨变之下,城市要学会“适应”,归根结底,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也要学会“适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