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1)

你接触计算机是在什么时候?现在三四十岁以上的人,很多在2000年前可能都没怎么见过计算机,然而在1985年,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就已经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算机扫盲运动,要让计算机编程成为一种通用技能,普及到每一个中学生。近40年过去了,这项运动怎么样了,取得什么成效了呢?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2)

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诞生于194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是庞大的真空管计算机,要用屋子来装;1955年,晶体管取代真空管,更小、寿命更长的第二代计算机成为主流;1964年,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导致微处理器的发明,第三代商业和个人用途计算机呈爆发式增长;1970年代,计算机普遍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计算机从此开始走向千家万户,1972年后的计算机就被称为了第四代计算机。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3)

1976年,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推出了苹果电脑;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进入学校和教廷,Intel 80286集成了134000个晶体管,每秒可执行270万条指令。

法国全民计算计划

1980年,英国政府发起了一项计划,为学校购买了数千台BBC Micros电脑,受到了广泛欢迎,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4)

受此鼓舞,法国在1985年1月发起了全民计算计划,准备向全国1100万学生普及计算机,目标是在50000所学校中安装12万台计算机,培训11万名教师,成本约18亿法郎。该计划成功地普及了中型计算机网络,但计划启动几个月后,由于教师培训时间不够,计算机也有一些问题,导致大量闲置,只有10%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到1989年宣布失败。

苏联计算机扫盲运动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可能是受到英国、法国的鼓舞,认识到计算机在未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苏联及加盟共和国普及信息学和计算技术基础,让所有学生都学会编程。为此需要给130000多所中学提供100万台以上的计算机,推出15种国家语言编写的新教科书,培训10万名教师,并从当年9月9年级的新学年开始全面开课。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5)

与此同时,一部8月份开始在杂志上连载的科幻太空旅行小说《Kon-Tiki:通往地球的路》也开始走红。小说讲述一名工程师和一名飞行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把月球登陆器从月球飞回地球,巧妙地将编程和故事联系在一起,每一部分都邀请读者成为飞行员,拿起计算器,把宇宙飞船开回地球。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6)

小说和编程课程激发了学生们的梦想,然而苏联通过国际招标购买计算机却不顺利,机器五花八门,硬件软件兼容性不足,不符合性能和卫生要求,最大的问题是电脑质量不好,本来要求10000个小时的可靠性能,很多电脑却不足1000个小时就开始出现问题。最大的失误则是当时英特尔架构计算机价格昂贵,没有选用,但后来计算机价格迅速降低时已经晚了。

学生用大脑运行程序

根据当时的统计,整个5年间学校获得的计算机数量不足10万台,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没有计算机的,于是老师们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和铅笔,在纸上写出程序,并在大脑中通过想象力来运行程序。然后也出现了一些情景剧的场景,由学生扮演机器人,根据程序指令来关窗户、擦黑板等。

1946年世界公认计算机(苏联进行史上最大计算机扫盲)(7)

当学生们写信给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安德烈·叶尔绍夫时,叶尔绍夫没有同情他们,反而说设计算法和编程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他们是否会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程序,你不能呆在那里一学年,期望老师可怜你,给你一个满意的分数。没有算法,没有程序,没有计划,坐在电脑前是没有意义的。只要主动去学习,他们仍有机会“赶上通往未来的火车”。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这项史上最大的计算机扫盲运动也寿终正寝,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运动取得的效果令人意外,既提升了国民整体的计算机素养,又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程序员,因为当时在莫斯科的精英学校,以及富有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支持的学校,学生们还是能够得到实际操作经验的。

所以这项计划的初衷其实非常好,高瞻远瞩,如果不是失误,或者咬牙坚持按计划进行,真的让所有中学生都学会编程,你能想象俄罗斯现在在计算机信息领域会是什么样子吗?说不定最大的搜索引擎、最大的社交软件、电脑手机操作系统等现在都花落俄罗斯了。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只有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